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9)
2023(4228)
2022(3600)
2021(3468)
2020(2823)
2019(6370)
2018(6194)
2017(12507)
2016(6876)
2015(7622)
2014(7713)
2013(7576)
2012(7331)
2011(6804)
2010(7006)
2009(6531)
2008(6403)
2007(5712)
2006(5267)
2005(4835)
作者
(19302)
(16065)
(16004)
(15524)
(10410)
(7654)
(7370)
(6150)
(6119)
(6026)
(5436)
(5294)
(5264)
(5212)
(5195)
(5015)
(4856)
(4824)
(4744)
(4665)
(4160)
(4062)
(3964)
(3854)
(3695)
(3652)
(3561)
(3557)
(3214)
(3168)
学科
(25583)
经济(25561)
管理(19878)
(18515)
(14678)
企业(14678)
方法(10108)
数学(9201)
数学方法(9051)
(8916)
(7770)
贸易(7767)
(7658)
(7644)
中国(7613)
(7454)
(5795)
业经(5591)
及其(5524)
政策(5303)
农业(5298)
(5194)
银行(5182)
地方(5011)
(5001)
(4984)
(4722)
金融(4722)
(4688)
方针(4679)
机构
学院(97170)
大学(95087)
(43180)
经济(42184)
研究(36438)
管理(36343)
中国(30473)
理学(30306)
理学院(29955)
管理学(29500)
管理学院(29310)
(22242)
科学(20643)
(20298)
(18902)
中心(16821)
研究所(16800)
财经(16544)
(15561)
(14997)
(14766)
北京(13398)
(13290)
经济学(13053)
(12918)
师范(12840)
(12287)
财经大学(12137)
业大(11905)
经济学院(11723)
基金
项目(59138)
科学(46946)
研究(45095)
基金(42930)
(36999)
国家(36684)
科学基金(31196)
社会(27616)
社会科(26177)
社会科学(26175)
(21821)
基金项目(21344)
教育(20524)
自然(20117)
自然科(19627)
自然科学(19624)
(19284)
自然科学基金(19272)
编号(19164)
资助(18927)
成果(16420)
课题(13604)
(13533)
重点(13532)
(13087)
(12233)
(12223)
(11892)
教育部(11522)
项目编号(11164)
期刊
(50308)
经济(50308)
研究(33507)
中国(19702)
(16842)
金融(16842)
(16106)
管理(14124)
(13544)
科学(12164)
学报(11682)
教育(11182)
农业(9010)
大学(8943)
经济研究(8592)
学学(8393)
业经(8078)
技术(8021)
财经(8014)
(7051)
(6894)
国际(6740)
问题(6172)
理论(5060)
世界(4887)
现代(4678)
资源(4668)
实践(4534)
(4534)
(4450)
共检索到157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伟  
2012年以来,随着国际收支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外汇占款呈现趋势性下降,再贷款逐渐取代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本文从央行、商业银行以及企业资产负债变的角度,分析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对金融市场、资金价格以及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从外汇占款向再贷款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会自动产生"紧缩效应"——商业银行存贷比下降、社会融资成本上升、资金价格波动加剧。为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货币,货币当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并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少林   林建浩   徐淑一  
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是我国宏观政策近年来的典型事实,而探索其原因及优化措施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基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迁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与微观机制检验,多层次论证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迁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得出:第一,根据具有时变参数的VAR模型估计结果,不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宏观经济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但并未发现明显的时变特征,因此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结构性改变;第二,在微观机制方面,不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对企业投资的提升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基础货币投放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渠道;第三,不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能力具有显著区别。籍此,本文为优化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戈  李斌  
过去近10年间,外汇占款成为中国基础货币供应的主渠道。但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人们过去多年习惯了外汇流入的情形,近期这种局面反而引起各界对货币政策操作以及中央银行实现货币增长目标的担忧。本文通过考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在理论上分析了传统货币创造渠道的扩展问题。我们认为,随着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多元化,货币创造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贷款创造货币外,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债券等业务也会创造货币。在分析各种货币创造机制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应更加关注非外汇渠道对货币创造及货币总量的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应更注重"逆向思维",强化数量型调控、价格型调控和宏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若雪  全骐  
通过梳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我们发现基础货币投放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在大部分时间是不一致的。利用2000年至2013年的月度数据以及结构性VAR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证明,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是负相关的。这说明央行难以有效调控基础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其他政策工具。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是适应于外汇流动情况和外汇占款变化的被动调整,也与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以数量调控和直接调控为主有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皎  张尚玮  胡兵  
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这已经是CPI涨幅连续6个月运行在3%的警戒线上,连续4个月创历史纪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市场价格上涨的现象和原因,结合国家已采取的调控措施,从央行货币政策的角度,对未来价格市场提出了相应的央行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伍戈  
当前各界普遍将国内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相联系,"输入型通胀"也日益成为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本文在分析输入型通胀的内涵及其传导机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输入型通胀能否解释各国通胀差异的问题,并比较了各国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输入型通胀以及汇率政策在其中的作用,最后得出一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利国  王劲松  
从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出发,得出货币政策干预股市泡沫的必要性及如何干预等一些有益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虽然还不能以股票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但是我国货币政策仍应关注股票价格、防止股市泡沫扩大化,并应适当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静  郭苗苗  
结合美国经济数据,对次贷危机前美联储信奉的"货币政策无需直接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主流理论进行了反思,基于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成本、可识别性以及应对方式的分析,笔者认为,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可能带来高成本,而资产泡沫可以渐进识别,中央银行应当直接针对资产价格泡沫风险采取货币政策措施,但这种直接应对不应当是机械的,其目的应当是防止形成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而不是直接调控资产价格水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英马  
结售汇渠道与信贷渠道投放基础货币的异同戴英马最近,有一种看法认为,区域范围内的资金供应量,等于贷款及债券发行增加量,加上结售汇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之和:这种看法正确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中央银行以净结汇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与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等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园  杨水清  
文章基于基础货币供应结构,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VECM模型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变化。结果表明,自2005年汇改以来,国际债权净额与金融机构债权净额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均有所增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显现,这有利于破解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长期被动依赖于国外净资产增加的局面。文章还通过建立的VECM模型分时段进行预测,观测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也进一步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与可靠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炳才  
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差异,描述了中国通货膨胀周期的特征和制约当前通货膨胀的力量,指出了我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国内背景,提出以结构性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用发展模式转变来根治通货膨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永波  周倬君  
继日本在2001年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P)之后,2008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也纷纷采用QEP刺激经济发展。但目前美国经济前景依旧令人担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日本债务危机亦悄然升温,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困扰,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令人深思。文章对QEP的理论基础、传导渠道、逻辑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嵘  
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个关键变量是利率。一般来讲,利率与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为反相关关系,但这一关系在我国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考量。鉴于我国处在利率市场化的过渡时期,管制利率与正在培养中的市场基准利率Shibor并存,应该通过Shibor作为中间变量来分析央行调控管制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进  曾令华  朱静平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货币供给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力度较小且影响的方向不确定,而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力度相对较大且是单一的负向影响,不过两者均不是股票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不具备调控股票价格的能力,我国应该注重培育“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股票价格”的能力,并密切关注股票价格波动。同时,我国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合理运用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完善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运用窗口指导,将股票价格作为辅助监测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