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1)
2023(2713)
2022(2213)
2021(2200)
2020(1751)
2019(4568)
2018(4841)
2017(8716)
2016(4769)
2015(4933)
2014(5103)
2013(4878)
2012(4390)
2011(4029)
2010(4058)
2009(3942)
2008(4268)
2007(3405)
2006(3237)
2005(3107)
作者
(11560)
(9586)
(9516)
(9329)
(6072)
(4479)
(4458)
(3765)
(3517)
(3388)
(3310)
(3279)
(3214)
(3188)
(3131)
(3045)
(2898)
(2896)
(2780)
(2632)
(2488)
(2330)
(2317)
(2283)
(2271)
(2241)
(2198)
(2001)
(1879)
(1863)
学科
(17214)
经济(17185)
管理(10586)
(9026)
(7930)
企业(7930)
(7526)
方法(7350)
数学(6751)
数学方法(6686)
(5479)
中国(5443)
(5399)
(5044)
银行(5044)
体制(4946)
(4859)
(4746)
金融(4746)
(4393)
业经(4112)
理论(3879)
(3581)
贸易(3579)
(3529)
(3191)
(3169)
制度(3168)
税收(3087)
(3060)
机构
大学(60308)
学院(58680)
(27741)
经济(27158)
研究(23556)
中国(21373)
管理(20349)
(17232)
理学(16298)
理学院(16150)
管理学(15930)
管理学院(15818)
(12704)
财经(12228)
(11717)
(11170)
科学(11024)
中心(10942)
研究所(10059)
经济学(9508)
(9465)
(9330)
财经大学(9234)
金融(9229)
(9126)
银行(8841)
北京(8808)
人民(8566)
经济学院(8483)
(8221)
基金
项目(32830)
研究(26723)
科学(25887)
基金(23696)
(20134)
国家(19974)
科学基金(16983)
社会(16953)
社会科(16121)
社会科学(16119)
教育(13254)
(11489)
基金项目(11444)
编号(10849)
资助(10463)
(10177)
成果(10164)
自然(9511)
自然科(9283)
自然科学(9282)
自然科学基金(9139)
课题(8325)
(8121)
重点(7726)
(7698)
教育部(7396)
国家社会(7376)
(7329)
大学(6831)
(6826)
期刊
(32316)
经济(32316)
研究(26007)
中国(16215)
(14827)
金融(14827)
(13990)
教育(11324)
管理(8746)
财经(6734)
学报(6496)
(6340)
科学(6201)
经济研究(5879)
(5800)
大学(5589)
技术(5399)
学学(4917)
国际(4064)
问题(4012)
(3904)
业经(3874)
理论(3812)
农业(3437)
会计(3400)
改革(3324)
(3324)
实践(3315)
(3315)
职业(3060)
共检索到107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晴  
为对冲过多的流动性,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两大政策工具,二者带有明显的数量调控色彩,而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导致利率调节功能失效。缺少必要的价格调控手段拖延了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改革的进程。解决办法是从 shibor 入手,逐步培育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基准利率体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嵘  
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个关键变量是利率。一般来讲,利率与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为反相关关系,但这一关系在我国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考量。鉴于我国处在利率市场化的过渡时期,管制利率与正在培养中的市场基准利率Shibor并存,应该通过Shibor作为中间变量来分析央行调控管制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振  吴佳妮  王媞  李元龙  
文章文章从融资行为出发,划分货币市场参与者类型,并将货币市场分层,探讨货币市场结构与基准利率的关系。研究发现,DR能够顺利传导至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其他利率,但DR001相比DR007扰动因素少,起到压舱石的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也更高。非银金融机构作为货币市场重要参与者,正成为基准利率的重要扰动因素,对此需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宏瑾  任羽菲  
Libor操纵案后,在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牵头指导下,各国对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革。目前,美、英、欧等主要经济体均已确定新的近似无风险利率(RFRs)的替代方案,以Libor为代表的基于报价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IBORs)预计将于2021年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本文对各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改革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功能和性质的讨论出发,指出了各国无风险基准利率替代方案的共同特征、未来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这对完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顺利实现利率"两轨并一轨"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平贵  
本文从货币当局无力同时控制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利率管制与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利率管制条件下,以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即实际货币供给量偏离中介目标货币供给量以及实际收入水平偏离最终目标收入水平的深层原因;指出了近年来我国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效果不佳,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客观存在的利率管制和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是这种矛盾的必然结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成  刘生福  
国内经济波动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之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实证检验对两次危机后国内经济波动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次贷危机后国内经济波动幅度明显加剧,但不能将其归咎于外部冲击的影响。投资波幅增大是解释经济波动加剧的最主要原因,其根源则在于宏观调控政策对本次危机的反应过度敏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崔嵬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对当地金融市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发达经济体部把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作为发展本地金融市场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介绍了成熟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建设过程、形成机制及其重要地位,进而分析总结了建设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07年1月4日,人民银行正式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栋  
基准利率具有市场性、基础性、测控性、波动性和预测性等五个基本属性,参考FFR和LIBOR的数量属性,利用EGARCH、Granger等模型对2001年至2010年中国货币市场候选基准利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市场性检验、测控性检验、波动性检验、基础性检验及预测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七天期银行间回购利率是当前中国货币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基准利率,同时SHIBOR利率也具有很强的基准利率潜质,但因时间序列较短,难以定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傅毅夫  
本文介绍了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情况,通过举例分析发现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具有差分序列平稳性以及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增长率、生产价格指数(PPI)环比增长率、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率等经济指标显著相关的特性,是目前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最佳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芳秀  杜宁  
通过建立VAR模型,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揭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等短期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七日债券回购利率R007是所有市场利率的Granger成因,是当前我国货币市场上的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基准利率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湘云  邱乐平  
为培育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1月4日推出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至今,Shibor已正式运行了三年半。我们从Shibor是否具备基准利率的四个属性的角度出发,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其是否已具备承担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重任作了分析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月内的Shibor,其市场性、基础性和稳定性均基本具备,可以承担作为金融产品定价基准利率的功能,然而相关性的缺乏使其现在还不能够承担货币政策价格调控的基准利率这一职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项卫星  李宏瑾  
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和利率市场化改革配套的重要基础设施,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已成功运行近7年。本文首先对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性质进行了讨论,指出市场代表性和基准性是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核心属性。对我国货币市场和Shibor运行以来情况的考察表明,Shibor具备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基本特征。通过等均值、等方差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和EGARCH模型等方法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Shibor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基准性和稳定性,较好地发挥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今后应以市场机制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夯实巩固Shibor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地位,通过Shibor的健全完善,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遵华  
我国货币市场的参考利率一般有隔夜回购利率、7天回购利率和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研究发现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能够引导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和总体走势;公开市场操作影响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的走势;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款的变化情况与货币市场利率具有较强关联性,并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文章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培育新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将数量较大的短期国债拆分发行;剥离一定数量的央行票据,定期定量滚动发行;采用做市商制度对较长期限的回购利率进行双边报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柏宝春  孙松  王晓艺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推出是央行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尝试。本文对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重要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