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4)
2023(16221)
2022(13739)
2021(12615)
2020(10434)
2019(23906)
2018(23616)
2017(44786)
2016(24338)
2015(27458)
2014(27687)
2013(27770)
2012(26473)
2011(24233)
2010(24919)
2009(23492)
2008(23449)
2007(21674)
2006(19591)
2005(18306)
作者
(73495)
(62333)
(61829)
(58768)
(39196)
(29847)
(27942)
(24135)
(23482)
(22253)
(21506)
(20580)
(20074)
(19830)
(19596)
(19141)
(18443)
(18251)
(17932)
(17899)
(15877)
(15637)
(15158)
(14237)
(14111)
(14048)
(13963)
(13725)
(12745)
(12440)
学科
(122099)
经济(121961)
(72502)
管理(68022)
(51892)
(49305)
企业(49305)
方法(40124)
数学(34784)
数学方法(34506)
农业(34452)
中国(33504)
地方(31162)
业经(29405)
(26823)
(25917)
(22878)
(19545)
贸易(19532)
(19505)
银行(19463)
(18902)
金融(18898)
(18844)
(18769)
(18413)
(17877)
环境(17250)
地方经济(16781)
技术(15609)
机构
学院(364117)
大学(360691)
(160743)
经济(157344)
管理(133495)
研究(133414)
理学(112727)
理学院(111393)
管理学(109682)
管理学院(109002)
中国(103364)
科学(79170)
(77438)
(77344)
(74199)
(69501)
研究所(62117)
中心(61040)
农业(59587)
(59062)
业大(56976)
财经(56639)
(51022)
北京(49344)
经济学(49167)
(48479)
师范(48033)
(46540)
(46068)
(44448)
基金
项目(228339)
科学(178726)
研究(170088)
基金(163287)
(141977)
国家(140661)
科学基金(118754)
社会(109405)
社会科(103309)
社会科学(103280)
(91246)
基金项目(86218)
教育(76478)
(75504)
自然(73043)
自然科(71223)
自然科学(71196)
自然科学基金(69923)
编号(69854)
资助(65640)
成果(57936)
(55117)
重点(51895)
(50986)
课题(49262)
(47237)
(45597)
国家社会(45212)
发展(44633)
创新(44288)
期刊
(199377)
经济(199377)
研究(115418)
中国(83946)
(78896)
(57771)
学报(57363)
科学(53474)
农业(52989)
管理(48900)
大学(44118)
学学(41832)
(41067)
金融(41067)
教育(38829)
业经(34866)
技术(32151)
经济研究(30122)
财经(28983)
问题(26477)
(26326)
(25031)
世界(20343)
技术经济(19809)
(19468)
(18955)
经济问题(17656)
农村(16990)
(16990)
现代(16777)
共检索到582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鞠晴江  庞敏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能源等)和社会基础设施(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两大类别。本文运用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道路、电力、通讯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我国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以及农民人均收入均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基础设施发展在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增长中都存在规模经济效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教育基础设施的作用最显著,而道路、电力和通讯设施的作用则各有侧重。因此西部地区应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资,并结合本地发展实际,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升  
通过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协调度模型,对全国31个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东部往西部呈现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也相对较高;从协调度所属的等级来看,呈现明显的"哑铃"状,属于优质协调的省份和属于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多,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清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天津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投资结构角度来看,流通与加工制造两大类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高;从融资结构角度来看,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流通与加工制造类重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构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资金体系,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通过自筹资金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伦武  
本文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为基础,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描述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表明: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阻碍了农村经济增长。因此,应把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保持农村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政府应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城市化进程显著,同时农村的发展也有了很好的环境,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根据我国的有关要求,农村的快速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关键之处,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发展的关注程度,促进城乡差距的减少,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农村现在的发展情况,突出说明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希望对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新的建议,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君  周林  
近年来,国家提出加快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建设城市的同时也注重农村建设,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建设,实现农村和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回顾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关变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寻找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采用1994~2010年的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得出农村基础设施在交通方面的投资收益率最大,效果最好,而在能源方面的投资收益率最小,效果最差;然后结合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找出最优投资组合,根据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政策目标,测算出在最优投资组合下2018年将达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欣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探讨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2004年辽宁省63个县区的相关数据,描述了县域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而实证分析了县域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后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解决县域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君楠  郑少锋  
农业基础设施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内在关系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大多是局限于农业基础设施及机构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关于两者之间内在的变化机理关系研究不是很多。采用1980-2009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对数据更为合理的处理,运用协整理论分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GDP之间的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GDP短期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但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丛磊  张洪瑞  李洋  
本文深入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农村、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借助多要素生产函数模型,对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程度和结构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还计算出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内部各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  石倩  黄馨  
本文运用198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正相关;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密度的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却与经济类和社会类基础设施投资负相关。经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经济类和社会类基础设施)是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密度的Granger原因,方差分解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捷,陈皓  
本文讨论金融基础设施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一个动态均衡模型,证明了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对于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金融结构变迁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这一理论模型导出的结论对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韩光远  江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凤君  
基础设施及其所形成的环境是人类自己营造的基础物质环境之一 ,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方面系统阐述了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基础设施的引导与从属功能、带状经济的激发器和助推器等观点 ,分析了基础设施在改善生产环境与效率、空间经济集聚与扩散中的作用 ,以及基础设施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同时归纳总结了我国国土范围内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走廊的基本概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宠   郭明君   何理  
随着中国政府全面推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其在全国层面集聚产生的作用愈发不可忽视。在理论分析中充分考虑城市之间协同创新、要素流动和贸易网络的特征,将互联网基础设施密度纳入多城市空间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大尺度空间中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具有本地效应,互联网基础设施集聚也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集聚产生的效果主要通过区域创新溢出、区域市场一体化和缓解劳动力在空间中的错配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