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57)
- 2023(20227)
- 2022(17502)
- 2021(16166)
- 2020(13782)
- 2019(31886)
- 2018(31635)
- 2017(60876)
- 2016(33382)
- 2015(37857)
- 2014(38037)
- 2013(37580)
- 2012(34682)
- 2011(31304)
- 2010(31269)
- 2009(29087)
- 2008(28934)
- 2007(26021)
- 2006(22686)
- 2005(20285)
- 学科
- 济(134076)
- 经济(133895)
- 管理(99380)
- 业(93520)
- 企(77999)
- 企业(77999)
- 方法(63653)
- 数学(55586)
- 数学方法(54816)
- 财(38011)
- 农(35958)
- 中国(34408)
- 学(30719)
- 业经(29357)
- 制(28508)
- 地方(25562)
- 贸(24232)
- 贸易(24218)
- 务(23743)
- 农业(23720)
- 财务(23649)
- 财务管理(23591)
- 易(23474)
- 理论(22616)
- 企业财务(22315)
- 银(21529)
- 银行(21443)
- 融(20776)
- 金融(20770)
- 和(20414)
- 机构
- 大学(485131)
- 学院(482166)
- 济(191462)
- 经济(187232)
- 管理(185953)
- 研究(163314)
- 理学(160611)
- 理学院(158757)
- 管理学(155591)
- 管理学院(154734)
- 中国(122145)
- 京(103674)
- 科学(103437)
- 财(91221)
- 农(85786)
- 所(84154)
- 研究所(76448)
- 业大(76116)
- 中心(74577)
- 江(72537)
- 财经(72178)
- 农业(67708)
- 经(65449)
- 北京(65380)
- 范(62225)
- 师范(61472)
- 院(59077)
- 经济学(58120)
- 州(57701)
- 财经大学(53636)
- 基金
- 项目(326739)
- 科学(255205)
- 基金(236643)
- 研究(232382)
- 家(208528)
- 国家(206852)
- 科学基金(176328)
- 社会(144873)
- 社会科(137245)
- 社会科学(137206)
- 省(128329)
- 基金项目(124896)
- 自然(117614)
- 自然科(114883)
- 自然科学(114846)
- 自然科学基金(112796)
- 划(108288)
- 教育(108247)
- 资助(99095)
- 编号(93773)
- 成果(76562)
- 重点(73783)
- 部(71885)
- 发(68580)
- 创(67233)
- 课题(65369)
- 科研(63383)
- 创新(62903)
- 教育部(61070)
- 大学(60836)
- 期刊
- 济(209078)
- 经济(209078)
- 研究(140399)
- 中国(94385)
- 学报(83710)
- 农(76781)
- 科学(73909)
- 财(72774)
- 管理(68619)
- 大学(62681)
- 学学(59172)
- 教育(52322)
- 农业(52063)
- 技术(42734)
- 融(42163)
- 金融(42163)
- 财经(36025)
- 经济研究(33459)
- 业经(33268)
- 经(30839)
- 业(27262)
- 问题(27076)
- 版(24113)
- 技术经济(23708)
- 图书(23667)
- 理论(22856)
- 科技(22759)
- 统计(22691)
- 业大(21339)
- 贸(20930)
共检索到711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文 孙早
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体,在像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体中,研发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作用机制更为复杂。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资源禀赋和行为逻辑等方面的不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新上的差异性,进而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TFP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要素市场扭曲与所有制的联合调节效应。本文进一步以199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所做的经验研究发现:(1)在国有经济比重高的地区,基础研究更能促进TFP增长,在国有经济比重较低的地区,应用研究更能促进TFP增长;(2)随着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提高,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对TFP的影响都会被削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洋 魏江 罗来军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将从资源获取和信号传递的角度来剖析不同所有制企业如何利用政府补贴进行创新,以及要素市场扭曲对政府补贴有效性的调节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与所有制的联合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低的地区,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所有制对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还依赖于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再齐 钟世川 李震
文章通过构建测算要素价格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劳动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利用1978-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省份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并且各省份资本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大部分省份的资本价格扭曲程度大于劳动,资本价格相对劳动价格越便宜,这些省份的要素价格扭曲系数越小。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在劳动人口正增速时,要素价格扭曲、地区劳动报酬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地区技术路径的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晋
基于省级数据,将能源消费和环境承载要素纳入新古典增长框架,进而对要素市场扭曲与增长方式集约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中国式分权的增长激励下,要素市场扭曲通过弱化制度环境、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制约人力资本和加剧市场壁垒对增长集约化产生抑制;科技研发投入是纠正扭曲的重要途径;"污染避难所"及"资源诅咒"假说在中国是成立的,要素市场扭曲是其深层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浩瀚 徐建军 吕博
以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首先测算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研发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进而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不同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比较其地区差异。结果发现:①资源错配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客观存在,东部资本要素和研发人员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程度高于东部。②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TFP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各类要素市场扭曲对该行业TFP增长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最大的是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扭曲。③不同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对该行业TFP增长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资本要素扭曲对三大区域TFP增长均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劳动力要素仅对东部地区TFP的抑制作用具有统计显著性,研发劳动力要素扭曲能提升东部和中部该行业的TFP,而抑制西部地区该行业的TFP。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芳 石金灵
近些年来,提高创新强度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要素资源的自由配置能够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中国的要素市场改革滞后于产品市场改革,这不利于价格机制在要素市场中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据此,构建以创新强度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使用2008—2016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创新在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增长之间起到的中介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既会直接降低地区经济增长,也会通过抑制地区创新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未来应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从而提高自主创新强度,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走向集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晋川 赵自芳
运用2001—2003年全国工业行业数据,本文分所有制形式对中国资本和劳动力两要素的价格扭曲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资本要素的价格扭曲程度总体上高于劳动力要素;国有经济部门中要素相对价格的扭曲程度要高于非国有经济部门。同时研究还认为,国有企业资本深化、“民工荒”等宏观经济问题其实是与所有制约束下要素价格的扭曲有内在必然联系的。研究结果对当前进行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晖 韦志文 宋清
文章利用2009—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劳动、资本、能源和土地要素市场扭曲对出口规模的影响,并考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要素市场扭曲与出口规模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劳动、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各省份的出口规模具有抑制作用,能源要素市场扭曲对其无影响,而土地要素市场扭曲对其有促进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促进出口规模增长的同时,对资本、土地要素市场扭曲与出口规模的关系存在增强型的调节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中部地区出口规模的影响最为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调节效应在东中部地区作用明显,但在西部地区作用较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娄祝坤 张川
文章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测评数据,实证检验了供应链伙伴责任对企业当期和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是否会因企业所有权性质和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出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对供应链伙伴责任的投入与当期财务绩效无关,与长期财务绩效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增加,民营企业的供应链伙伴责任投入对长期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会得到加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民营企业基于供应链伙伴的社会责任投入能提高财务绩效。
关键词:
信誉资本 战略资源 社会责任 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婧 纪志耿 张红扬
我国长期存在要素配置扭曲,具体表现为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土地要素配置扭曲、劳动要素配置扭曲和能源要素配置扭曲。这对劳动力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是资本要素向国有企业集中导致国有部门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二是土地要素向非农产业集中导致失地农民问题更加严峻;三是劳动要素向低薪酬领域集中导致民工荒问题时隐时现;四是能源要素向重化工业集中导致能源替代劳动的强度增大。对此,我国必须理顺资本使用价格、工业用地价格、能源使用价格,使经济增长模式真正由资本驱动和资源驱动转变到技术驱动和劳动力驱动上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非一致性 要素配置扭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冼国明 徐清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各城市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程度,验证中国城市普遍存在工资低于劳动力边际产出的事实,并构建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影响FDI的计量模型。本文结论显示:(1)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扭曲通过降低工资水平促进了FDI的流入,但劳动力市场扭曲也意味着投资风险的提升、劳动力就业意愿以及资本边际产出的降低,从而抑制了FDI的流入。因此,通过干预劳动力市场来压低工资,从而吸引更多FDI的做法并不一定有效。(2)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扭曲对FDI的抑制性强,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更需要优越的制度来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地理位置处于劣势的城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豆建民 季永宝
经济新常态下,矫正要素配置扭曲,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重中之重。选取1998-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方法回归得出,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延续性;同时,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对前期偏向走势的内在继承性;进一步分指标检验也得出上述结论,验证了其稳健性。分地区回归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扭曲要素价格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目前在西部部分地区仍有一定作用空间,但已不适合东、中部地区。最后,要素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仕斌 徐海
自1978年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个长期存在的特征就是市场的扭曲,这种扭曲既存在于产品市场,也存在于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中的价格扭曲会改变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发展。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价格双轨制逐步取消后,产品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从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倒"V"型变化特征。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均会显著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TP)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户籍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得以缓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瑾 潘俊宇
文中选用我国2004-2016年31个省最新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会因时间和空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中部和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强于东部地区,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因其规模而发生变化,随着投资规模由小到大,其规模效益呈现出由小到大至缓慢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的态势;(3)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不同渠道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拉动私家车消费和提高人口城镇化率间接影响经济增长。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