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8)
- 2023(2113)
- 2022(1794)
- 2021(1711)
- 2020(1438)
- 2019(3495)
- 2018(3466)
- 2017(7262)
- 2016(3990)
- 2015(4653)
- 2014(4749)
- 2013(4979)
- 2012(4429)
- 2011(4066)
- 2010(3935)
- 2009(3799)
- 2008(3738)
- 2007(3137)
- 2006(2728)
- 2005(2419)
- 学科
- 济(19480)
- 经济(19467)
- 管理(14930)
- 业(14302)
- 企(13463)
- 企业(13463)
- 方法(12364)
- 数学(11443)
- 数学方法(11387)
- 销(6761)
- 供销(6760)
- 贸(4584)
- 贸易(4582)
- 易(4472)
- 财(4012)
- 中国(3962)
- 银(3641)
- 银行(3622)
- 融(3491)
- 金融(3491)
- 行(3480)
- 学(3217)
- 业经(3198)
- 理论(3143)
- 制(3017)
- 农(3009)
- 务(2649)
- 财务(2631)
- 财务管理(2627)
- 企业财务(2492)
- 机构
- 大学(59790)
- 学院(58668)
- 济(26219)
- 经济(25736)
- 管理(23317)
- 理学(20266)
- 理学院(20082)
- 管理学(19671)
- 管理学院(19604)
- 研究(19483)
- 中国(17261)
- 财(12225)
- 京(11861)
- 科学(11329)
- 所(10167)
- 财经(10107)
- 经(9252)
- 研究所(9241)
- 中心(9051)
- 农(8847)
- 经济学(8542)
- 业大(8436)
- 融(8204)
- 金融(8109)
- 财经大学(7789)
- 经济学院(7694)
- 江(7688)
- 北京(7603)
- 农业(7088)
- 商学(6958)
- 基金
- 项目(38477)
- 科学(30487)
- 基金(29555)
- 家(26098)
- 国家(25938)
- 研究(24994)
- 科学基金(22403)
- 社会(16790)
- 社会科(16045)
- 社会科学(16044)
- 自然(15737)
- 自然科(15442)
- 自然科学(15440)
- 自然科学基金(15211)
- 基金项目(15077)
- 资助(13922)
- 省(13920)
- 划(12145)
- 教育(12079)
- 部(8981)
- 编号(8659)
- 重点(8448)
- 教育部(7876)
- 科研(7735)
- 创(7704)
- 人文(7453)
- 创新(7240)
- 大学(7186)
- 计划(7184)
- 发(7076)
共检索到86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嵘
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个关键变量是利率。一般来讲,利率与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为反相关关系,但这一关系在我国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考量。鉴于我国处在利率市场化的过渡时期,管制利率与正在培养中的市场基准利率Shibor并存,应该通过Shibor作为中间变量来分析央行调控管制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卜永祥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呈现一定的内生性,当前应增加央行国债持有量,解决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带来的对冲操作工具不足问题。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供应量 相关系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晴
为对冲过多的流动性,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两大政策工具,二者带有明显的数量调控色彩,而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导致利率调节功能失效。缺少必要的价格调控手段拖延了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改革的进程。解决办法是从 shibor 入手,逐步培育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基准利率体系。
关键词:
基准利率 对冲流动性 基础货币被动投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支课题组 俞敏 刘树德
为研究国库现金管理对基础货币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本文以货币供给理论为依托,从理论及实证角度分析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以2006年6月开始实施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为分界点,分别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广义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比较分析国库现金变动和基础货币及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短期冲击影响、相对重要性的变化,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库现金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库现金管理 基础货币 货币供应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安仲
本文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联系起来,研究基础货币可控性与货币供应量可控性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中央银行不能控制的基础货币随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影响部分地被货币乘数的随机波动的影响抵消,因此基础货币不可控并不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不可控。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太峰 樊若琛
中国利率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采用2002年至2014年月度数据,运用计量金融学分析方法,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处理后,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广义货币供应量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不是真正基于市场对货币供求的反应,而是一种"被动"调节,即由大量对外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所形成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金艳平 王家辉
本文首先介绍非居民持有货币的两项统计原则以及美联储和日本银行关于非居民持有货币的统计实践。其次,分析单一统计原则下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统计归属和利弊,进而提出综合考虑两项原则下的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统计归属。最后,刻画三种跨境人民币结算模式下资金的流动及其对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雪松
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中国货币当局的重要难题。文章通过构建中国金融风险压力、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MS-VAR模型,分析三者间的非线性动态效应。结果表明:金融风险越是处于"高压力"状态,货币供应量对金融风险压力的影响效应越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短期内确实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风险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有可能增加金融风险压力;当金融风险处于"中低压力"状态时,市场利率对金融风险压力主要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当金融风险处于"高压力"状态时则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当金融风险压力较低时,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有效促使利率下降,但随着金融风险压力的提高,增加货币供应量促使利率下降的效应会越来越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雪松
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中国货币当局的重要难题。文章通过构建中国金融风险压力、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MS-VAR模型,分析三者间的非线性动态效应。结果表明:金融风险越是处于“高压力”状态,货币供应量对金融风险压力的影响效应越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短期内确实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风险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有可能增加金融风险压力;当金融风险处于“中低压力”状态时,市场利率对金融风险压力主要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当金融风险处于“高压力”状态时则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当金融风险压力较低时,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有效促使利率下降,但随着金融风险压力的提高,增加货币供应量促使利率下降的效应会越来越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玉华 陈宝卫 冯波 杨钊
本文利用STR模型考察了我国2000—2011年间货币供应量、利率与物价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物价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其中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正向的,而且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影响程度不同,在高利率水平下影响更突出;利率低时对物价的影响是负向的,此时加息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但当利率水平过高时,受制于"成本渠道"效应的影响,提高利率将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因此,央行调控物价时应充分考虑所处的经济状态,合理选择两种不同的调控方式,以取得预期调控效果。
关键词:
利率 货币供应量 CPI STR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正彦
近几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作者通过对这些变化的分析研究,提出货币结构变化后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M2应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二是存款管理应不断加强。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M_0,M_2,结构变化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控制货币供应量可有以下几种方法:1.通过控制现金发行量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根据国家确定的现金发行量给各专业银行下批现金控制额度,在不突破现金控制额度的前提下,各专业银行发放多少贷款,中央银行基本不再过问。这种办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诺金 梁斌
货币供应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体经济,在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之间,是采用货币供应量、利率还是其他变量作为中介目标要视具体环境而定货币供应量管理的国际实践货币供应量管理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使货币供应量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货币需要,最大限度实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与金融稳定的实践过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伟
2012年以来,随着国际收支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外汇占款呈现趋势性下降,再贷款逐渐取代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本文从央行、商业银行以及企业资产负债变的角度,分析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对金融市场、资金价格以及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从外汇占款向再贷款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会自动产生"紧缩效应"——商业银行存贷比下降、社会融资成本上升、资金价格波动加剧。为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货币,货币当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并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
关键词:
基础货币 外汇占款 再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