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2)
- 2023(14198)
- 2022(11677)
- 2021(10718)
- 2020(8857)
- 2019(20088)
- 2018(19001)
- 2017(35753)
- 2016(19319)
- 2015(21108)
- 2014(20167)
- 2013(20249)
- 2012(18750)
- 2011(16909)
- 2010(16641)
- 2009(15158)
- 2008(14999)
- 2007(12879)
- 2006(10973)
- 2005(9904)
- 学科
- 济(83101)
- 经济(83018)
- 管理(54701)
- 业(53300)
- 方法(41938)
- 企(40593)
- 企业(40593)
- 数学(38462)
- 数学方法(38205)
- 中国(24888)
- 农(23773)
- 财(22896)
- 贸(22133)
- 贸易(22122)
- 易(21704)
- 业经(16325)
- 学(15370)
- 制(15017)
- 农业(14632)
- 出(13781)
- 务(13528)
- 银(13518)
- 财务(13514)
- 财务管理(13488)
- 银行(13478)
- 融(13265)
- 金融(13265)
- 企业财务(12957)
- 行(12900)
- 地方(12800)
- 机构
- 大学(278219)
- 学院(273543)
- 济(124645)
- 经济(122758)
- 管理(105151)
- 研究(98338)
- 理学(92219)
- 理学院(91232)
- 管理学(89902)
- 管理学院(89416)
- 中国(75207)
- 科学(58624)
- 京(57779)
- 财(55600)
- 农(52389)
- 所(49430)
- 财经(45664)
- 研究所(45451)
- 中心(44614)
- 业大(43471)
- 经(42157)
- 农业(41915)
- 经济学(41140)
- 经济学院(37529)
- 江(37476)
- 北京(36146)
- 院(35349)
- 财经大学(34581)
- 范(32461)
- 师范(31989)
- 基金
- 项目(193524)
- 科学(153643)
- 基金(146805)
- 研究(134004)
- 家(131802)
- 国家(130812)
- 科学基金(111128)
- 社会(90832)
- 社会科(86763)
- 社会科学(86741)
- 基金项目(76550)
- 自然(72312)
- 自然科(70811)
- 自然科学(70787)
- 省(70754)
- 自然科学基金(69617)
- 划(61654)
- 教育(60637)
- 资助(60273)
- 编号(49069)
- 部(44810)
- 重点(44192)
- 发(40860)
- 国家社会(40572)
- 创(40410)
- 成果(38861)
- 教育部(38419)
- 科研(38219)
- 创新(38030)
- 人文(36573)
共检索到395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淑琴 邹志文 邵宇佳 王江杭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速器",但其能否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增质器"值得探讨。本文在异质性框架下探析了中国31个省市区2006—2015年基础设施与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经济联系,探究了区域经济地理特征约束下,交通、能源、信息三大经济性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现实图景。基准回归揭示了基础设施禀赋建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引致效益与跃升路径,回归结果呈现出种类非对称性和空间非对称性的双元异质性特征。门槛回归进一步阐释了经济性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门槛效应关联,特定基础设施水平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锁定"显著。厘清两者的经济联系,有利于破局当前中国价值链贸易低端锁定,缓解贸易价值跃升的契约羁束,挖掘区域经济地理禀赋,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丽华 诸鑫哲
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因果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通过缓解供需双侧信息摩擦推动企业出口质量升级,通过劳动力配置效应、需求信息传递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对国有企业、多产品出口企业、多市场出口企业和一般贸易产品的贸易质量具有更强影响。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地区数字政府建设将放大数字基础设施的出口质量提升效应。上述结论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对推进我国“数字强贸”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信息摩擦 产品质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梦婷 鲍子文
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件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论证。日趋严峻的国际形势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那么,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能否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本文首先从信息基础设施与融合基础设施两个维度对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全面准确刻画了数字基础设施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融合应用情况,然后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系统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该结论在独立样本(2016—2020年)、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始终成立;机制探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便利了要素流通和降低了交易成本,是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效应的两个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促进效应在非国有、融资约束水平较低及位于外围城市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本文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更好地规划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晓娜 兰宜生
本文采用高度细化的出口贸易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产能过剩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的同质化水平越高,则产能过剩对出口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越大。进一步分析,企业生产率越低,产能过剩对出口产品质量的负面效应越大;产能过剩对本土企业和低端产品的质量抑制效应要显著高于外资企业和高端产品。因此,应对不同性质的产品和企业应采取差异化的去产能政策。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出口质量 同质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明明 杜鹏飞 方紫意
出口产品质量事关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及企业国际竞争力,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变革着外贸企业的生产函数和要素组合,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化视角,通过手工整理计算2012-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与同期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延长生产迂回长度、深化分工网络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先进技术外溢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充足资源投入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高级劳动力条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本文首次测算了中国企业层面出口产品质量,并提炼了相关典型化事实。结论发现:由于持续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质量总体水平上升;质量升级效应主要发生在第二年;产品质量越高,出口持续时间越长、广度越大;由于生产低质量产品企业的大量进入,本土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下降,与外资企业差距扩大;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出口稳定性、持续时间、广度均劣于外资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成为本土企业出口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
企业 质量 测算 事实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冬冬 杨德彬 苏理梅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同时,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呈"U"型,目前我国仍处于拐点的左侧,即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不利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同时,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在污染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而在清洁行业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呈"U"型;并且,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质量影响也会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质量升级 中国出口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文革 耿景珠 杜明威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为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表征,并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愈发深远的影响。研究使用中国2000—2014年行业层面的机器人应用数据、企业层面的机器人进口数据以及中国企业和产品层面的两类微观数据,检验工业机器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企业和产品层面的实证结果均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在考虑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样本选择偏误及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进口工业机器人的准自然实验同样稳健,且促进效应随引进时间递增。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和劳动要素升级三个渠道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以质量为抓手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灿雷 王永进 李宏兵
在对外贸易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中国出口企业间的产品质量却日益分化。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结合相关分解方法验证了出口产品内的质量分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出口产品质量分化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产品内的质量分化整体上加剧了中国的工资不平等。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产品质量分化一方面通过技能溢价机制扩大了高低技能群体间的工资差距,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利润分享机制扩大了残差工资不平等、企业间工资不平等以及高技能群体内
关键词:
出口 产品质量 质量分化 工资不平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健 张洪胜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2000—2009年的合并数据,研究了城市集群商业信用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集群商业信用对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中体现在促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上。具体机制是集群商业信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控制集群企业数目和集聚程度后,结论保持稳健。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依据企业是否更换经营地点构造拟自然实验检验都证实了本文的基本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应重视集群商业信用等非正规融资在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方面的关键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晓亮
文章将金融科技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并采用2011~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与海关贸易合并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优化信息匹配是金融科技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个可能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科技对一般贸易企业、民营企业、中等规模企业出口产品,以及出口企业旧产品和核心产品的质量提升作用尤为明显。对企业内部影响的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有利于降低企业内产品质量分散度,从而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文章结论对于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加速推进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喻美辞 蔡宏波
本文基于出口产品"质"的视角,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出口产品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显著提升了劳动力技能溢价,这种提升效应在高技术行业更为明显;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主要通过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改善企业利润和绩效等机制提升技能溢价,但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技能溢价的产品价格机制未得到验证;技能溢价与高技能劳动力供给之间呈倒"U"型关系。因此,为防止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加剧技能工资不平等,需要采取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增加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完善与高质量外贸发展相适应的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等措施。
关键词:
出口 产品质量 技能溢价 技能工资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铎 陈和 李文宇
运用2002~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产业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对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一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则最小。因此,要推动中国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进而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在于,如何促进中国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及区域间产业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出口产品质量 外贸发展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