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9)
2023(15192)
2022(13123)
2021(12258)
2020(10274)
2019(23005)
2018(23208)
2017(43888)
2016(23919)
2015(26869)
2014(26149)
2013(25553)
2012(23344)
2011(20776)
2010(20708)
2009(18689)
2008(17992)
2007(15618)
2006(13580)
2005(11718)
作者
(66352)
(55217)
(54924)
(52075)
(35279)
(26772)
(24886)
(21644)
(21030)
(19639)
(19093)
(18444)
(17663)
(17365)
(17004)
(16668)
(16451)
(16367)
(15745)
(15730)
(13613)
(13507)
(13330)
(12658)
(12331)
(12226)
(12165)
(12077)
(10895)
(10889)
学科
(92228)
经济(92146)
管理(69652)
(66432)
(55778)
企业(55778)
方法(39585)
数学(33794)
数学方法(33397)
(25444)
中国(24788)
地方(23322)
技术(22784)
业经(21690)
(20853)
(20637)
农业(17353)
(16490)
贸易(16478)
理论(16326)
(15928)
(15824)
(15080)
环境(14901)
技术管理(14119)
(13217)
银行(13173)
(13149)
(12795)
财务(12728)
机构
大学(324053)
学院(323613)
管理(130572)
(123647)
经济(120747)
理学(113486)
理学院(112158)
管理学(110263)
管理学院(109658)
研究(108005)
中国(79551)
(69487)
科学(69246)
(54512)
(53379)
(50073)
中心(49445)
研究所(48991)
业大(48619)
(47611)
(45434)
师范(45040)
财经(43950)
北京(43772)
(40461)
(39957)
(39056)
农业(38949)
师范大学(36589)
技术(36263)
基金
项目(229747)
科学(181442)
研究(169883)
基金(165206)
(143993)
国家(142786)
科学基金(123230)
社会(105764)
社会科(100065)
社会科学(100039)
(91500)
基金项目(89169)
自然(80329)
自然科(78446)
自然科学(78432)
教育(77587)
自然科学基金(77021)
(76763)
编号(70123)
资助(65791)
成果(55755)
重点(51685)
(51420)
(50268)
(49501)
课题(48349)
创新(47329)
科研(43503)
项目编号(42944)
国家社会(42850)
期刊
(134644)
经济(134644)
研究(93836)
中国(64656)
学报(49961)
科学(47990)
管理(47829)
(44591)
教育(41687)
(39735)
大学(37633)
学学(35007)
农业(31531)
技术(31177)
(24172)
金融(24172)
业经(23216)
经济研究(21116)
财经(19852)
图书(19489)
科技(18827)
问题(17245)
(17078)
(16934)
技术经济(16819)
资源(16211)
理论(15273)
现代(14616)
(14459)
(14426)
共检索到469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玲玲  张宇娥  杜丽  凌世婷  林青  余梦霞  
[目的/意义]从科学技术研究内容出发,探讨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两方的协同方向与协同特征,为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未来协同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调查领域研究发展体系,构建领域中间分类轴以联结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内容。其次,通过文献内容聚类挖掘基础研究方向与技术创新方向,以定量评价方法将基础研究方向与技术创新方向判定为热点方向、快速发展、缓慢发展3种发展状态。最后,基于发展状态,总结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协同特征,并应用于新型电子元器件领域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现了内容挖掘及定量评价相结合研究方法下的新型电子元器件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协同方向分析,在更细粒度研究方向层面清晰地展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可能的协同状态,并基于其协同特征为该领域协同方向发展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义。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雪  张志强  陈秀娟  郭辰  
通过论文及专利的交叉引用分析探讨合成生物学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联,为提高该领域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建议,为科技资源整合策略提供支持。本研究以论文、专利分别作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替代指标,以Web of Science和美国专利商标局中收录的近十年合成生物学领域共9033篇论文、5233件专利为研究对象,从引文整体分布情况、科学及技术关联度、引文时滞、循环周期四个角度对专利及论文引文进行分析,从主题分布情况对论文—专利混合共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力求多角度综合分析合成生物学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上合成生物学领域97%左右的技术创新引用了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但仅有4%的基础研究引用了技术创新成果;科学关联度总体波动不大,而技术关联度尚未形成稳定的趋势,美国的科学关联度及技术关联度均优于其他国家,而我国较为落后;专利文献更倾向引用时滞小于15年的专利、小于13年的论文,论文文献更倾向引用时滞小于6年的专利、小于6年的论文;专利的技术循环周期为13.92年、科学循环周期为12.28年,论文的科学循环周期为6.99年、技术循环周期为10.85年;合成生物学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有相同的发展趋势,如均关注基因与基因组的合成、基因编辑等方面的研究,但基础研究关注范围更多、领域更广。因此未来需加强将技术创新成果运用到基础研究中,促进新的技术创新成果产出;加快基础研究及先前技术创新成果向技术创新的转化速度;引用新颖性更强的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成果,促进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立  
本文总结了国际上关于R&D的收益率研究的结果,结果表明:政府和私人资助R&D,其收益率是相当可观的。曼斯菲尔德关于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定量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基础研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曼斯菲尔德的研究方法做了评述,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佳   钟永恒   赵展一   王辉   李贞贞   孙源  
企业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企业视角研究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掌握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规律,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本文从科学关联度、专利引文时滞、科学循环周期、学科多样性等角度构建分析指标,并以上市公司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吸收较少;(2)领域内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显著;(3)科学关联度越高的产业领域,基础研究成果向技术创新转化的速度越慢;(4)基础研究向技术创新传递知识的速度逐渐加快;(5)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学科多样性高于其他传统产业领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卸林  何郁冰  
本文提出,中国存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仍然不高的困境。而加强企业基础研究是提升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政府如何分配研发经费的投入,如何提高政府和企业在基础研究活动的投资并优化投资结构,是我国有效实施自主创新政策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认为,随着产业竞争日益依赖于技术竞争,中国基础研究投入的结构性"比例失调"对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提高中国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应该推进政府计划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互补,加强产业驱动型基础研究。企业应该改变过于依赖大学研究机构提供基础研究成果的格局,通过持续的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以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建议企业关注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的诸多前沿性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星  
前沿研究关注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效应,却普遍忽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未重视其传导机制检验,以及技术创新效应是否存在异质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2006—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政府关注度时期、不同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不同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发达程度地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回归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扩大技术溢出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第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地区技术创新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政府关注度较高的时期、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和传统交通基础设施较发达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有助于厘清我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为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晁蓉  姚建文  
为促进从基础研究领域和产业技术领域对高价值专利自上而下进行顶层设计研究,提升我国高价值专利创造、运用和管理能力,提出基于SWOT-AHP(层次分析)方法,分析相关领域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深度挖掘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发展驱动因素、关键知识图谱、核心专利、技术路线图以及产业竞争情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构建面向“基础研究创新+产业技术实现”的高价值专利顶层设计方案。并以电能质量治理为例,宏观层面分析得出电能质量扰动技术、谐波技术、电压暂降、微电网、电气化铁路与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等成为当前研究的新方向,而国家各项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的相关科技成果为电能质量治理实现与产业化创造铺垫了关键基础;中观层面识别出我国在H02M7、H02M1、H02J3、H02M3等领域已占绝对优势,而全球在H04B1、H03F1等领域尚存在技术空白点与弱点,我国需从产业链和产业实现视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与产业政策引导开展相关研发活动;微观层面深度挖掘产业竞争情报,形成技术和产业关联性的可视化网络图,从科学、技术和商业3个维度明晰市场目标的专利布局特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雨辰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已是跨学科整合科研力量、培育科研人才、攻克重大科研难题最为普遍的实践方式,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在基础研究领域当中,科研环境建设与组织学习能力对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绩效的作用机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科研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绩效的提升,科研环境是科研型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能够激发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在科研环境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绩效提升的机制当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的结果为推进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建立完善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课题组   李睿  李永周  洪群联  政武经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前沿突破。要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重视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大型国企的重要作用,利用新一轮颠覆性技术创新契机激发企业创新需求,提升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积极性,推进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要健全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长期渐进支持和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天使投资进行风险分担,加强校企沟通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促进校企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阶段的深度对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玲玲  李睿  李婧  
文章主要对期刊被专利共同引用而形成期刊—专利引用网进行分析,探索支撑技术创新的基础学科知识。通过采集D01F技术领域专利数据,提取被专利引用的期刊信息,基于共被引与社会网络结构原理,按时间段构建期刊—专利引用网,并对其进行分析。基于整体网内部的相对距离,分析时间线上网络内部凝聚子群的聚类现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技术创新底层的重要基础学科知识,并概括期刊所表征的基础学科知识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海清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批发零售直销渠道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技术、模式以及业态的改变也迫使企业在电子商务双渠道从模式以及技术方面进行协同创新。本文通过对供应链技术创新模式以及效益的分析,探索电子商务背景下整个供应链企业运行模式以及技术创新协同关系,进而总结出电子商务背景下供应链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中的主体特质:零售商更倾向于进行创新补贴,单一制造商和混合制造商二者存在破坏协同关系的利润动机,电子直销渠道份额保持在合理比例更加有利于整体利益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