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0)
- 2023(13655)
- 2022(11979)
- 2021(11381)
- 2020(9695)
- 2019(22203)
- 2018(22164)
- 2017(42249)
- 2016(23361)
- 2015(26351)
- 2014(26396)
- 2013(26082)
- 2012(23653)
- 2011(21166)
- 2010(21366)
- 2009(19911)
- 2008(19920)
- 2007(17853)
- 2006(15741)
- 2005(14316)
- 学科
- 济(85274)
- 经济(85147)
- 管理(80318)
- 业(72036)
- 企(62263)
- 企业(62263)
- 方法(39378)
- 数学(33107)
- 数学方法(32732)
- 财(28990)
- 中国(23843)
- 制(23148)
- 农(21883)
- 业经(20796)
- 务(19406)
- 财务(19325)
- 财务管理(19279)
- 企业财务(18296)
- 学(17986)
- 银(17091)
- 银行(17047)
- 理论(16501)
- 行(15995)
- 地方(15679)
- 划(14918)
- 和(14869)
- 融(14806)
- 金融(14803)
- 体(14681)
- 贸(14468)
- 机构
- 大学(326895)
- 学院(323685)
- 管理(133372)
- 济(125088)
- 经济(121954)
- 理学(112722)
- 理学院(111492)
- 管理学(109787)
- 管理学院(109155)
- 研究(104121)
- 中国(83482)
- 京(70557)
- 财(65657)
- 科学(63456)
- 所(51929)
- 财经(50247)
- 江(49384)
- 农(48991)
- 中心(48462)
- 研究所(46688)
- 业大(46614)
- 经(45495)
- 北京(44999)
- 范(40778)
- 师范(40413)
- 州(39944)
- 农业(38221)
- 院(37792)
- 财经大学(37440)
- 经济学(36502)
- 基金
- 项目(215309)
- 科学(168694)
- 研究(159197)
- 基金(155918)
- 家(134876)
- 国家(133773)
- 科学基金(115396)
- 社会(98783)
- 社会科(93485)
- 社会科学(93461)
- 省(83427)
- 基金项目(82970)
- 自然(75492)
- 自然科(73674)
- 自然科学(73657)
- 教育(73019)
- 自然科学基金(72333)
- 划(70397)
- 编号(65622)
- 资助(64332)
- 成果(54165)
- 部(47615)
- 重点(47558)
- 课题(45007)
- 创(44683)
- 发(43975)
- 制(42522)
- 创新(41721)
- 项目编号(41108)
- 教育部(41079)
- 期刊
- 济(142653)
- 经济(142653)
- 研究(100036)
- 中国(67449)
- 财(53998)
- 管理(52735)
- 学报(49277)
- 科学(45489)
- 农(44258)
- 大学(37798)
- 教育(36820)
- 学学(35343)
- 融(34274)
- 金融(34274)
- 农业(30113)
- 技术(28901)
- 财经(24980)
- 业经(21690)
- 经(21109)
- 经济研究(20544)
- 问题(17692)
- 图书(17401)
- 理论(17385)
- 业(17083)
- 实践(15981)
- 践(15981)
- 技术经济(15751)
- 财会(15596)
- 现代(15527)
- 科技(15285)
共检索到493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立力 刘怡 谭德庆
在无法把握BOT项目的不可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如何减小或避免可控制风险就显得犹为重要。为增强对可控制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在对可控制风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按风险发生的时间阶段进行重点管理的方法和风险分解的管理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BOT 可控制风险 项目公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丽华
西部基础设施领域民营资本BOT项目在我国处于探求阶段,风险较大。此类BOT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对BOT项目风险进行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源头抓起,对BOT项目的评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研究,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BOT项目评估应该从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选择。
关键词:
BOT 评估 方法和模型 风险控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隽 纪涛 鲁格武
本文就基础设施BOT建设项目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我国政府在基础设施BOT项目中应承担的管理职责给予概括,而且就如何在基础设施BOT建设项目中加强政府管理职责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BOT 政府 管理职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涛 赵国杰
特许期的确定,是BOT项目中政府与私人投资集团谈判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将政府担保看作看跌期权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了政府担保的期权价值,建立了引入政府担保价值的特许期决策模型,将其应用到交通运输BOT项目决策算例中。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NPV方法相比,考虑政府担保的期权价值后,私人投资集团可以在较短的特许期内获得同样的预期收益,这就为双方的特许期谈判提供了更宽广的决策空间。
关键词:
BOT项目 特许期 政府担保 看跌期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娆
基于《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基础设施PPP项目特点,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监控和信息沟通等五个方面搭建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并设计运作机制,以期在理论上拓展现有的多侧重于项目合约签订阶段的机制设计,为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袁婷 熊兰兴 霍海娥 张弛 李华东 王佳音
利用ROST文本挖掘法识别风险变量,利用事故树分析风险变量的因果关系,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社会稳定风险的整体风险网络和个体风险网络特征,研究发现8个核心风险变量:不满足公众的长期利益需求、当地居民对项目的排斥效应、对当地文化的破坏性、项目导致的交通拥堵等,以及75项关键风险变量因果关系。研究成果期望为管理者设计风险应对策略提供决策基础。
关键词:
能源基础设施项目 风险网络 社会稳定风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玲玲 王红霞
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特点,就该类项目融资过程、融资使用与融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阐释,基于风险有效防范,给出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包括科学设计和编制融资预案、设置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和项目全过程投资管理等,以期为同类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PPP项目 交通基础设施 融资 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来成
基础设施在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需要在政府和其他市场主体之间明确划分职责。政府投资的重点是具有纯公共物品的基础设施,以及部分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基础设施政府投资项目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包括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范围过宽过大,存在过度投资风险;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领域仍处于垄断地位;基础设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运营效率不高;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较大的债务风险;基础设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风险管控能力弱;等等。本文针对我国基础设施政府投资的现状,以及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的边界,降低政府过度投资的风险;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处理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防范垄断经营风险;努力提高基础设施政府投资项目的运营效率,降低资源配置风险;治理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债务风险,促进地方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政府投资 风险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鸿群 后倩
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确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度系统的边界,在项目生命周期内从进度形成机制的角度对进度风险事件进行了识别,并结合问卷调查建立了项目进度仿真模型,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度的变化趋势及风险事件影响下的进度偏差行为模式。结果显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时间及成本是计划的1. 278倍和1. 284倍,影响项目实施时间及成本的关键风险分别为中期变更风险、建设成本超支风险、群体事件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阶段风险事件影响下的进度偏差行为模式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柳学信
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的公共风险包括体制与政策风险、公共安全风险、国家经济安全风险、社会安全风险、规制风险。可以考虑从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完善改革的配套经济政策和加强公共监督三个方面予以控制;同时,为顺利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必须由相对独立的综合机构制定、实施改革方案,要坚持"总体同步配套,渐进分步实施"原则,构建基础设施产业改革的利益均衡博弈机制。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改革 公共风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国富 王守清
BOT项目融资模式自诞生以来,引起了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模式,BOT/PPP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解决政府财政压力、引进外资、促进民间资本投入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有很大优势。目前对于BOT/PPP项目的研究还主要限于财务评价、风险分析方面,有关BOT/PPP项目的社会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原有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BOT/PPP项目的特点引入了发展相对成熟的层次分析法,建立适应BOT/PPP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方法,以期清楚地认识BOT/PPP项目的社会效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晓君 张宏
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已采用TBT项目融资模式的实例研究,阐明了通过合理设计合同结构来共同分担项目风险的观点。以此为依据,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对TBT项目的投标风险、财务风险、建设风险、市场风险、投资环境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若干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秀转
基础设施投资与BOT孟秀转基础设施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瓶颈”问题日益严重,每年全国约有40%的工业生产能力因电力不足而难以发挥,大量原材料、物资因运力不足而积压。据估计,由于基础设施“瓶颈”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