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4)
2023(5612)
2022(4747)
2021(4314)
2020(3744)
2019(8160)
2018(7999)
2017(16186)
2016(8782)
2015(9268)
2014(9320)
2013(9438)
2012(9106)
2011(8224)
2010(8341)
2009(7467)
2008(7657)
2007(7118)
2006(5988)
2005(5469)
作者
(26531)
(22053)
(21592)
(20982)
(13916)
(10577)
(9976)
(8421)
(8244)
(8020)
(7534)
(7308)
(7238)
(7184)
(6979)
(6890)
(6557)
(6449)
(6391)
(6204)
(5563)
(5496)
(5402)
(5016)
(4990)
(4990)
(4881)
(4694)
(4602)
(4469)
学科
(39563)
经济(39527)
(23247)
管理(21514)
(18592)
企业(18592)
方法(15454)
数学(12931)
数学方法(12787)
(10211)
业经(9769)
中国(9517)
地方(9194)
产业(9181)
(8471)
(8407)
(7838)
技术(6763)
农业(6653)
(6580)
贸易(6579)
(6547)
金融(6547)
(6370)
(6322)
银行(6300)
结构(6132)
(6047)
理论(5733)
地方经济(5645)
机构
学院(125695)
大学(125551)
(55812)
经济(54748)
研究(48260)
管理(46323)
理学(39798)
理学院(39333)
管理学(38716)
管理学院(38472)
中国(34169)
科学(29078)
(26793)
(25454)
(24651)
(24385)
研究所(23209)
中心(21395)
业大(19717)
财经(19622)
农业(19376)
(18970)
(17818)
经济学(17573)
(17251)
北京(17104)
(16142)
师范(15934)
经济学院(15895)
(15207)
基金
项目(85115)
科学(66920)
基金(61583)
研究(60663)
(55222)
国家(54813)
科学基金(45811)
社会(39188)
社会科(37353)
社会科学(37345)
(33378)
基金项目(32285)
自然(29228)
自然科(28553)
(28544)
自然科学(28542)
自然科学基金(28073)
教育(26747)
资助(25362)
编号(22721)
(20098)
重点(19867)
(19079)
成果(18778)
(18314)
创新(17185)
(17129)
国家社会(16728)
课题(16623)
计划(16243)
期刊
(61694)
经济(61694)
研究(37931)
中国(24753)
(22444)
学报(21927)
科学(19658)
(18494)
管理(18002)
大学(16095)
农业(15379)
学学(15363)
教育(12325)
(12156)
金融(12156)
经济研究(10431)
业经(9966)
财经(9935)
技术(9836)
(8815)
(8669)
问题(8462)
(6891)
科技(6557)
技术经济(6471)
国际(6306)
世界(6303)
商业(6134)
(6048)
统计(5903)
共检索到189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茹玉骢  
本文在垄断竞争模型中讨论了地区基础设施供给与产业比较优势的关系,本文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对产业比较优势的影响不仅受到地区基础设施供给数量的影响,也与产业的基础设施使用密集度密切相关。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1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的完全消耗系数刻画了制造业6类基础设施的密集使用度,并基于2005-2011年30个地区17个制造业数据对相关命题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电信、教育、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供给增加,对于相应基础设施密集使用产业的比较优势影响显著为正,而道路、电力基础设施对于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类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漫天  
笔者依据1984年~2007年中国工业各行业的数据,检验了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等对我国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不明显;电力基础设施增长率对于制造业各类行业的比较优势的提升则相当重要,尤其是对于资本品和重工业中间产品行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丹  王永进  
本文在异质性厂商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了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比较优势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会在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的地区出口较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运用中国2007年29个省份20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借鉴Rajan和Zingales(1998)的模型方法,对该命题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地区,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出口较多,这一结论不受控制变量、不同样本及内生性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和煤炭资源禀赋对地区出口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的分析对于我国优化出口结构,促进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静  张宏海  
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产业成长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未得到有效缓解,投资不足与低效是供给水平低下是一个重要的诱因。文章基于1981—2014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时间序列数据,对各类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及效率进行测度和检验,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静  张宏海  
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产业成长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未得到有效缓解,投资不足与低效是供给水平低下是一个重要的诱因。文章基于1981—2014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时间序列数据,对各类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及效率进行测度和检验,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梦涵  张卫国  兰秀娟  
中国经济社会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OLS回归、空间面板模型考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基建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且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融合以及创新基础设施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影响,其中融合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最大;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分维度综合指数均存在正向显著影响;新基建对发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影响;新基建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机制分析发现,新基建可以通过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升创新效率等路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琦梁  
从异质性角度研究基础设施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影响的差异性以及空间异质性。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利用2000-2014年中国283个地级地区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于地区生产率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科技、信息、以可达性度量的交通基础设施等多数基础设施明显有助于提高地区生产率;而诸如教育、以路网密度度量的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影响不显著。在空间异质性方面,诸如交通与信息等具有网络特性的基础设施空间溢出负效应明显,即对周边地区经济效率具有负面作用。另外,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影响也具有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雅茹  罗良文  
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08—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GMM动态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显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投资推动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基础设施投资既可以直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可以通过影响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门槛值,只有存量达到一定门槛值时,才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都有显著正向作用,传统型基础设施和民生型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在中部、东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淑琴  邹志文  邵宇佳  王江杭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速器",但其能否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增质器"值得探讨。本文在异质性框架下探析了中国31个省市区2006—2015年基础设施与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经济联系,探究了区域经济地理特征约束下,交通、能源、信息三大经济性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现实图景。基准回归揭示了基础设施禀赋建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引致效益与跃升路径,回归结果呈现出种类非对称性和空间非对称性的双元异质性特征。门槛回归进一步阐释了经济性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门槛效应关联,特定基础设施水平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锁定"显著。厘清两者的经济联系,有利于破局当前中国价值链贸易低端锁定,缓解贸易价值跃升的契约羁束,挖掘区域经济地理禀赋,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森圣  张宗益  
关键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茹玉骢  王文雯  
本文在对2002~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匹配基础上,分位数回归研究表明:道路和电信基础设施对于企业效率影响为负,中等教育基础设施对企业具有正向作用,而高等教育基础设施仅对中等效率企业具有正向影响,医疗基础设施仅对高效率企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此外,按企业所有制分类的稳健性检验发现:道路、电信、教育和医疗基础设施对不同性质和不同效率水平的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强民生基础设施的投资、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有助于企业效率的提升,且企业自身效率的提升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改善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边际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段文斌  刘大勇  余泳泽  
本文基于节能减排的内在特质与不同产业的生产要素使用特征,将节能减排效率细分为节能效率与减排效率,并将工业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同时根据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将技术进步分解为狭义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种技术路径。结合异质性产业的理论分析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本文论证了异质性产业在不同技术选择中节能、减排的差异化效果,并总结出异质性产业节能减排的最优技术路径及比较优势。研究指出,各类产业应当选择合理的技术手段提升其节能减排效率;同时,政府差异化、动态化的指标分配应与区际、企业间配额的市场调节相结合,实现中央、地方、企业三个层面的激励相容,在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的同时有助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霞  
本文从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从融资的角度分析了设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基金设立的程序,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运行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银喜  陆华梁  
基础设施是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方面,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力度,但由于现行体制的一些痼疾,也存在着诸如浪费严重、资金挪用等问题。基础设施券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严华东  
PPP模式已经成为公共供给的主要工具之一,准经营性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补偿问题是PPP模式可持续应用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准经营性基础设施PPP项目补偿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分析和比较了目前该类PPP项目补偿实践中主要的补偿方式,提出了PPP项目补偿方式的选择框架。最后,针对该类PPP项目的补偿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