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0)
- 2023(9761)
- 2022(8713)
- 2021(8266)
- 2020(7000)
- 2019(16272)
- 2018(16402)
- 2017(31845)
- 2016(17464)
- 2015(19735)
- 2014(19715)
- 2013(19547)
- 2012(18035)
- 2011(16193)
- 2010(16059)
- 2009(14542)
- 2008(13880)
- 2007(11869)
- 2006(10328)
- 2005(8917)
- 学科
- 济(67825)
- 经济(67744)
- 管理(48503)
- 业(46024)
- 企(38757)
- 企业(38757)
- 方法(33559)
- 数学(28337)
- 数学方法(28002)
- 中国(17493)
- 农(16843)
- 财(16503)
- 学(15650)
- 业经(14842)
- 贸(13939)
- 贸易(13935)
- 地方(13663)
- 易(13570)
- 理论(12616)
- 和(11867)
- 技术(11539)
- 农业(11318)
- 制(10809)
- 融(10625)
- 金融(10624)
- 环境(10603)
- 务(10258)
- 教育(10213)
- 财务(10200)
- 财务管理(10183)
- 机构
- 大学(246539)
- 学院(243077)
- 管理(100263)
- 济(94876)
- 经济(92757)
- 理学(87576)
- 理学院(86615)
- 管理学(85174)
- 管理学院(84744)
- 研究(80211)
- 中国(58061)
- 京(52786)
- 科学(50343)
- 财(42189)
- 所(39911)
- 研究所(36661)
- 业大(36595)
- 农(36520)
- 中心(35763)
- 财经(34538)
- 北京(33567)
- 江(33337)
- 范(32863)
- 师范(32585)
- 经(31387)
- 院(29390)
- 农业(28650)
- 州(27863)
- 经济学(27420)
- 师范大学(26717)
- 基金
- 项目(170876)
- 科学(133879)
- 研究(126529)
- 基金(123277)
- 家(106787)
- 国家(105911)
- 科学基金(90923)
- 社会(77738)
- 社会科(73612)
- 社会科学(73593)
- 基金项目(66051)
- 省(66047)
- 自然(59572)
- 自然科(58169)
- 自然科学(58158)
- 教育(57957)
- 自然科学基金(57078)
- 划(56070)
- 编号(52380)
- 资助(51079)
- 成果(42661)
- 部(37880)
- 重点(37861)
- 发(36030)
- 课题(35679)
- 创(35485)
- 创新(33012)
- 项目编号(32789)
- 科研(32616)
- 教育部(32520)
共检索到346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先恩 刘云 周程 方在庆 向桂林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R&D)总经费的比例低是一个热点问题,且存在歧义。作者围绕基础研究的内涵、主要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统计的比较、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的可行性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结论是:中国的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占比确实偏低,这可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而雄厚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为实质性地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作者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统计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先恩 刘云 周程 方在庆 向桂林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R&D)总经费的比例低是一个热点问题,且存在歧义。作者围绕基础研究的内涵、主要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统计的比较、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的可行性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结论是:中国的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占比确实偏低,这可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而雄厚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为实质性地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作者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统计 国际比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冠清
以习近平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系列重要讲话为依据,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内涵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构建新发展格局包含六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内涵: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和拥有稀缺的市场资源,关键因素是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核心要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指导原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经济史,以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和习近平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重要论述为方法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石,对其背后的学理基础进行了揭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晓旭 周文泳 胡雯
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然而,科学共同体和实践领域对其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以范式转移为切入点,引入科学知识网络,系统阐释“从0到1”的基础研究内涵,指出范式转移、开拓性、非共识性是其区别于其它基础研究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1)范式转移程度和科学价值水平是判断基础研究原创性的两个重要维度,通过二维四象限法可将“从0到1”的基础研究划分为重大型、价值型、转变型和微创型4类;(2)在科学知识网络中,“从0到1”的基础研究过程分为潜在核心节点探索和核心节点形成两个阶段,核心节点的出现兼具规律性和偶然性,核心节点存在差异且会发展变化。明确“从0到1”的基础研究概念和特征对于有效发挥科研评价的筛选与导向功能、优化基础研究资助模式以及构建促进原创的科学建制具有关键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杨起全 程家瑜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5%左右,但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中国政府在本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基础研究总投入的80%以上。但是,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体单一,投入来源结构不合理,企业和高校投入少。结合对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测算,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R&D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纳入国家各项创新评价体系,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把大学自筹基础研究投入作为创新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 测算 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子良 王平
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应加大投入强度宋子良,王平一、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发表的论文数约占全国科技论文数的60%,超过了科研机构,而且绝对数量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国外大学相比,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差距还很大。世界公认的最具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实 王亮
基于工业化第二阶段,将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与除去国防研发后的美国作对比,发现中国政府的基础研究投入并不低,已达到工业化第二阶段的中等水平,造成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强度过低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投入几乎为零。但是以上结论的准确性受到中国当前R&D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为中国常用的支出数据其统计方案不全面,没有针对政府和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统计,如果借用中国财政拨款数据,还存在与支出数据相互矛盾之处,只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补充和完善中国的R&D统计制度与体系,才有助于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中国基础研究投入状况,为政府与公众决策服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小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探讨我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经费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和计量回归等方法,对我国2008-2020年间的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和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水平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从2008-2020年间,我国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总额应该从207.46亿元增长到828.40亿元,高校实施的基础研究经费总额应该从97.05亿元增长到437.71亿元。最后,本文在预测分析结果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体系和成果评价等方面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基础研究 经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媛媛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根基。新发展阶段,我国亟待强化基础研究投入保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既是对我国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健全第三次分配机制的现实观照,又是对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执行体制优势传统的借鉴。文章基于“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视角解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的内涵,在弥补投入主体缺位的同时,还关注不同主体投入活动引申出的投入形式和投入支持机制的丰富运用,以彰显构建多元化投入格局的进步意义及其完整性。文章认为,在推进路径的完善中,应让政府、市场、社会力量自愿自发的投入机制有导向、有动力、持续性地融入创新活动,嵌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践。这既要着眼于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顶层架构设计,又要从思想、制度、文化等层面分领域推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兰 郑小贤 张海 杨建东 史智
该文运用森林分类经营理论 ,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 ,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与商品林 2大类 ,3个层次 ,2 1个种类 ,分别提出分类技术指标与标准 ,结合密云水库库区的实际情况 ,以雾灵山林场为对象 ,在分类指标和技术标准上对密云水库库区的森林分类经营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明明 张恩瑞 张文一
基础研究对一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规模及投入格局的发展态势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调研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相关政策和数据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熵测度法分析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格局,同时给出了基础研究投入的七种模式。文章重点将申农指数与基础研究(BR)投入强度和研究与开发(R&D)投入强度进行对比,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理论及政策指导作用。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格局 熵测度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立雨 师萍
基础研究不仅是研究开发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整个科技活动及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基础研究投入会产生溢出效应。在对我国基础研究现状、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及基础研究溢出效应的内涵和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研究溢出效应的度量模型。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 溢出效应 度量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旭 林燕 黄业展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对于作为经济强省和科技大省、正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广东和江苏来说,加强基础研究尤为重要。在构建基础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江苏作为参照对象,对粤、苏两省基础研究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基础研究能力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广东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大,并取得了良好的科技成果,企业基础研究有一定优势。经层次分析法对2000-2014年相关数据指标进行验证发现,到2014年广东省级层面基础研究能力为82.5分,但研究机构-高校层面基础研究能力仅为46.5分,
关键词:
基础研究 试验与发展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章豹,朱长久
以发达国家依托大学发展基础研究和进行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为镜鉴,着眼于我国高校原创力的增强,对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结构性缺陷进行了诊断,从总量经费的部门配置结构、R&D三类经费分配结构、高校间资源配置结构、经费来源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略。
关键词:
高校 基础研究 投入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新春 蔡秀云
在我国,要从根本上促进创新和国家长期持续发展,要求政府在改革与发展的新常态下,积极推动和加强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3月5日的讲话中强调,"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