- 年份
- 2024(12964)
- 2023(18786)
- 2022(15765)
- 2021(14758)
- 2020(12071)
- 2019(27743)
- 2018(26987)
- 2017(52185)
- 2016(28352)
- 2015(31864)
- 2014(31481)
- 2013(30507)
- 2012(27736)
- 2011(24695)
- 2010(24418)
- 2009(22177)
- 2008(21477)
- 2007(18767)
- 2006(16475)
- 2005(14443)
- 学科
- 济(109752)
- 经济(109615)
- 管理(83746)
- 业(81221)
- 企(68573)
- 企业(68573)
- 方法(50685)
- 数学(43758)
- 数学方法(43172)
- 农(31555)
- 财(30832)
- 中国(30455)
- 业经(26370)
- 学(23831)
- 地方(21846)
- 农业(21077)
- 务(20868)
- 制(20807)
- 财务(20787)
- 财务管理(20743)
- 企业财务(19806)
- 理论(18799)
- 贸(18628)
- 贸易(18616)
- 易(18074)
- 和(17369)
- 技术(17321)
- 环境(16700)
- 融(16216)
- 金融(16213)
- 机构
- 大学(395876)
- 学院(393212)
- 管理(156481)
- 济(153445)
- 经济(150125)
- 理学(136276)
- 理学院(134812)
- 管理学(132279)
- 管理学院(131587)
- 研究(130653)
- 中国(95959)
- 京(83553)
- 科学(81797)
- 财(71029)
- 农(64845)
- 所(64641)
- 业大(60137)
- 中心(59349)
- 研究所(59114)
- 财经(57602)
- 江(56271)
- 经(52613)
- 北京(52117)
- 范(51983)
- 师范(51386)
- 农业(50721)
- 院(48170)
- 经济学(45998)
- 州(45596)
- 财经大学(43331)
- 基金
- 项目(276728)
- 科学(217926)
- 基金(201578)
- 研究(200967)
- 家(177160)
- 国家(175450)
- 科学基金(150726)
- 社会(126837)
- 社会科(119921)
- 社会科学(119887)
- 省(107157)
- 基金项目(106468)
- 自然(98801)
- 自然科(96508)
- 自然科学(96481)
- 自然科学基金(94762)
- 教育(93050)
- 划(91163)
- 资助(82295)
- 编号(81872)
- 成果(66120)
- 重点(62377)
- 部(60841)
- 发(58479)
- 创(57607)
- 课题(56234)
- 创新(53690)
- 科研(53116)
- 国家社会(52413)
- 教育部(52300)
- 期刊
- 济(164316)
- 经济(164316)
- 研究(113274)
- 中国(72545)
- 学报(65878)
- 科学(59942)
- 农(59588)
- 管理(57956)
- 财(55387)
- 大学(50600)
- 学学(47660)
- 教育(45357)
- 农业(41116)
- 技术(34055)
- 融(32416)
- 金融(32416)
- 财经(28065)
- 业经(27526)
- 经济研究(26457)
- 经(23948)
- 问题(21627)
- 业(21233)
- 图书(20380)
- 版(19922)
- 科技(18986)
- 理论(17857)
- 技术经济(17821)
- 现代(17306)
- 业大(17116)
- 商业(16458)
共检索到566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珏 祝继高
基金参与公司治理是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基金控制权视角,对基金参与上海家化和格力电器公司治理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在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社会资本的缺失,需借助大股东或管理层来完善其社会资本控制权。在大股东相对控股的情形下,当大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发生委托—代理冲突时,社会资本控制权的稳定性受到冲击,基金会权衡大股东权力和管理层权力的强弱,选择支持最有利于其实现控制权的一方。基金动态调整其控制权的路径是:先利用股权资本进行外部治理,然后依靠股权参与公司内部治理来构建其对企业的社会资本控制权,在调停大股东和管理层的矛盾后,基金继续持有还是出售股份取决于其在内部...
关键词:
基金 公司治理 上海家化 格力电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自杰 高璆崚
中国企业在面临复杂的全球竞争环境且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双元并进战略获取海外技术,面临利用型战略和开发型战略之间的矛盾。本文选取北京重工并购日本长野和意大利TGF的案例,通过对两次并购进行横向对比和深度挖掘,提出了新兴市场企业海外并购技术获取过程中平衡利用型战略和开发型战略之间矛盾的分析框架和解决方案。具体而言,技术获取过程中存在三个需要平衡的问题,本文对三个问题分别归纳出一对悖论,即相似知识库强化与互补知识库创新悖论、效率与灵活性悖论、利润与突破创新悖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悖论整合"的管理思路是如何帮助组织平衡每对悖论的两个端点,从而有效平衡双元战略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新兴市场企业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梦如
近年来我国农地的细碎化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规模经济的发展,农地细碎化治理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广东省清远市的案例,分析了其在农地细碎化治理中的经验,即在村民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充分遵循村内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土地整合确权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破解了农地细碎化难题,进而实现盘活闲置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清远经验"的可行性和启示。
关键词:
农地细碎化 确权整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陈金科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文基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深入分析我国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房地产税的立法与改革需提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其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在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与改革的过程中,需正确处理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维浩
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态治理是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有助于缓解农村生态治理面临的社会资本和资源不足的压力。当前农村生态治理面临单一治理主体能力有限,生态治理结构碎片化以及社会主体对于新型生态问题的应对不足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协调引导、公众有效监督相结合的治理路径,需要做好信息共享、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建伟 张兆亮
研究目的:以博弈论为基础建立双层博弈分析框架,选取耕地流转种树绿化典型案例,复盘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的博弈过程并揭示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逻辑,为国家治理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能否得到有效抑制具有明显的情境依赖特征,即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是耕地流转“趋粮化”和“非粮化”选择的本质。因此,无论对各级政府还是对种粮主体而言,在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实施“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又“辅之以法”的“三辅”并治机制才是防治耕地流转“非粮化”的良策。研究结论:为有效防治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应在“三辅”并治的基础上以层层设防的策略来遏制耕地流转“非粮化”的不良趋势,即以“中央政府的奖惩、地方政府的规制、社会媒体的监督和种粮主体的抵抗”这4道防线来筑牢粮食安全的“堤坝”。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俊杰 徐风华
现行母公司对子公司绩效的评价,主要是建立在企业财务指标的基础上。母子公司体制和子公司的特征决定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殊逻辑,子公司绩效评价相对比率综合评价法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评估体系。本文分析了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母子公司体制,认为其公司绩效分类评价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子公司 绩效评价 相对比率综合评价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连福 杜博
多元股东决策权配置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引发广泛关注。股权结构的分散化与治理机制多样化引致了多元股东出现并参与公司决策。具有不同身份及偏好的多元股东突破传统的股权结构决策框架,形成了以经济、社会关系为纽带的网络结构决策框架。本文基于股权结构与网络结构的双重视角对"宝万之争"事件开展案例研究,探究多元股东获取与维持决策权的行为逻辑与路径策略。研究发现:股权和网络权力共同构成了多元股东参与决策的权力基础;依据股权比例与网络权力高低形成了4种决策权配置模式;对应4种配置模式,多元股东在决策过程中形成了4种不同角色。基于决策权的力量模型以及交易模型,本文对不同角色的股东主体开展行为逻辑分析,厘清多元股东参与决策并获取决策权的路径策略,进一步拓展股东治理理论。此外,研究结论还表明,在股权结构与网络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多元股东的决策权与控股权呈现分离趋势,网络权力成为决策权的重要维度;通过合理的决策权细分与配置,才能够将多元股东的资源禀赋与行为偏好统一到公司的科学决策之中以提升决策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程安林 梁芬莲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目前完善我国审计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对国家审计职业化逻辑路径与机制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系统研究迫在眉睫。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逻辑路径应以"职业资格"为起点,并在其导引下,以互补循环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规范"为基础条件。基于对审计职业化运行机制建设顶层设计的需求,从运行环境、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等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如何优化、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化,以更好地满足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职业化 路径 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程安林 梁芬莲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目前完善我国审计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对国家审计职业化逻辑路径与机制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系统研究迫在眉睫。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逻辑路径应以"职业资格"为起点,并在其导引下,以互补循环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规范"为基础条件。基于对审计职业化运行机制建设顶层设计的需求,从运行环境、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等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如何优化、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化,以更好地满足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职业化 路径 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志刚
2015年我国国企将掀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幕。国企公司治理的现状是:部分国企凭籍市场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形成与民企的不公平竞争,面临公众对国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和愤怒;目前政府除了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链条"管资本"外,还通过至上而下的人事任免体系和国企官员晋升考核事实上对企业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国企成为存在代理冲突的"新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由于产生来源、更迭机制中经理人权力的影响和董事会任人唯亲文化的存在,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预期的监督经理人的作用。因而,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特征的新一轮国企改革事实上遵循的历史逻辑是:平抑公众对国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和愤怒;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的...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公司治理 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辉 范志雄
集体经济组织是盘活乡村资源、撬动发展杠杆、提高基层自治能力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党中央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引导集体经济深化改革和有序发展。本文从剩余索取权、产权缺失说、制度变迁以及社会学说四个视角对集体经济组织化治理逻辑进行剖析,探讨了集体经济组织化治理的内在属性表征和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立足地方特色优势、基层组织为中心四个方面对集体经济组织化治理的路径作出研判。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扬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对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国家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不应仅单纯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多重稳定均衡,从而实现善治的治理目标。本文以国家治理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国家治理的逻辑和模式论证了现阶段我国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财政学的视角提出了我国实现有效国家治理的路径。
关键词:
国家治理 逻辑模式 实现路径 财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磊 姜海
研究目的:探究县域国土空间优势区治理理论逻辑,为推进国土空间"最后一公里"落实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目标要求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与理论演绎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优势区治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依据地域空间优势条件进行的空间组织设计和政策制度安排,遵循从自发优势竞争向分化优势治理演进的土地资源配置理论逻辑,是全局顶层设计与局部分工效率的统一;县域国土空间优势区治理效率改进应在比较优势引导下,聚焦土地资源空间均衡与融合,注重县域空间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强化"流空间"思维,推动要素充分流动,形成主体功能凸显、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县域国土空间分工协作新格局。研究结论:县域国土空间分化优势治理应从(土地)产权治理和用途管制入手补齐制度短板,从户籍制度、财政金融、用地计划、政府绩效入手健全保障体系,从土地市场、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入手建构衔接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水 鲁光敏 任莹
农民是农村环境治理的直接受益者和重要行动主体,然而环境治理中“政府干、农民看”的现象并不鲜见,提升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实现农村环境善治有着重要意义。实现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需要由管控式环境治理逻辑转向参与式环境治理逻辑,在制度供给层面创造参与空间、提供参与支持、制定参与计划,在权益实现层面回应农民环境权益、经济权益和其他权益诉求。研究以浙江云和“绿谷分”实践为例,分析认为加强公民赋权、民主协商、自主治理是实现农民参与式环境治理的内在机制,并从重塑治理共同体、强化社会组织建设、增强民主协商制度等方面提出优化农民参与环境治理路径。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农民参与 逻辑转换 路径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