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6)
- 2023(13359)
- 2022(11271)
- 2021(10750)
- 2020(8955)
- 2019(21085)
- 2018(20899)
- 2017(40586)
- 2016(21728)
- 2015(24555)
- 2014(24524)
- 2013(24081)
- 2012(21726)
- 2011(19458)
- 2010(19932)
- 2009(18419)
- 2008(16869)
- 2007(14780)
- 2006(12852)
- 2005(11307)
- 学科
- 济(84355)
- 经济(84269)
- 管理(62729)
- 业(60535)
- 企(51918)
- 企业(51918)
- 方法(42133)
- 数学(37107)
- 数学方法(36429)
- 中国(27490)
- 融(27240)
- 金融(27238)
- 银(25463)
- 银行(25421)
- 行(24509)
- 财(22171)
- 农(21642)
- 业经(19682)
- 地方(18391)
- 制(17762)
- 学(17402)
- 理论(16641)
- 务(15260)
- 财务(15184)
- 财务管理(15159)
- 农业(14731)
- 贸(14664)
- 贸易(14650)
- 企业财务(14409)
- 易(14251)
- 机构
- 大学(300285)
- 学院(300004)
- 管理(122358)
- 济(116171)
- 经济(113450)
- 理学(106540)
- 理学院(105418)
- 管理学(103254)
- 管理学院(102746)
- 研究(95190)
- 中国(76623)
- 京(63503)
- 科学(59417)
- 财(53473)
- 所(46855)
- 农(45804)
- 中心(45522)
- 业大(44655)
- 财经(43388)
- 研究所(42905)
- 江(42207)
- 北京(40352)
- 经(39413)
- 范(38697)
- 师范(38353)
- 农业(35843)
- 州(35734)
- 院(34625)
- 经济学(34554)
- 财经大学(32574)
- 基金
- 项目(208664)
- 科学(163609)
- 研究(152816)
- 基金(150586)
- 家(130619)
- 国家(129534)
- 科学基金(111918)
- 社会(94578)
- 社会科(89726)
- 社会科学(89698)
- 省(82116)
- 基金项目(79890)
- 自然(73769)
- 自然科(72098)
- 自然科学(72082)
- 教育(70958)
- 自然科学基金(70742)
- 划(69084)
- 资助(63414)
- 编号(63334)
- 成果(50691)
- 重点(46520)
- 部(45448)
- 发(43974)
- 创(43737)
- 课题(43351)
- 创新(40694)
- 科研(39941)
- 项目编号(39518)
- 教育部(39205)
- 期刊
- 济(121593)
- 经济(121593)
- 研究(86881)
- 中国(55937)
- 学报(45817)
- 管理(44386)
- 科学(42343)
- 农(41316)
- 财(39814)
- 融(37743)
- 金融(37743)
- 教育(35178)
- 大学(34977)
- 学学(32926)
- 农业(28423)
- 技术(27429)
- 财经(20406)
- 业经(20127)
- 经济研究(19498)
- 经(17271)
- 理论(15745)
- 图书(15727)
- 问题(15188)
- 技术经济(14651)
- 实践(14630)
- 践(14630)
- 科技(14592)
- 业(14535)
- 统计(13645)
- 现代(13388)
共检索到433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丽梅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显得必要而迫切,而现有的财政、法律和体制限制,导致了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有限,地方建设资金缺乏。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建立金融中介和利用政府增信手段融资的模式,成功地为基础设施建设融到大量资金。我国的地方政府有必要在现有法律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地构建地方政策性的金融中介平台,并利用增信技术对政府风险进行管理,以解决地方政府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基础设施 金融中介 增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永博 叶公伟 张明媛
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并逐渐成为解决大型准营利性基础设施融资难题的有力方式。本文首先对PPP模式内涵、应用范围、融资过程进行了剖析,肯定PPP模式融资优势的同时提出了其应用问题。其次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技术的融资结构优化模型,并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一个简化算例展示了模型的使用过程,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在融资初期即考虑风险的合理分担,为融资谈判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准点,有利于缩短谈判时间、降低融资费用、提高PPP模式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我国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且未来的现金流量大而稳定,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颜娟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成倍增加。传统的以政府财政为投资主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模式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吸引财政以外资金发展多元化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已成为必要选择。
关键词:
基础设施项目 多元投融资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柳钦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本文概述了PPP融资模式的兴起、内涵和作用,通过分析国内外成功运作的PPP融资案例,对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PPP模式融资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公共基础设施 融资模式 PPP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乔恒利
文章首先整理基础设施概念及内涵,接着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社会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性与公共性的程度。然后,就具体项目融资模式进行基本介绍,具体分析了各种投融资模式的性质特点。最后得出项目投融资模式与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性与公共性的程度的对应关系,此关系模型为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决策提供了直观的理论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宏明 李彩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将进一步提高。政府投向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的资金将逐年增加。随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政府以外的资金投入该领域的金额也呈逐步递增趋势。本文针对现行的城建项目投融资运行模式在新市场经济形式下的弊端进行剖析,同时探索改善现有模式的途径,以期提升我国城建项目投融资管理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投融资 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庞超然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银行业监管增强是制约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要因素。探索国际基础设施融资新模式,需要解决政府层面如何为财政直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的融资方法问题,需要通过信贷市场为银行提升资本流动速率、合理分散风险提供新的融资模式,更需要从直接融资市场为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投融资渠道,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际基础设施项目。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国际基础设施融资中出现的新模式,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不同阶段讨论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并为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融资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项目融资 融资新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月怡 张冀南
英国目前是私人投资基础设施全球最发达的市场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者。在过去的30年中,水务领域的私人投资超过1500亿英镑,能源领域的投资接近800亿英镑。英国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经历了从财政主导到多元化融资,对PFI模式进行调整引入PF2模式,再到探索差异化融资模式阶段。英国基础设施融资模式
关键词:
基础设施融资 差价合约 RAB 三种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剑筠 许余洁
2015年《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出台后,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相应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形式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PPP项目的落实和运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靖雯 王敏 郭凯明
本文主要聚焦于地方政府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对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这两种土地融资方式的权衡选择。我们首先构建动态最优化理论模型,提出土地价格是决定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上涨越快,地方政府越倾向于用土地抵押获得资金;土地价格上涨越慢,地方政府越倾向于直接出让土地。利用2008—2013年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模型的基本结论,土地价格增长率对人均城投债发行额具有正向影响,拉动了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东部和一二线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最大。此外,地方政府抵押土地获取资金的融资成本并非外生,受到土地价格增长率的影响,土地价格上涨越快的城市,发行城投债的实际利率越低。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土地抵押 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詹卉
基础设施提供需要政府和私人共同参与,这是基础设施投融资公私合作机制(PPP模式)的应有之意。由于基础设施具有生命周期,因此分析基础设施投融资PPP模式不能仅着眼于静态分析,必须从基础设施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基础设施生命周期过程中,其服务流、损耗流、现金流和资金流等要素能否实现顺利转换以及转换程度如何,是决定基础设施投融资采取何种PPP模式的关键。实践中,基础设施采取何种投融资PPP模式,应据此采取灵活和最优模式。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基础设施 投融资 PPP 模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梁广彦 林晓峰 陈志鹏 吴赟 郑博芫
首先介绍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支持性政策及实施路径;再梳理对比城市更新的五类投融资模式,包括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发行城市更新专项债、授权国企进行投资、采用“投资人+EPC”模式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最终深入研究其内在的共性并评析各自优缺点,旨在为未来同类型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基础设施 投融资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家伟
农村基础设施一直是我国投资和金融行业的薄弱环节,还没有形成投融资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许多农村地区有效摆脱封闭落后状态的进程。在我国经济社会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构建和谐社会”总目标、“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不断朝着市场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等大背景下,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做法、建立市场化和多样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应是大势所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辉 王雪青
针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了粗糙集(RS)与灰色关联分析(GCA)集成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自组织影射(SOM)神经网络对样本数据做离散化处理,然后通过粗糙集约简评价指标,去除冗余评价指标,最后对约简后的指标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应用到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选择中是科学合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