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9)
2023(11052)
2022(9461)
2021(8706)
2020(7334)
2019(16579)
2018(15996)
2017(30752)
2016(16391)
2015(17979)
2014(17560)
2013(17078)
2012(15450)
2011(13566)
2010(13006)
2009(11506)
2008(10890)
2007(9102)
2006(7569)
2005(6409)
作者
(43402)
(36442)
(36165)
(34552)
(22939)
(17624)
(16533)
(14264)
(13982)
(12491)
(12455)
(12424)
(11581)
(11437)
(11149)
(11063)
(11022)
(10617)
(10538)
(10324)
(8749)
(8709)
(8615)
(8404)
(8203)
(7997)
(7828)
(7518)
(7191)
(7047)
学科
(71314)
经济(71251)
管理(45094)
(41204)
方法(34421)
(33440)
企业(33440)
数学(31445)
数学方法(31024)
地方(17951)
(17752)
(17127)
中国(16861)
(16588)
贸易(16584)
(16194)
业经(14060)
(12372)
(12112)
农业(11545)
环境(11429)
地方经济(10376)
(10304)
财务(10272)
财务管理(10245)
技术(10231)
(10075)
(9683)
企业财务(9669)
(8978)
机构
大学(220225)
学院(219626)
(95339)
经济(93641)
管理(88597)
理学(77896)
理学院(77047)
管理学(75736)
管理学院(75337)
研究(71432)
中国(52318)
(44479)
科学(43160)
(41050)
中心(34016)
财经(33950)
(33445)
(32452)
业大(32052)
(31239)
(31109)
研究所(30849)
经济学(30809)
(28908)
师范(28608)
经济学院(28159)
(27141)
北京(26602)
财经大学(25710)
农业(25556)
基金
项目(163307)
科学(131742)
基金(122230)
研究(118253)
(106959)
国家(106215)
科学基金(92930)
社会(78688)
社会科(74985)
社会科学(74967)
基金项目(65499)
(62845)
自然(60157)
自然科(58849)
自然科学(58834)
自然科学基金(57740)
教育(54447)
(53605)
资助(48794)
编号(45813)
重点(37278)
(36997)
(36076)
(34640)
成果(34458)
国家社会(34023)
创新(32584)
教育部(32133)
科研(31834)
人文(31547)
期刊
(92888)
经济(92888)
研究(59835)
中国(36683)
学报(31498)
(31333)
管理(31160)
科学(30400)
(27243)
大学(24645)
学学(23419)
技术(20359)
教育(19858)
农业(19159)
(16152)
金融(16152)
财经(16060)
经济研究(15275)
业经(14727)
(13885)
问题(13247)
(11677)
统计(11463)
资源(11337)
(10893)
技术经济(10838)
(10546)
科技(10059)
理论(9570)
(9567)
共检索到304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学贵  施洁  
笔者基于2001年~2011年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和交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别测算了我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共90个地级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工业效率值;随后,在空间技术溢出理论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三大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及其外溢效应对工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基础设施对工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不同基础设施的效应在三大区域之间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洁  史学贵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交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2001-2010年我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共90个地级市的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和工业效率值,接着在空间技术溢出理论基础上建立了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三大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及其外溢效应对工业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工业效率的提升,同时,在相邻地级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交通、通讯和能源基础设施分项对工业效率的影响,及其外溢效应的分析结果,在三大区域之间的表现并不一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也能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同城效应"。文章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2009年为时间断点,检验样本期内是否有结构性变化。实证结果显示:铁路人流密度、公路人流密度、公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09年后其贡献度有所提升,而铁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却呈负向作用;相邻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呈空间正溢出效应;此外,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城市化水平、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程度不一的相关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也能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同城效应"。文章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2009年为时间断点,检验样本期内是否有结构性变化。实证结果显示:铁路人流密度、公路人流密度、公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09年后其贡献度有所提升,而铁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却呈负向作用;相邻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福象  沈浩平  
长三角城市群通过各种优质要素的集聚提高城市群要素空间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进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体系构造中,发挥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蒂伯特选择"机制的用脚投票功能,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区际互动,助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求光  李洪英  
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和面板数据,就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R&D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效应;②随着R&D投入逐年递增,三大经济区的R&D技术效率水平整体上都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③三个不同经济区之间内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各区域经济也在向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洋  
本文利用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空间矩阵的非嵌套检验方法,对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区域内部各个城市之间,在1990—2006年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区域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效应"三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从研究方法上弥补了已有的文献中"缺乏对于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应用"以及"缺乏对于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模型的设定与甄别"的不足。研究发现,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在1990—1998年间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情况,"产业发展战略向着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方向进行调整",是实现区域内部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指出,三大区域各城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  房光婷  
利用1990~2007年的数据,以开放经济条件为出发点,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比较研究。计量分析显示,人均GDP、政府财政支出、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均与三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相关,而且都是显著性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对环渤海区域和珠江三角洲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影响,对长江三角洲则没有显著影响。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使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调整财政支出的投向和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日红  单克强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①(以下简称"二洲一海")经济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区域居民富裕水平明显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高、外向型经济特点突出的状况,提出了商业银行要优先支持二洲一海区域,加大信贷倾斜力度,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优化客户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果的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邹卫星  周立群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珠三角可分为三个阶段,环渤海可分为四个阶段;区域一体化不可逆转并正在加速;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最快,然后是珠三角和环渤海;要推动区域一体化,适应市场要求、正确理论指导和政府宏观引导三者不可或缺;一体化进程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基础设施一体化最易实施也进展最快,产业结构一体化最难以协调;一体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目标模式还没有出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波  刘江涛  周波  张丹  
通过对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空间成长状况的考察,发现两个区域在空间成长模式存在差异。长三角地区的土地投放主要采取城市边缘零散自发成长,经渝渗效应连绵连片的模式,近年用地增幅高于环渤海地区;而环渤海地区采取大块投放的模式,成片土地集中整理和投放,但各片区离散性较强;长三角地区空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本文从制度、资金可得程度等角度来解释这种差异的产生。最后,针对这种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调控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敏  李晋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绩效的合理评价是进行科学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对长三角25个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建立了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9年截面数据采用组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首先使用超效率DEA、熵权TOPSIS、因子分析三种方法得出各自结果下的排名,在验证了各评价方法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采用模糊Borda综合评价法得出各城市的最终排名。组合评价方法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有助于得到更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为有关城市和部门把握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和未来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新林  仇方道  王长建  王佩顺  
工业生态效率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之间的平衡关系,探究工业生态效率对于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测算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并对其时空演变、区域差异、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进行探索。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均值不断上升,绝对差异增加,而相对差异变化不大;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集聚性;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具有显著的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空间俱乐部分布特征;在工业生态效率类型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趋同的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对本地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起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工业结构不利于本地工业生态效率的改善;本地城镇化的提升不利于邻近其它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而本地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有利于邻近其它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加强城市之间合作对提升工业生态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甘星  甘伟  
科技金融效率是评价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了科技金融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对2006—2014年三大经济圈十省市的科技金融相对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北京、广东科技金融一直处于技术有效,即达到了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最佳状态。上海、天津科技金融投入则处于技术相对有效,其他六省市始终处于明显非技术有效状态。本文进一步剖析了这十省市科技金融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并从政府、企业、金融市场、高技术产业、人才等五方面对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璐  
文章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FDI在中国长三角区域是否存在城际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内部存在城际溢出效应,同时区域内也存在着较激烈的竞争;此外,人力资本、产业聚集、土地成本也使得FDI在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各地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逐步改善,引资策略的重点开始转变为营造投资的软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的引资战略应及时转换,充分利用FDI的聚集效应提高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