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55)
2023(19963)
2022(17304)
2021(16162)
2020(13709)
2019(31643)
2018(31004)
2017(59101)
2016(32263)
2015(36453)
2014(36506)
2013(36121)
2012(33406)
2011(30200)
2010(30382)
2009(28238)
2008(27914)
2007(24663)
2006(21509)
2005(19262)
作者
(94683)
(79420)
(78607)
(75137)
(50342)
(38061)
(35902)
(31022)
(29927)
(28250)
(26793)
(26791)
(25265)
(25140)
(24630)
(24554)
(23756)
(23504)
(22744)
(22700)
(19615)
(19564)
(19227)
(18056)
(17888)
(17594)
(17535)
(17360)
(16147)
(15672)
学科
(145220)
经济(145073)
管理(93262)
(87494)
(72119)
企业(72119)
方法(63547)
数学(55674)
数学方法(54985)
(36247)
(35424)
中国(35171)
(30680)
地方(30347)
业经(29626)
(24758)
贸易(24747)
农业(24040)
(23940)
(23895)
(23017)
财务(22935)
财务管理(22883)
企业财务(21732)
理论(21379)
(20741)
环境(20630)
(20251)
金融(20247)
(19816)
机构
大学(466600)
学院(463836)
(193216)
经济(189165)
管理(180601)
研究(159464)
理学(156202)
理学院(154426)
管理学(151575)
管理学院(150729)
中国(118522)
(98923)
科学(98642)
(88285)
(81181)
(76715)
研究所(73866)
中心(72490)
财经(70672)
业大(69550)
(68258)
(64154)
北京(62624)
(60374)
农业(60186)
师范(59764)
经济学(59021)
(57769)
(54904)
经济学院(53060)
基金
项目(313952)
科学(246021)
基金(228046)
研究(225734)
(199844)
国家(198253)
科学基金(169545)
社会(142277)
社会科(134874)
社会科学(134835)
(121957)
基金项目(120275)
自然(111401)
自然科(108803)
自然科学(108773)
自然科学基金(106816)
教育(104035)
(103255)
资助(95316)
编号(91443)
成果(74063)
重点(70712)
(69358)
(66859)
(64316)
课题(62869)
科研(60656)
创新(60157)
教育部(59203)
国家社会(58716)
期刊
(211559)
经济(211559)
研究(136947)
中国(86207)
学报(75881)
(69304)
(68379)
科学(68028)
管理(65442)
大学(56866)
学学(53556)
教育(47600)
农业(46866)
技术(41306)
(40034)
金融(40034)
财经(34822)
经济研究(34645)
业经(32262)
(29856)
问题(27148)
(24561)
技术经济(24025)
统计(23789)
图书(23611)
(22584)
理论(22021)
(21694)
(21168)
科技(20941)
共检索到687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鹏  
基于2000—2013年东、中、西部(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时间、空间效应。结果表明:2000—2007年基础设施投资对西部区域、中部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有阻碍作用但不显著;2008—2013年对中部有显著阻碍作用,对东部区域、西部区域有阻碍作用但不显著;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数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妍  赵蕾  薛俭  
基于1997-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SYS-GMM和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分布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中倒"U"曲线中的上升阶段,但部分地区存在过度或集中投资的现象;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到: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在前期冲击效应波动较大,但长期影响趋于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侯志强  
本文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以中国30个省域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以铁路和公路为交通基础设施变量,并将公路分为三级分别构建其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从全国看,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占总效应比重的3/4左右。(3)不同地区、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空间差异:ModelⅠ中,公路在三个地区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铁路在中、西部正效应显著但在东部不显著;ModelⅡ中,西部的高速公路、东部和西部的一级公路、东部和中部的二级公路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东部和中部的高速公路表现为不显著的负效应;且三个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对该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均明显大于直接效应。(4)同时验证了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投入等六个变量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协同影响,发现这些要素作用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和区域差异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勇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本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作用,发现: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本存量从总体上看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正向作用,在2001年之后,这种影响变为负向;总体看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本的滞后效应不很明显,但在2001—2008年期间,滞后五期时,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本对GDP的弹性由负转为正。外地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本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从全国范围看存在正向效应,但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存在差异。具体地,外地公路水运资本存量对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始终呈现明显的正向作用,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则由负向效应转向正向效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在1995年之前存在正向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光南  杨子晖  
在通过面板单位根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本文根据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检验了制度、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制度对基础设施产出弹性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度和基础设施都与经济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为正,其产出弹性受制度环境影响;制度因素不仅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还通过影响基础设施产出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制度因素中,"政府规模"和"使用稳健货币的权利"对基础设施产出影响显著为正;"对信贷、劳动力和商业的管制"对基础设施产出影响显著为负;而"法律结构和产权保护"则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显著的正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为应对金融危...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孔群喜  李敦瑞  许贵阳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量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具体构成均对国民生产总值具有较强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正影响且时滞相对较短。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构成了农业生产的瓶颈制约,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献国  
本文将基础设施投资划分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根据永续盘存法估算了中国2003-2015年省级层面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存量,然后将其作为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又明显大于社会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从地区层面,东中西部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但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奇洪  裴雨潇  
文章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模型,运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定量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备建设的确会增进经济提升,但其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卫东  靳祥锋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有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2000—201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构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不同时间段和分区域的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碳排放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前我国仍需重视能源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是未来努力的方向。②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较小和较大的碳排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低,处于中等水平的碳排放水平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③从...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昌友  王遐见  
本文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交通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在1997~2010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为明显,公路建设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依次递减;铁路运输业比公路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高速公路密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约0.034个百分点,铁路密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约0.002个百分点;2001~2010年间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年均带动经济增长0.78个百分点,约为经济增长率的8%。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雪萍  
基于广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历程,在相关研究假设的前提下,选取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主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程度衡量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强有力的贡献作用。因而,要从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来改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从而促进物流基础设施改善,为区域经济增长服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茂林  许召元  胡翠  喻崇武  
本文利用1994~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不同增长阶段中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多种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特征。具体表现为,1994~1999年间,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但较弱的促进作用;2000~2011年间,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2012年以后,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已经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分地区和分类别的基础设施投资也都体现出这一阶段性特征。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应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实际基础设施的能力降低,而且基础设施的直接产出近年来开始下降;二是投资形成固定资本形成的比率显著降低,大量投资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三是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依靠政府的直接投入或大量补助,对民间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较大增加了全社会的资本错配程度。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鲁继通  
本文采用1998~2013年间环渤海五省市的Panel数据,分析FDI、R&D、社会消费与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FDI、R&D与社会消费对北京经济增长都起到显著地推动作用;FDI、R&D与社会消费对天津经济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R&D和社会消费对河北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FDI则缺乏显著性;R&D和社会消费对山东经济增长影响较大,FDI显著相关性不强;FDI和社会消费对辽宁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较明显,R&D与经济增长缺乏相关性。与此同时,FDI、R&D和社会消费对各省市经济的贡献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省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彬  段媛媛  杨丰魁  万荃  
采用1995—2011年份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建模,对我国基础设施分行业投资最优规模以及和最优次序进行研究:从投资最优规模看,政府主导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已达到最优规模,但继续投资对经济增长仍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其中电力和水利行业均未达到各自的最优规模,交通运输行业投资实际规模已经超过最优规模,其边际产出已经为负值;从投资缺口和紧迫程度看,应适度提高电力和水利行业的投资,适度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在保持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大致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提高非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有助于提高整体投资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献国  董杨  
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仅是一项"投资",它还具有"外部溢出"特征,所以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具有短期逆周期调节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还推动经济长期发展。本文以巴罗现代内生增长模型为参考,将基础设施投资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存在最优规模。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我国东、中、西部31个省区市1993—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东、中、西部层面,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最优规模。本文的结论为我国进行合理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一些理论和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