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4)
- 2023(9865)
- 2022(8282)
- 2021(7374)
- 2020(5906)
- 2019(13487)
- 2018(13239)
- 2017(24777)
- 2016(13225)
- 2015(14483)
- 2014(14655)
- 2013(14809)
- 2012(14433)
- 2011(13401)
- 2010(13936)
- 2009(13024)
- 2008(12755)
- 2007(11694)
- 2006(10917)
- 2005(10307)
- 学科
- 济(84079)
- 经济(84022)
- 管理(35343)
- 业(33376)
- 地方(26541)
- 企(24550)
- 企业(24550)
- 中国(22943)
- 方法(22857)
- 数学(20018)
- 数学方法(19878)
- 农(18324)
- 业经(16650)
- 地方经济(16389)
- 学(14234)
- 财(13709)
- 农业(13370)
- 融(12431)
- 金融(12430)
- 发(12190)
- 制(11629)
- 环境(11306)
- 银(11171)
- 银行(11149)
- 行(10935)
- 贸(10700)
- 贸易(10689)
- 易(10117)
- 产业(9123)
- 和(9084)
- 机构
- 学院(201881)
- 大学(200356)
- 济(95874)
- 经济(93980)
- 研究(80805)
- 管理(70801)
- 中国(60934)
- 理学(59035)
- 理学院(58209)
- 管理学(57202)
- 管理学院(56826)
- 科学(46976)
- 京(44145)
- 所(42462)
- 财(42097)
- 研究所(37962)
- 中心(34607)
- 农(33690)
- 财经(32281)
- 江(31636)
- 经济学(30248)
- 北京(29300)
- 经(29077)
- 院(28791)
- 范(28154)
- 师范(27902)
- 经济学院(26746)
- 业大(26692)
- 州(25942)
- 农业(25852)
- 基金
- 项目(123966)
- 科学(97331)
- 研究(90977)
- 基金(88735)
- 家(77838)
- 国家(77182)
- 科学基金(64871)
- 社会(59640)
- 社会科(56601)
- 社会科学(56588)
- 省(48032)
- 基金项目(46203)
- 划(40692)
- 教育(40371)
- 自然(39713)
- 自然科(38757)
- 自然科学(38744)
- 自然科学基金(38030)
- 资助(36405)
- 编号(35397)
- 发(33932)
- 成果(29268)
- 重点(28860)
- 发展(27642)
- 展(27183)
- 部(27138)
- 课题(26260)
- 创(25131)
- 国家社会(25056)
- 创新(23628)
- 期刊
- 济(123738)
- 经济(123738)
- 研究(70669)
- 中国(46375)
- 农(32540)
- 财(31446)
- 管理(29636)
- 学报(29603)
- 科学(28630)
- 融(23080)
- 金融(23080)
- 大学(22576)
- 农业(22202)
- 教育(21472)
- 学学(21368)
- 经济研究(20558)
- 技术(18969)
- 业经(18181)
- 财经(17199)
- 问题(15758)
- 经(15063)
- 贸(12932)
- 国际(12625)
- 技术经济(12273)
- 世界(11800)
- 业(11757)
- 统计(10011)
- 商业(9957)
- 经济问题(9891)
- 现代(9784)
共检索到336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骆许蓓
西部地区发展对中国经济均衡增长作用重大 ,本文应用静态比较均衡模型 ,着重讨论“需求拉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 ,定义“国内调整需求”为贸易伙伴省份“进口需求”的加权总和 ,论证其作为市场接近性 (Marketaccessibility)衡量标准的优越性 ;然后 ,分析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强调基础设施改善降低运输成本 ,增加伙伴省份需求对本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阐明改善交通运输枢纽省份基础设施对增加内陆地区市场接近性的重要作用。模拟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 ,如Fujita等的经济中心浮现理论 (Emergenceofeconomiccenters)所预言 ,改善中部交通运输枢纽省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宏亮
根据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结合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功能定位,通过AHP模型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四个维度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菁文 范剑勇
本文探讨公路通过区际贸易路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背后机制。利用《2012年中国31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其他相关数据,估算出以地级行政单位为主体的城市间贸易金额和贸易重量,从中总结中国内需市场特点:(1)在国内贸易大循环中,500公里以内集中了81.3%贸易金额和74.9%贸易重量;(2)城市的经济潜力分布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逐渐衰减的圈层结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处于核心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出公路通过区际贸易路径对城市贸易水平、产业发展发挥作用的两种机制。机制一是修建公路,缩短了城市间公路距离,能够增加城市间贸易量,提升城市经济潜力,进而提高不同产业雇用人数和产值。机制二是修建公路,增加了城市内部公路存量,重量价值比更高的产业运输成本下降更多,它们将向其他城市输出更多商品,雇用人数和产值也会得到更大程度提升。本文发现对于制定畅通国内大循环、激发内需潜力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公路 区际贸易 经济潜力 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兆升 范精明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杨兆升,范精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两者内。在的联系,对于制定合理可行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洪涛 李红昌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经济、社会、历史的原因和自然、地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致使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其中一部分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文化处于落后状态,部分群众缺乏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即没有解决温饱。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统计:1994年,我国农村约有8000万绝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西部11省区,共计21个贫困片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分布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通过从1994年开始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准公共性与投资主体多元化南开大学交通经济研究所王燕一、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尽管其中几多波折,但经济规模扩大和结构演进速度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GDP总值从1980年4518亿元到1995年的58...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辉 孟祥菁 叶波
对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微观方面,基础设施投资通过降低企业成本以及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而提高生产效率;宏观方面,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影响企业选址,促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化而提高整个城市生产效率。已有对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结论并不一致,可能原因为:其他相关政策配备的状况、区域发展积累的水平和投资阶段的不同。因此,基础设施投资需要与区域工业发展、市场效率等相协调才能实现区域发展。通过对京九铁路投资对沿线地区发展的实证分析也验证了这一假设,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基于中国11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所涉及的87个地级市的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可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交通运输发展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上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公路运输的发展在西南贫困地区和中部贫困地区的促进效果比在西北地区好。航空运输对中部贫困地区和西北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普通铁路则因为在贫困地区的发展优势不明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江 李郸
本文基于1994~2009年广东省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总产出弹性为0.347,且珠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要高于非珠三角地区。同时,通过对东、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差异进行对比,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是有效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薛婧 周绍杰
基于200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和全局莫兰指数等分析各类交通与通信基础设施的规模演变及地区差距,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各层级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稳步扩张,通信基础设施中移动电话交换机和光缆规模持续增长,固定电话交换机规模缩减;交通基础设施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地区差距较大且未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与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显著,其中铁路里程增加与高铁开通对邻近地区具有正向溢出。中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仍具经济意义,其经济效应未被通信基础设施超越,且通信基础设施的经济贡献与技术更新有关。应全面完善各层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进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覆盖,未来应重视交通与通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衔接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康继军 郭蒙 傅蕴英
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对减少贫困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关注对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较少就交通基础设施如何通过改善城乡收入差距来减少贫困的机制及效果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运输业发展能够显著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级经验数据,本文建立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和公路运输业可以明显改善城乡收入差距,而对于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和铁路运输业,只有当其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显著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以减少贫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新民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个行业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为此,文章在全面了解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 难题 改善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康
交通运输业是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基础支撑,具有明显的先导地位,建设上的适当超前是其客观规律。从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角度看,交通基础设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垄断性和鲜明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要求综合优化。从投资和财务会计管理方面认识,交通运输行业应实行多元化筹资,向公共财政规范形式靠近来运用资金,资金管理要强化绩效导向,创新财务会计管理。公共财政有必要继续支持交通运输业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既包括投入,也包括"花钱买机制"。要有意识地促进顶层规划、通盘统筹设计水平的提高,积极研讨多种政策工具的改进和优化组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曲创 李曦萌
我国不同地区间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存在较大的双重差异,这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本地经济活动的实际作用变得复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作用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作用已不明显,但对于西部地区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中部地区只有货物运输的作用明显,表明单纯向外部地区提供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向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活动质量和整体发展水平转变。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作用 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