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9)
- 2023(16958)
- 2022(14490)
- 2021(13600)
- 2020(11457)
- 2019(26282)
- 2018(25907)
- 2017(49663)
- 2016(27146)
- 2015(29961)
- 2014(29549)
- 2013(29383)
- 2012(26900)
- 2011(24491)
- 2010(24161)
- 2009(22456)
- 2008(22014)
- 2007(19182)
- 2006(16807)
- 2005(15043)
- 学科
- 济(105468)
- 经济(105321)
- 管理(79473)
- 业(73566)
- 企(60804)
- 企业(60804)
- 方法(47871)
- 数学(41786)
- 数学方法(41387)
- 中国(30348)
- 财(29551)
- 农(28922)
- 制(24159)
- 业经(23766)
- 学(22818)
- 贸(21501)
- 贸易(21491)
- 易(20964)
- 农业(18930)
- 地方(18639)
- 务(17928)
- 财务(17858)
- 财务管理(17827)
- 银(17584)
- 银行(17517)
- 环境(17237)
- 企业财务(16902)
- 行(16691)
- 体(16662)
- 技术(16435)
- 机构
- 大学(386037)
- 学院(381036)
- 济(157346)
- 经济(154224)
- 管理(148763)
- 研究(133972)
- 理学(129309)
- 理学院(127844)
- 管理学(125790)
- 管理学院(125115)
- 中国(99945)
- 科学(82758)
- 京(82630)
- 财(72386)
- 所(67722)
- 农(67621)
- 研究所(62089)
- 业大(60295)
- 中心(59261)
- 财经(57941)
- 江(53896)
- 农业(53378)
- 经(52901)
- 北京(52476)
- 范(48674)
- 经济学(48215)
- 院(48160)
- 师范(48111)
- 经济学院(43433)
- 财经大学(43311)
- 基金
- 项目(264319)
- 科学(207279)
- 基金(193574)
- 研究(189033)
- 家(171410)
- 国家(170058)
- 科学基金(144353)
- 社会(121119)
- 社会科(114839)
- 社会科学(114809)
- 基金项目(102798)
- 省(100731)
- 自然(94432)
- 自然科(92197)
- 自然科学(92168)
- 自然科学基金(90544)
- 划(86333)
- 教育(85896)
- 资助(79289)
- 编号(74706)
- 成果(60628)
- 重点(59673)
- 部(59107)
- 发(55699)
- 创(55046)
- 课题(51667)
- 创新(51531)
- 科研(50759)
- 国家社会(50724)
- 教育部(50426)
- 期刊
- 济(168332)
- 经济(168332)
- 研究(113687)
- 中国(73281)
- 学报(66783)
- 农(61310)
- 科学(59419)
- 财(54985)
- 管理(53894)
- 大学(50013)
- 学学(47343)
- 农业(42044)
- 教育(38908)
- 融(32480)
- 金融(32480)
- 技术(29886)
- 财经(28712)
- 经济研究(27937)
- 业经(26098)
- 经(24570)
- 业(22277)
- 问题(22177)
- 科技(19244)
- 版(18844)
- 贸(18415)
- 理论(17661)
- 技术经济(17617)
- 图书(17359)
- 业大(17221)
- 世界(16729)
共检索到556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艳艳 张光南
本文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准公共品性质、内生性和效率问题,基于生产函数一般均衡模型,采用中国2002~2010年30省市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和非径向非角度动态DEA方法以及松弛量分解,实证检验基础设施供给与效率对"中国制造"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用地区投入产出表测算的基础设施行业供给对制造业具有显著的产出促进作用,基础设施与其他私有部门具有产出和就业互补性,但资本效应不确定。为控制模型内生性,本文加入清代驿站工具变量,发现基础设施行业完全供给效应大于直接供给效应。从基础设施细分行业来看,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增长具有正向效应,但通讯基础设施的作用并不显著。基础设施供给效应不仅取决于自身行业效率...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行业效率 供给效率 制造业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吉亚辉 文静
选取1999—2013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将1999—2013年分为3个时间段,从动态层面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为正相关影响,且影响程度在降低。此外,各地区应注重加强与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以促进制造业合理发展与集聚。同时,应该加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集聚 空间分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红祥 王业斌 王旦 贺正楚
使用2000-2016年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数据,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存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大于铁路,一级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低等级公路建设越多越不利于制造业集聚,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交通基础设施对市场化程度越高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促进作用越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翔 马皓巍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能够产生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虽然已被理论和实证研究广泛证实,但现有研究鲜有关注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参与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本文着重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视角,探讨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因素,从而拓展和深化有关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在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可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探寻促进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的更好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指标构建上,本文还尝试突破现有文献构建指标的不足,创新性地从企业层面构建能够更好地反映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科学指标。研究结果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而迈向高水平开放的关键阶段,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关键词: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戴翔 马皓巍 杨双至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以及Tobit广义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该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现实效应,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之间,均表现出差别化的作用力;制造业企业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主要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筱乐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政府进行投资的主要领域,也是政府调控的重要方式。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 服务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筱乐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政府进行投资的主要领域,也是政府调控的重要方式。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 服务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包群 郝腾
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一国制造业价值链位置的重要因素。运用《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分析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改善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并且促进其在价值链中的前向参与和后向参与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主要通过国际技术溢出与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产生影响,而且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提升作用依次递减,契约环境良好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因此,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时,要充分意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制造业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交通运输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建设,借助交通枢纽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分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耿纯 赵艳朋
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城市层面的相关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新建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影响。通过考察2000-2007年年份-城市-行业层面的新建企业数目,本文负二项回归的结果表明,虽然交通基础设施对新建制造业企业选址在整体上有正向影响,但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所得税和增值税贡献大的企业选址影响不显著,而对上述各方面表现落后的企业的选址决策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无论使用公路里程、公路密度还是公路质量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衡量指标,或是放松对企业表现水平的衡量标准,都十分稳健。究其原因,与差企业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带给好企业的成本下降小,竞争效应大,因此其总体影响不显著。差企业市场整合能力弱、受地域界限影响大,因而其选址更依赖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根据本文结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仅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吸引到好企业,还需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综合配套等其他因素,以实现提升生产率、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
本文从历史与实证的角度 ,以中国改革开放 2 0年的实践为案例 ,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测算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方向及程度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制造业发展 定量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帅 银成钺 张宁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者的关系受到一系列东道国区域发展因素的影响。从区域交通发展水平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视角出发,利用2006~2015年中国21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对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作用因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的区间效应,表现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时,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当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突破门槛值后,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变强。此外,考虑到区域差异性后发现,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强度具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从而提升二者正向关系的幅度最大,中部地区最小,东部地区居中。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新梅 沈力 张凤茜
以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放松规制改革为背景,应用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放松规制影响企业效率的概念模型。以1999-2006年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和分层线性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放松规制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揭示了行业市场结构和所有权结构两个变量的中介作用,为放松规制改革实践提出了一些启发。
关键词:
放松规制 市场结构 所有权结构 企业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奕 孙春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当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凸显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且已经成为我国最受瞩目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这一背景下,基于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供给情况作为研究方向,通过线性分析等方法,考察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供给与需求间均衡的大致趋势。在分析造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存在的供需失衡原因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的资金供求平衡以及投融资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钞小静 廉园梅 罗鎏锴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由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数字型基础设施,具有与制造业发展融合相长的最佳结合点。立足于制造业全产业链条,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匹配"三个环节阐释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并基于2004—2018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爬虫数据和手工收集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对高效率制造业的正向影响更加强烈;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城市群内部城市、高技术行业、高数字化行业和成长期企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强烈;在作用机制方面,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升级生产制造、改善市场匹配两条渠道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钜强 赵永亮
本研究通过构建制造业区位选择分布模型,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型指标——市场获得,并实证测算了我国省份层面的多层次市场空间;我国阶梯型市场获得的区域分布在近20年内并没有收敛趋势;通过拟合企业区位投资的泊松分布,利用1995—2007期间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区位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中间品和最终品市场获得从不同层面构成了企业区位差异选择的动因,中间品市场获得对西部地区的重要性更大,在东部企业投资更注重最终品市场获得;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克服自然壁垒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作用显著,其边际贡献率在东西部也存在差异,因而交通基础投资应在科学决策和区域协调下注重结构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