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3)
- 2023(8041)
- 2022(6777)
- 2021(6012)
- 2020(5016)
- 2019(10978)
- 2018(10477)
- 2017(20145)
- 2016(10787)
- 2015(11290)
- 2014(10726)
- 2013(10693)
- 2012(9613)
- 2011(8538)
- 2010(8423)
- 2009(7801)
- 2008(7703)
- 2007(7047)
- 2006(6130)
- 2005(5010)
- 学科
- 济(45749)
- 经济(45587)
- 管理(32908)
- 业(32153)
- 企(26787)
- 企业(26787)
- 方法(22913)
- 数学(19253)
- 数学方法(19151)
- 财(14550)
- 农(12476)
- 中国(11802)
- 业经(10964)
- 务(9401)
- 财务(9396)
- 财务管理(9387)
- 贸(9261)
- 贸易(9261)
- 企业财务(9079)
- 易(9033)
- 学(8419)
- 农业(8381)
- 制(7570)
- 技术(7211)
- 环境(7114)
- 理论(6934)
- 地方(6875)
- 和(6857)
- 融(6345)
- 金融(6344)
- 机构
- 大学(155477)
- 学院(153231)
- 济(67784)
- 经济(66714)
- 管理(60764)
- 理学(54006)
- 理学院(53447)
- 管理学(52650)
- 管理学院(52384)
- 研究(51461)
- 中国(36764)
- 科学(31645)
- 财(31283)
- 农(30775)
- 京(30628)
- 业大(26252)
- 所(25799)
- 财经(25773)
- 农业(24552)
- 研究所(23753)
- 经(23648)
- 中心(23154)
- 经济学(21716)
- 江(21157)
- 经济学院(19968)
- 财经大学(19479)
- 北京(18605)
- 院(18305)
- 商学(17774)
- 范(17673)
- 基金
- 项目(111136)
- 科学(88562)
- 基金(84746)
- 家(76405)
- 国家(75772)
- 研究(74798)
- 科学基金(65053)
- 社会(53411)
- 社会科(49761)
- 社会科学(49738)
- 基金项目(45554)
- 自然(43146)
- 自然科(42286)
- 自然科学(42270)
- 省(41707)
- 自然科学基金(41595)
- 划(36122)
- 教育(33860)
- 资助(33176)
- 编号(27075)
- 部(25232)
- 重点(24900)
- 创(23603)
- 国家社会(23018)
- 发(22635)
- 创新(22045)
- 科研(22036)
- 教育部(21725)
- 计划(21187)
- 人文(21048)
共检索到213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缪仕国 蔡笑
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文章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1993—2003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对社会其他部门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社会其他部门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其中西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加快基础设施领域改革,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雅茹 高红贵
利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在分别测算各省(区、市)资本错配指数和劳动力错配指数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方法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的纠正程度。研究发现: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降低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指数,而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调整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其中,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均呈现先加剧后改善的非线性关系,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错配则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非线性特征;分地区估计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秀转
基础设施投资与BOT孟秀转基础设施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瓶颈”问题日益严重,每年全国约有40%的工业生产能力因电力不足而难以发挥,大量原材料、物资因运力不足而积压。据估计,由于基础设施“瓶颈”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定 吕丽桃
基础设施作为一个部门 ,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向前诱发 (拉动 )效应 ,即基础设施部门的发展需要其他部门提供必要的原材料、资金、技术、服务等 ,体现为基础设施部门对其他部门的依赖 ;一个是向后波及效应 ,即基础设施部门的发展为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服务 ,体现为基础设施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支持。无论是依赖或支持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 ,前者可用影响力程度或影响力系数来表示 ,后者可用需求感应程度或感应度系数来表示。 1997年山西省基础设施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为 0 .95 31,感应度系数为 1.0 0 5 7,两者都说明山西省基础设施部门对整个山西省国民...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投入产出模型 最终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曦 张中华
基于200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通过人力资本挤出效应和集聚效应抑制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创新效应和财政收入结构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西部地区;时期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没有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了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调整以产业结构为核心的供给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强
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放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定,来判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以及这个"挤出效应"是否阻碍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教育支出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园 任毅 李金林 周瑜
文章在测算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第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通过影响市场一体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来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还对周边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基础设施总投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投资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与供应投资对产出具有较大、持久的正影响,时滞也相对较短;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与供应投资对产出的正影响更大,并且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投资也具有较大的正影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效应的这些重要特征,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时机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智鹏
文章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并横向比较现阶段这三类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大小。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负向或者不明显的,可能存在过度投资问题;而信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在统计上都显著为正,回归系数分别为0.05和0.2。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效应 GMM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敬全 祝伟展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城乡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1995—2015年安徽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数据,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弹性系数的范围在1.18至1.22之间且波动明显,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保持在0.335附近,波动幅度较小,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交互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交通类和能源类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7~9年之后会趋向于稳定状态。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状态空间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龙小燕 陈旭 黄亦炫
本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从融资约束角度分析政府债券、融资平台、税收收入、土地出让等因素与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并利用中国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评估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首的融资渠道对基建投资的拉动效应,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融资平台融资规模对基础设施投资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专项债券的政策引导和杠杆效应能够拉动更大规模的基建投资;(2)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力较弱的西部地区,政府债券的投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启
以我国1980—2012年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及城镇化水平等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实证考察了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国有资本、民间资本的投资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均能够显著促进城镇化水平,且民间资本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大;民间资本能够显著提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而国有资本对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国家应继续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甜甜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出口规模和出口复杂度影响的微观机制。基于理论假设,笔者使用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变系数模型检验并比较研究了"金砖四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技术复杂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四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复杂度效应均显著为正,前者由大到小的国家依次为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后者由大到小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巴西、中国和印度;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复杂度效应差异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郗恩崇 徐智鹏 张丹
文章基于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探索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中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各个省份2001~2011年的TFP呈递增趋势,但部分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可能与外部冲击有关;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不显著,而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存在溢出效应。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广义矩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东 汤军
在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和动态面板回归技术,对商品住房价格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评价功能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城市商品住房边际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住房资本化效应并不明显;房价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评价功能受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