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7)
2023(11092)
2022(9446)
2021(8387)
2020(7244)
2019(16563)
2018(16045)
2017(31206)
2016(17263)
2015(19270)
2014(19130)
2013(19214)
2012(17999)
2011(16322)
2010(16360)
2009(15273)
2008(15284)
2007(13801)
2006(11779)
2005(10246)
作者
(53644)
(44965)
(44964)
(42528)
(28495)
(21890)
(20349)
(17746)
(16910)
(15738)
(15253)
(14952)
(14262)
(14254)
(14132)
(14063)
(13907)
(13317)
(13114)
(12843)
(11443)
(11128)
(10748)
(10359)
(10162)
(9951)
(9887)
(9841)
(9067)
(9053)
学科
(77073)
经济(76987)
管理(50176)
(47952)
方法(39509)
(38163)
企业(38163)
数学(35916)
数学方法(35681)
中国(20654)
(20256)
(19176)
地方(15564)
(15381)
贸易(15381)
(15286)
(14894)
业经(14520)
(13068)
财务(13054)
财务管理(13022)
农业(13010)
(12483)
企业财务(12403)
环境(11457)
技术(10514)
(10514)
金融(10512)
(10507)
银行(10454)
机构
大学(259095)
学院(256339)
(106814)
经济(104597)
管理(98800)
研究(86961)
理学(86517)
理学院(85501)
管理学(84172)
管理学院(83704)
中国(63112)
科学(55660)
(53607)
(51242)
(47563)
(44825)
业大(43575)
农业(41227)
研究所(41163)
中心(40342)
财经(39144)
(37366)
(35735)
经济学(33883)
北京(32962)
(32035)
师范(31573)
经济学院(31114)
(30970)
(29559)
基金
项目(178602)
科学(140116)
基金(131942)
研究(121594)
(117878)
国家(116947)
科学基金(99431)
社会(79430)
社会科(75511)
社会科学(75484)
基金项目(71005)
(69110)
自然(66869)
自然科(65401)
自然科学(65374)
自然科学基金(64245)
(59586)
教育(55992)
资助(53467)
编号(46508)
重点(40632)
(39933)
(37971)
(36937)
成果(36268)
科研(35358)
计划(34954)
创新(34663)
教育部(33820)
国家社会(33536)
期刊
(107941)
经济(107941)
研究(69922)
学报(47644)
(44184)
中国(42740)
科学(41094)
(37033)
大学(34450)
学学(33095)
管理(31689)
农业(29316)
(21293)
金融(21293)
财经(19760)
教育(19321)
技术(19231)
经济研究(18101)
业经(17201)
(16876)
问题(16675)
(16200)
(13491)
技术经济(13030)
商业(12552)
(12538)
统计(12275)
科技(11900)
业大(11888)
(11513)
共检索到357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柳思维  吴忠才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文献,发现其较少涉及细分产业或行业,尚未发现基础设施对商业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文献。设计了城市能源系统、城市通讯系统、城市文教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四个影响城市商圈的变量,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城市商圈的发展影响显著,但各变量对城市商圈的影响程度不一,影响最大的为城市文教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高等学校在校生、高等学校教职工、公共汽(电)车运营数对城市商圈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5317、0.4910和0.4185。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时节  周俐  景政基  
旨在从分类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出发,进一步研究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程度,以便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或贡献程度来引导各级政府在制定基础设施规划时有所侧重,并对在投资计划中合理划分各类基础设施的比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利用全国和重庆市的各分类基础设施投资统计数据对其与城市化进程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晓丽  李坤望  
自1997年以来我国实施了6次铁路提速,本文将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高的一次自然实验,选取7条铁路干线作为铁路提速的代表,使用倍差法考察了其对沿途站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个提速期间,相对于未提速城市,铁路提速促使沿途站点城市人口规模增加了35.2%。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铁路提速对提速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促进作用仅在长期显著;铁路提速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萌   梁树广   赵斌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法、Markov链刻画其区域差异和演变态势,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区域差异看,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相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更大,但总体上两者区域差异不断下降,且差异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从演变趋势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发展状态较为稳定,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状态转移速度更快,流动性更强;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政府公共服务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该促增效应在东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俊强  李大胜  
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面板协整检验方法可以克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宏观数据时间跨度小的不足,提高实证研究的可靠性。面板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以及非基础设施物质资本存量的面板序列均是非平稳的;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正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陶志梅  孙钰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其各组成部分相互依赖,形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系统,共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环境状况的改善。本文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系统相互依赖性入手,构建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系统和子系统供给效益VAR模型,分析基础设施供给效益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发现,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城市发展具有长期、持续影响;基础设施子系统存量及相互依赖性影响其供给效益。以北京为例,北京邮政电信设施供给会对其他子系统供给产生推动作用;能源设施供给水平提升会明显改善城市发展水平;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和能源设施供给存在较强的相互依赖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启  
本文利用1998年至2007年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来研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交通、能源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果显著地提高了企业技术效率。基础设施建设对不同规模、区域、国别以及所有制形式企业的技术效率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对中西部企业技术效率促进作用比对东部省份企业的大;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果对港澳台和外商企业技术效率积极影响较大;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果对国有、集体企业比对私营所有制企业的技术效率正向作用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芳  钱勇  柳士强  
文章通过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说明了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指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释放原有农业经济的生产潜力,而不能引致新产量的增加。同时,通过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方式的分析,说明了在加强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应开发新的融资手段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晨  刘军  郑义  
文章基于中国2007年省级层面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规模经济、人力资本以及FDI等要素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揭示的产业集聚影响因子,诸如运输成本(交通基础设施、洲际区位)、规模经济、人力资源禀赋等因素得到验证,同时我们发现FDI也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强  
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放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定,来判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以及这个"挤出效应"是否阻碍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杨晨  
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会通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空间布局以及重塑企业内外部网络关系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体系各节点之间的联系,推动城市规模分布向多中心和分散化发展,最终促进城市体系网络化发展;各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相邻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单中心程度和集聚程度的提高,会对本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造成"虹吸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伦盛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方法,分别对我国省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科技发展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投融资效率的提高;剔除环境、误差因素,我国各省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的影响;投资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因此,建议通过拓宽融资途径,扩大中、西部地区各省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规模来提高融资规模效率,通过提高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和技术水平来提高投资纯技术效率,同时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与科技发展水平来改善投融资环境从而促进投融资效率的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志慧  何昌磊  
中国创新驱动正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提升创新质量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文章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创新质量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宽带中国”示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质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强人才集聚、提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强化政府战略引领等途径促进了城市创新质量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长江经济带一般城市和上游、中游地区的创新质量提升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英杰  吕拉昌  
以中国2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至2018年数据,以2010年为阶段分界点划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演化阶段,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采用2010、2018年数据分析创新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解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在1995至2010年为初步发展阶段,2010年之后为快速增长阶段;(2)创新基础设施空间分布不均匀,符合胡焕庸线的分布规律,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是东部核心区,其中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分布整体呈"H"型,科教基础设施从北京为单核心演变到北京、上海双核突出,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形成北京- 天津、上海- 杭州、广州- 深圳的双核心共生结构;(3)创新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具有一定集聚现象但集聚度较低,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及个别省份的发达城市;(4)总体上,财政政策和创新企业对创新基础设施影响最大,其次是创新人才和金融发展水平。由此提出未来中国城市创新基础设施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创新资金投入和扩大对外创新开放程度,营造活跃的创新环境以及完善创新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孔群喜  李敦瑞  许贵阳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量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具体构成均对国民生产总值具有较强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正影响且时滞相对较短。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构成了农业生产的瓶颈制约,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