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0)
2023(14667)
2022(12570)
2021(11879)
2020(9768)
2019(22553)
2018(22171)
2017(42962)
2016(23106)
2015(25310)
2014(25024)
2013(24766)
2012(22668)
2011(20251)
2010(20212)
2009(18291)
2008(17803)
2007(15734)
2006(13704)
2005(11854)
作者
(64329)
(53584)
(53202)
(50889)
(33892)
(25595)
(24086)
(21045)
(20215)
(18921)
(18313)
(17956)
(17065)
(16811)
(16566)
(16300)
(16026)
(15732)
(15268)
(15147)
(13119)
(13110)
(12873)
(12191)
(12062)
(11784)
(11687)
(11643)
(10637)
(10432)
学科
(94751)
经济(94665)
管理(74423)
(68732)
(59276)
企业(59276)
方法(42530)
数学(36694)
数学方法(36351)
(25530)
中国(25055)
(23539)
地方(22127)
业经(21611)
技术(20064)
(19499)
(17327)
农业(16105)
理论(15919)
(15054)
财务(14993)
财务管理(14966)
(14841)
环境(14772)
(14591)
(14513)
贸易(14501)
企业财务(14281)
(14186)
金融(14184)
机构
大学(323991)
学院(321526)
管理(133593)
(130029)
经济(127326)
理学(117137)
理学院(115851)
管理学(114087)
管理学院(113475)
研究(104063)
中国(76865)
(67831)
科学(64635)
(60296)
(50599)
财经(48422)
中心(47192)
研究所(46404)
(46237)
业大(46068)
(45470)
(44155)
(42553)
北京(42400)
师范(42181)
经济学(39438)
(38435)
(37058)
财经大学(36315)
农业(35919)
基金
项目(227471)
科学(181338)
研究(167705)
基金(166696)
(144471)
国家(143278)
科学基金(124816)
社会(107867)
社会科(102285)
社会科学(102263)
基金项目(89339)
(89085)
自然(80661)
自然科(78814)
自然科学(78801)
自然科学基金(77422)
教育(76692)
(74510)
资助(67302)
编号(67210)
成果(53724)
(50866)
重点(50664)
(50334)
(48678)
创新(46776)
课题(46170)
国家社会(44415)
教育部(43661)
科研(42953)
期刊
(137451)
经济(137451)
研究(94611)
中国(59215)
管理(49373)
学报(48139)
科学(46080)
(45333)
(40567)
大学(36802)
教育(36158)
学学(34605)
农业(28390)
技术(27482)
(26264)
金融(26264)
财经(23375)
业经(22559)
经济研究(22531)
(20001)
问题(17573)
科技(17380)
技术经济(16319)
图书(16091)
理论(15254)
(14910)
现代(14575)
商业(14547)
资源(14436)
实践(13879)
共检索到456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伴随我国新发展阶段创新需求特征的转变,基础研究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日益凸显,而政府支持与人力资本结构在区域基础研究强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从创新规模、人均创新水平以及创新产出结构3个维度,探究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动态影响及政府支持、人力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总体上看,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支持、人力资本结构正向调节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规模、人均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政府支持会强化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产出结构的抑制作用,人力资本结构正向调节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产出结构的影响。由此,提出不同区域应全面认识基础研究强度的作用及其影响路径,充分发挥创新管理政策作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能生  黄雄智  
本文首先对政府人力资本对创新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继而利用我国各省市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就政府人力资本对我国创新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人力资本价值对区域创新起着正向促进作用,政府人力资本规模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呈倒U型的变化关系,且政府人力资本对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和类别差异。进一步加入交互项验证政府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路径和条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优化和政府效率的提升,会促进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作用的发挥;社会人力资本水平是制约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影响的重要条件。最后,文章提出了优化政府人力资本规模,提升政府人力资本价值,完善政府人力资本管理机制,促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文国  刘亮坤  
基于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结合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人力资本逐渐趋向高级化的事实,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加入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过程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通过进一步检验可以得出,数字经济还能够以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为中介变量间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分地区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要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采用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呈现非线性特征,这种效果随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为此,要持续挖掘我国庞大的数字潜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重视对高级人才的培育与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加大对创新全过程的扶持与保障力度,提高企业创新动力,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明  赵国浩  
笔者使用中国1995—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使用误差修正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经验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在空间相邻权重矩阵和空间距离幂权重矩阵(Ψ=-1)中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扩散作用,人力资本发挥集聚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动态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速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明  赵国浩  
笔者使用中国1995—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使用误差修正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经验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在空间相邻权重矩阵和空间距离幂权重矩阵(Ψ=-1)中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扩散作用,人力资本发挥集聚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动态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速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华涛   彭琦辉  
中国正在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高校知识生产和转化的基石,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23个省份高校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基础研究投入、应用研究投入、产学合作网络、国际交流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和应用研究投入正向促进创新绩效;产学合作网络正向调节基础研究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国际交流网络正向调节基础研究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但削弱应用研究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该结论对高校加强原始创新、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推动产学深度融合以及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晓丽  郭沛珍  解威  王莉  
政府支持是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和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各国政府均致力于在区域创新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然而,目前研究无法为政府的支持行为提供有力支撑,政府支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区域创新绩效仍存在大量未打开的"黑箱"。文章通过对政府支持与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推动政府支持与区域创新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首先梳理了政府支持"有效论"和"无效论"的基本观点;其次对相关经验研究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整理:不同政府支持方式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异质性的影响、不同情境因素的影响下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中兵  宋赫民  彭刚  
创业作为实现创新的过程,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价值观作为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能够对创新过程施加重要影响。以文化价值观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府创业支持与国家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并通过全球54个国家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政府政策支持、资金可获得性对国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权力差距、个人主义、不确定性规避负向调节政策支持与国家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个人主义正向调节资金可获得性与国家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而男性气质不存在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对政府制定有效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子韬  孟凡蓉  张润强  
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是“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2010-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资助与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对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2)政府资助在创新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和轻度配置过度时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但在创新人力资源配置严重过度时具有消极作用;(3)政府资助在约2/3的省级区域表现为积极作用,其余表现为强弱不同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形成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动态检测机制、构建政府资助创新活动的分级分类工具体系、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力度,以实现创新人力资源高效自主配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勇  蒋振宇  孙合林  熊素莹  
通过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问卷数据,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调控性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经济效益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社会效益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愿性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对调控性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效应,对自愿性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凤玲  张敏  
以动态资源理论为出发点,对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其中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阐释。通过调研获取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异质性通过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知识转换能力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同时,企业历史和企业规模也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武志勇  王则仁  王维  
以2012-2016年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同时分析该作用路径下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以及高管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作用,企业研发投入在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高管任期负向调节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但正向调节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高管学历在政府研发补助-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中,均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雯雯  赖德胜  
本文建立了含人力资本要素的生产函数,引入人力资本沉淀系数表示人力资本配置状态,利用我国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人力资本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在行业间逐渐形成垂直化和沉淀化状态,部门间配置效率低下,相对而言,行政垄断程度越大的行业人力资本密度越大,行政垄断程度越小的行业人力资本密度越小。部门间人力资本错配置的主要表现为竞争部门人力资本匮乏和政府公共部门及垄断部门人力资本冗余并存。随着高等教育扩展,人力资本规模扩大有利于创新绩效,但是配置效率低下却有损创新绩效,2005-2015年人力资本行业部门间配置效率为-0.65。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孙可远  刘爽  
运用Bootstrap方法对2014—2016年河北省50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实证4类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特征(学历水平、海外背景、专业水平和研发经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研究发现:学历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最强,其次是研发经验,但专业水平特征的影响为负;"知识存量-技术水平"链在企业人力资本特征中的学历水平、专业水平和研发经验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了链式中介作用;企业创新合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正向调节了4类人力资本特征对企业知识存量的影响,尤其是对海外背景和研发经验的调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洪燕  于翠华  孙喜峰  郭亮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力资本是创新的主体,人力资本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化的动态过程即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过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通过与技术结构升级匹配,营造和改善创新环境,并通过需求结构升级提升科技创新绩效。采用向量夹角衡量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分析其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将其与人力资本存量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提升科技创新绩效,相对于人力资本存量而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大。分区域研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于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呈抑制作用。因此,在制定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政策时应考虑如何提高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针对区域情况制定差异化人力资本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