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5)
2023(10437)
2022(8955)
2021(8205)
2020(7081)
2019(16734)
2018(16119)
2017(31320)
2016(17213)
2015(19195)
2014(19141)
2013(19225)
2012(18020)
2011(16143)
2010(16309)
2009(15080)
2008(15034)
2007(13519)
2006(11679)
2005(10337)
作者
(49792)
(42062)
(41505)
(39895)
(26476)
(20337)
(19092)
(16332)
(15685)
(14763)
(14066)
(13931)
(13290)
(13208)
(13015)
(12933)
(12887)
(12340)
(12129)
(12023)
(10346)
(10199)
(10038)
(9600)
(9533)
(9282)
(9203)
(9101)
(8347)
(8347)
学科
(76427)
经济(76361)
管理(45905)
(43310)
方法(35002)
(33648)
企业(33648)
数学(31694)
数学方法(31444)
(20635)
中国(20620)
(20035)
地方(18440)
(18083)
贸易(18079)
(17595)
(14043)
业经(13946)
农业(13466)
(12815)
(12326)
财务(12308)
财务管理(12278)
(11967)
企业财务(11568)
环境(11404)
(10035)
(9870)
金融(9867)
理论(9799)
机构
大学(247328)
学院(245397)
(104194)
经济(101832)
管理(92856)
研究(84054)
理学(80179)
理学院(79155)
管理学(77864)
管理学院(77391)
中国(62091)
(52475)
科学(51699)
(47796)
(42399)
(42181)
中心(39116)
研究所(38549)
财经(38441)
(37355)
业大(36938)
(34919)
农业(33470)
经济学(33242)
(33169)
师范(32882)
北京(32530)
(30648)
经济学院(30491)
(29499)
基金
项目(166573)
科学(131087)
基金(121942)
研究(119417)
(106751)
国家(105915)
科学基金(90605)
社会(76976)
社会科(73137)
社会科学(73111)
基金项目(65914)
(64322)
自然(58836)
自然科(57479)
自然科学(57459)
自然科学基金(56407)
(55028)
教育(54435)
资助(49159)
编号(47623)
成果(37715)
重点(37369)
(37328)
(36216)
(34068)
课题(32654)
国家社会(32422)
科研(32239)
创新(31960)
教育部(31863)
期刊
(110939)
经济(110939)
研究(72457)
中国(44113)
学报(38346)
(38220)
(36886)
科学(35178)
管理(30004)
大学(28337)
学学(26659)
农业(24745)
教育(21706)
(20631)
金融(20631)
技术(20163)
财经(18637)
经济研究(17889)
问题(17535)
业经(16765)
(16107)
(15036)
(14234)
技术经济(12643)
国际(12485)
资源(12458)
(11702)
统计(11650)
(11406)
现代(11363)
共检索到359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音频  王海滨  
以沪昆铁路沿线区域及城市经济发展为分析对象,实证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认为沪昆线的基础设施投资既产生了提高沿线区域及城市的运输能力、扩大沿线贸易量、调整沿线产业结构、促进沿线经济增长的空间正溢出效应,也产生了加剧沿线地区及城市要素的非均衡流动、非均衡经济增长的空间负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红  张婷  
研究边境省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和"邻边区位优势",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云南与广西2004-2013年地州市面板数据,构建纳入邻边区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交通基础设施与出边距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边境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外溢作用;特别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门槛效应,周边地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空间负溢出效应;出边距离对边境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边境区的"邻边区位优势"尚不凸显,往国内核心市场集聚的路径依赖依旧存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建设,提高内向开放度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恩斌  
基于2000—2019年京沪高铁沿线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匹配差分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京沪高铁整体上提升了通车城市的创新能力,距离通车时间越近提升效应越大,对沿线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和金融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能力贡献越大;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范围主要为邻近城市;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和创新活跃度对城市创新能力呈空间正溢出,人力资本、政府科技支持和外商投资呈空间负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思薇  
为了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交通基础设施不仅能促进本区域零售业技术效率的提升,而且还能促进相邻区域零售业技术效率的提升;高铁对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更明显。因此,各区域应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炜锋  阮青松  李永  
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出发,运用1993~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影响跨境基础设施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地理距离与跨境基础设施投资的投资流量和项目数成反比,双边投资协定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跨境基础设施投资受到第三国效应的正向影响,表现为,第三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外溢性、第三国社会文化环境的区域互补性以及第三国不可观测因素正的空间相关性。此外,本文使用风险因子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非参数评价模型计算东道国经济环境、政府和制度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综合得分,发现经济环境、政府和制度环境因子综合得分越高的国家对跨境基础设施投资吸引力越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  周浩  
文章利用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模型中加入不同经济意义空间权重矩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多地通过经济联系发生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第二产业的空间溢出大于对第三产业的空间溢出,基于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大于基于市场规模的空间溢出。此外,我国铁路溢出效应存在边际报酬递增的特征,而公路溢出效应则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国光  王一佼  桂嘉伟  白鹏霞  
为探究交通基础设施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模型。文章利用2007-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省市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分析比较交通基础设施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各省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其中,私人投资比公共投资的效应要大。因此,建议为私人投资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合作的投融资改革,以便有利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加强经济联系,实现共同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冰  
基础设施对于一个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学者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1年我国城市数据构建相应模型,详细分析了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外商投资等要素后,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等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也存在一定的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针对政府公共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娟  雷辉  王云飞  刘钻石  
文章考察了1999—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重点考察了中东欧国家层面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民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21国层面显著为正;铁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中东欧国家层面显著为负;水运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21国和中东欧国家层面都不显著;考虑控制变量之后,公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显著水平有所下降,甚至变得不显著。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在冉  
采用2001年~2015年中国27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劳动力流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城市经济密度、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后,相邻城市劳动力流入对本城市劳动力流入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相邻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相邻城市之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为此,各城市应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与相邻城市的互动,最大化本城市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避免造成效率损失,同时应提升本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涵  唐丽淼  
本文基于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渠道,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结合空间维度的固定效应模型框架,来估计我国省级公路设施建设对企业库存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一个准自然实验对这一效应背后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识别,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及其因果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结果表明,我国省级公路设施对企业库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弹性估计平均为-0.087,约是本省公路设施影响的1.5倍。另外,我们还发现,样本期间外省公路设施对国企及内地企业库存均没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分时间段来看,我国公路设施在样本后期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光南  洪国志  陈广汉  
基于可变成本函数与外部性因素分析框架,本文采用中国各省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和似无关回归(SUR)实证分析中国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成本效应及其行业溢出。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对制造业产生的成本效应大于本地基础设施的成本效应,且东部成本弹性高于中西部;基础设施地区分布不平衡导致其网络效应降低,存在产业竞争地区的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和市场稠密溢出导致本地制造业边际成本提高和要素投入减少;此外,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成本效应还取决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天籽  王伟  
近年来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基础设施在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其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值得关注。文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交通和通讯两种基础设施溢出效应的大小、溢出距离、区域异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通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大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特别是互联网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两种基础设施具有互补关系,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均表现为正;网络基础设施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距离为190 km,而通讯基础设施的溢出距离为250 km;在考察网络基础设施的区域异质性时发现,在0~1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条件下,东部地区通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而在0~1权重和地理距离权重条件下,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高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也能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同城效应"。文章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2009年为时间断点,检验样本期内是否有结构性变化。实证结果显示:铁路人流密度、公路人流密度、公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09年后其贡献度有所提升,而铁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却呈负向作用;相邻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呈空间正溢出效应;此外,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城市化水平、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程度不一的相关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也能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同城效应"。文章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2009年为时间断点,检验样本期内是否有结构性变化。实证结果显示:铁路人流密度、公路人流密度、公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09年后其贡献度有所提升,而铁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却呈负向作用;相邻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