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7)
- 2023(18530)
- 2022(16129)
- 2021(14837)
- 2020(12820)
- 2019(29491)
- 2018(29181)
- 2017(56462)
- 2016(30651)
- 2015(34548)
- 2014(34733)
- 2013(34484)
- 2012(31696)
- 2011(28539)
- 2010(28680)
- 2009(26735)
- 2008(26149)
- 2007(23234)
- 2006(20294)
- 2005(18027)
- 学科
- 济(139459)
- 经济(139321)
- 管理(89204)
- 业(84292)
- 企(69843)
- 企业(69843)
- 方法(61808)
- 数学(54321)
- 数学方法(53666)
- 财(34371)
- 农(33602)
- 中国(31938)
- 学(29024)
- 地方(28814)
- 业经(28303)
- 农业(22813)
- 贸(22517)
- 贸易(22509)
- 制(22397)
- 务(22370)
- 财务(22288)
- 财务管理(22240)
- 易(21740)
- 企业财务(21120)
- 理论(20297)
- 和(19690)
- 环境(19471)
- 融(18402)
- 金融(18398)
- 银(18238)
- 机构
- 大学(443763)
- 学院(441959)
- 济(183548)
- 经济(179688)
- 管理(173390)
- 理学(150050)
- 研究(148625)
- 理学院(148397)
- 管理学(145678)
- 管理学院(144897)
- 中国(109635)
- 京(93263)
- 科学(92222)
- 财(83384)
- 所(75570)
- 农(72544)
- 研究所(68841)
- 中心(67589)
- 财经(67049)
- 业大(66485)
- 江(64259)
- 经(60831)
- 北京(58910)
- 农业(57056)
- 范(56785)
- 师范(56225)
- 经济学(55995)
- 院(53463)
- 州(52127)
- 经济学院(50354)
- 基金
- 项目(299307)
- 科学(234258)
- 基金(217147)
- 研究(215247)
- 家(189725)
- 国家(188198)
- 科学基金(161291)
- 社会(135251)
- 社会科(128202)
- 社会科学(128163)
- 省(116890)
- 基金项目(114989)
- 自然(106303)
- 自然科(103810)
- 自然科学(103780)
- 自然科学基金(101907)
- 教育(99087)
- 划(98280)
- 资助(90915)
- 编号(87576)
- 成果(70637)
- 重点(67082)
- 部(65966)
- 发(63398)
- 创(61286)
- 课题(59775)
- 科研(57781)
- 创新(57303)
- 教育部(56455)
- 大学(55909)
- 期刊
- 济(201052)
- 经济(201052)
- 研究(128941)
- 中国(79159)
- 学报(71713)
- 财(65768)
- 农(64853)
- 科学(64176)
- 管理(62560)
- 大学(53704)
- 学学(50809)
- 农业(44436)
- 教育(43353)
- 技术(39402)
- 融(36770)
- 金融(36770)
- 财经(33262)
- 经济研究(32779)
- 业经(30837)
- 经(28465)
- 问题(25969)
- 技术经济(23174)
- 业(23071)
- 统计(22406)
- 图书(22046)
- 理论(21087)
- 版(20670)
- 贸(20198)
- 策(19990)
- 科技(19901)
共检索到646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庆 刘向杰
采用河南省经济增长与私人投资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协整理论探讨基础设施的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私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高于国有投资的效率。对国有投资、私人投资弹性偏小的原因进行分析;加大投资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以政府宏观政策为引导的多元投资体系。
关键词:
基础设施 私人投资 经济增长 协整理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亮 李杰伟 徐长生
利用2001年至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验证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基于宏观总产出方程与信息基础设施微观供需模型相结合的联立方程模型控制信息基础设施内生性,采用人均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测度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复合增长效应的测算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但是信息基础设施对不同区域增长的贡献与经济增长的状况却存在反差。在西部不发达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强
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放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定,来判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以及这个"挤出效应"是否阻碍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教育支出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杰 李治国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整个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增加。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上海市1980~2005年间的经济增长与各项基础设施投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电力建设与交通运输投资显著影响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能带动公用事业、市政建设和邮电通信投资的增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光南 杨子晖
在通过面板单位根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本文根据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检验了制度、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制度对基础设施产出弹性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度和基础设施都与经济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为正,其产出弹性受制度环境影响;制度因素不仅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还通过影响基础设施产出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制度因素中,"政府规模"和"使用稳健货币的权利"对基础设施产出影响显著为正;"对信贷、劳动力和商业的管制"对基础设施产出影响显著为负;而"法律结构和产权保护"则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显著的正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为应对金融危...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郑江淮
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要使基础设施投资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应该提高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使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相互促进。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教育支出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彬 段媛媛 杨丰魁 万荃
采用1995—2011年份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建模,对我国基础设施分行业投资最优规模以及和最优次序进行研究:从投资最优规模看,政府主导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已达到最优规模,但继续投资对经济增长仍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其中电力和水利行业均未达到各自的最优规模,交通运输行业投资实际规模已经超过最优规模,其边际产出已经为负值;从投资缺口和紧迫程度看,应适度提高电力和水利行业的投资,适度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在保持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大致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提高非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有助于提高整体投资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献国 董杨
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仅是一项"投资",它还具有"外部溢出"特征,所以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具有短期逆周期调节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还推动经济长期发展。本文以巴罗现代内生增长模型为参考,将基础设施投资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存在最优规模。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我国东、中、西部31个省区市1993—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东、中、西部层面,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最优规模。本文的结论为我国进行合理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一些理论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最优规模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勇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本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作用,发现: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本存量从总体上看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正向作用,在2001年之后,这种影响变为负向;总体看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本的滞后效应不很明显,但在2001—2008年期间,滞后五期时,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本对GDP的弹性由负转为正。外地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本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从全国范围看存在正向效应,但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存在差异。具体地,外地公路水运资本存量对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始终呈现明显的正向作用,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则由负向效应转向正向效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在1995年之前存在正向效...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献国 董杨
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仅是一项"投资",它还具有"外部溢出"特征,所以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具有短期逆周期调节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还推动经济长期发展。本文以巴罗现代内生增长模型为参考,将基础设施投资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存在最优规模。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我国东、中、西部31个省区市1993—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东、中、西部层面,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最优规模。本文的结论为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最优规模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踪家峰 李静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by employing relevant models.
关键词:
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奇洪 裴雨潇
文章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模型,运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定量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备建设的确会增进经济提升,但其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空间溢出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