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2)
- 2023(13949)
- 2022(12050)
- 2021(11466)
- 2020(9554)
- 2019(22225)
- 2018(22040)
- 2017(42110)
- 2016(22669)
- 2015(25705)
- 2014(25359)
- 2013(25367)
- 2012(23412)
- 2011(21096)
- 2010(20744)
- 2009(18783)
- 2008(18061)
- 2007(15468)
- 2006(13393)
- 2005(11721)
- 学科
- 济(96365)
- 经济(96269)
- 管理(64062)
- 业(61843)
- 企(50469)
- 企业(50469)
- 方法(42883)
- 数学(37366)
- 数学方法(37020)
- 中国(26484)
- 农(25851)
- 业经(21542)
- 财(20447)
- 地方(19863)
- 学(19070)
- 技术(18826)
- 贸(18656)
- 贸易(18647)
- 易(18161)
- 农业(17347)
- 制(15784)
- 环境(14976)
- 和(14724)
- 理论(14510)
- 产业(13764)
- 银(12702)
- 银行(12665)
- 划(12652)
- 务(12548)
- 财务(12481)
- 机构
- 大学(321850)
- 学院(318659)
- 济(133885)
- 经济(131245)
- 管理(128695)
- 理学(112056)
- 理学院(110830)
- 研究(110433)
- 管理学(109216)
- 管理学院(108644)
- 中国(81848)
- 京(69771)
- 科学(67104)
- 财(56244)
- 所(54369)
- 研究所(49924)
- 中心(49434)
- 农(48851)
- 业大(46774)
- 财经(46261)
- 北京(44544)
- 江(43764)
- 范(42698)
- 师范(42357)
- 经(42343)
- 经济学(40537)
- 院(40237)
- 农业(38291)
- 经济学院(36674)
- 州(35898)
- 基金
- 项目(223141)
- 科学(176235)
- 研究(165450)
- 基金(162990)
- 家(141750)
- 国家(140637)
- 科学基金(120921)
- 社会(105156)
- 社会科(99730)
- 社会科学(99706)
- 基金项目(87183)
- 省(84657)
- 自然(77473)
- 自然科(75680)
- 自然科学(75665)
- 教育(74602)
- 自然科学基金(74326)
- 划(71773)
- 编号(66775)
- 资助(66469)
- 成果(53511)
- 部(50087)
- 重点(49571)
- 发(48466)
- 创(46976)
- 课题(45525)
- 创新(43861)
- 国家社会(43736)
- 教育部(43119)
- 科研(42010)
- 期刊
- 济(142385)
- 经济(142385)
- 研究(95174)
- 中国(58834)
- 学报(47822)
- 科学(46512)
- 管理(46392)
- 农(44025)
- 财(40688)
- 大学(36430)
- 教育(35013)
- 学学(33991)
- 农业(31657)
- 技术(29299)
- 融(23460)
- 金融(23460)
- 经济研究(23303)
- 业经(22253)
- 财经(21877)
- 问题(19065)
- 经(18844)
- 图书(17551)
- 业(17314)
- 技术经济(16981)
- 科技(16527)
- 贸(15478)
- 理论(15010)
- 资源(14920)
- 世界(14563)
- 现代(14467)
共检索到459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程鹏 柳卸林 陈傲 何郁冰
传统的技术追赶观点拘泥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知识追赶思维,但是基础研究在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而且中国也习惯于集合国家层面的宏观需求对基础研究进行自上而下的资助,往往忽视了产业需求引致的基础研究也是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对高铁产业需求引致基础研究的过程进行深度研究,构建了产业需求引致基础研究的四阶段演进过程。研究结论表明:产业需求引致的基础研究模式是一种点对点技术创新的管理模式;中国产业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需求对基础研究有积极贡献;探究国外已经成熟技术背后的基础理论,仍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政府创造出的大规模和一体化的市场为产业介入基础研究提供了...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技术追赶 自主创新 高速铁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卸林 何郁冰
本文提出,中国存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仍然不高的困境。而加强企业基础研究是提升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政府如何分配研发经费的投入,如何提高政府和企业在基础研究活动的投资并优化投资结构,是我国有效实施自主创新政策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认为,随着产业竞争日益依赖于技术竞争,中国基础研究投入的结构性"比例失调"对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提高中国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应该推进政府计划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互补,加强产业驱动型基础研究。企业应该改变过于依赖大学研究机构提供基础研究成果的格局,通过持续的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以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春晖 唐要家
产业技术模式的特征是影响后进国家产业技术追赶绩效的关键。本文首先对影响产业技术追赶的技术模式特征进行阐述,并将其运用于六个典型产业的技术追赶可能性分析中。现阶段中国技术追赶的新环境决定了中国应走新的技术追赶道路。本文在对产业技术模式特征以及环境分析基础上,给出了中国典型产业未来技术追赶的差别化模式选择。
关键词:
产业 技术模式 技术追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项目负责人:柳卸林本项目课题组组长柳卸林教授自1991年以来,一直从事技术创新的管理与政策研究。他是国内最早进行创新研究的学者之一,开拓了许多新的创新研究领域;他也是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晁蓉 姚建文
为促进从基础研究领域和产业技术领域对高价值专利自上而下进行顶层设计研究,提升我国高价值专利创造、运用和管理能力,提出基于SWOT-AHP(层次分析)方法,分析相关领域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深度挖掘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发展驱动因素、关键知识图谱、核心专利、技术路线图以及产业竞争情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构建面向“基础研究创新+产业技术实现”的高价值专利顶层设计方案。并以电能质量治理为例,宏观层面分析得出电能质量扰动技术、谐波技术、电压暂降、微电网、电气化铁路与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等成为当前研究的新方向,而国家各项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的相关科技成果为电能质量治理实现与产业化创造铺垫了关键基础;中观层面识别出我国在H02M7、H02M1、H02J3、H02M3等领域已占绝对优势,而全球在H04B1、H03F1等领域尚存在技术空白点与弱点,我国需从产业链和产业实现视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与产业政策引导开展相关研发活动;微观层面深度挖掘产业竞争情报,形成技术和产业关联性的可视化网络图,从科学、技术和商业3个维度明晰市场目标的专利布局特点。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松兰 刘栋
OFDI的本质是追求差异优势的协同相生,境外产业园与他组织的差异协同优势基础是OFDI的前提和关键。中国LED产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具有生产能力、市场规模等协同基础,应按照创新生态和协同机理的要求,深入把握目标市场的LED渗透政策、认证标准、经济成本、文化友好等多种系统要素,以建设境外园区为重要节点,构建人才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通的LED产业创新生态网络系统,实现协同优势的最大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松兰 刘栋
OFDI的本质是追求差异优势的协同相生,境外产业园与他组织的差异协同优势基础是OFDI的前提和关键。中国LED产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具有生产能力、市场规模等协同基础,应按照创新生态和协同机理的要求,深入把握目标市场的LED渗透政策、认证标准、经济成本、文化友好等多种系统要素,以建设境外园区为重要节点,构建人才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通的LED产业创新生态网络系统,实现协同优势的最大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永菊
本文以马库森提出的4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为基础,对形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简称为RHQ)需要的相应产业集群基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具有不同的吸引力。其中卫星平台型产业集群形成RHQ集聚的可能性最大,是RHQ集聚的最佳产业集群基础;马歇尔产业集群形成RHQ的可能最小,是RHQ集聚的最弱产业集群基础;轮轴型产业集群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的可能性位于前两种产业集群之间。基于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吸引RHQ优惠政策时应深入调查分析本地区的产业集群类型,据此采取不同策略、不同优惠政策吸引RHQ,争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吸引RHQ,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内容,而加强基础研究是增强产业原始创新活力的关键。文章使用200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高技术产业和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基础研究和政府支持方式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基础研究可显著提升产业链安全度,且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产业链安全度有非线性影响的特征和南北方区域异质的特点;政府作为基础研究经费的重要支持者,能够显著推动基础研究的稳链作用,对地方高等院校的基础研究经费拨入和项目经费支持方式效果显著,对企业采取的税收优惠等支持方式效果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处理影响产业链安全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强基固链赋产能、优化政府支持方式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等建议,以推动我国早日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产业链安全与自主可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桂兰 罗阿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佳 钟永恒 赵展一 王辉 李贞贞 孙源
企业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企业视角研究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掌握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规律,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本文从科学关联度、专利引文时滞、科学循环周期、学科多样性等角度构建分析指标,并以上市公司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吸收较少;(2)领域内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显著;(3)科学关联度越高的产业领域,基础研究成果向技术创新转化的速度越慢;(4)基础研究向技术创新传递知识的速度逐渐加快;(5)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学科多样性高于其他传统产业领域。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技术创新 基础研究 专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敦虎 刘乃贵 赖廷谦
本文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两个阶段的投入博弈过程。研究表明:核心企业在多阶段博弈中倾向于增加应用开发阶段的投入,减少基础研究阶段的补贴比例。核心企业在应用开发阶段的投入越多,对基础研究阶段的补贴比例越高,代理组织对基础阶段的投入越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卓玲 梁剑莹 林可全
基于协同学理论,比较研究东部省(市)"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与产业结构升级"复合系统协调度。结果表明,以2002年为基年,除了上海和江苏,其他省(市)协调度均为正值,呈向有序状态发展,但协调度均值均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仅北京、河北、浙江和福建4个省(市)的均值高于全国水平。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对协调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本水平、企业吸收能力、科技基础设施均对协调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基础研究 科研机构 产业结构升级 协调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鸿 吕铁
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追赶难度远高于大规模制成品,其成功与系统集成能力的发展和政府主体的影响紧密相关。高速列车是中国技术追赶最为成功的复杂产品系统产业之一。本文采用演化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制度安排—企业能力"分析范式,将政府与企业视为两类能力主体,通过对该产业技术追赶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政企能力表现出鲜明的共演化特征,且这种共演化是产业技术追赶的基础机制。具体而言,政府能力塑造了企业能力的变异方向、选择标准与复制概率,企业能力又影响了政府能力的选择标准和复制难度。政企能力经历了替代、互补、分化的共演化过程,在产业层次上相互迭加,形成了完备、先进的系统集成能力结构,进而实现了技术追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伟增 牛冬晓 万广华
本文从城市间互动的角度首次系统地归纳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结构的3个效应:分工效应、趋同效应和学习效应。接着,论文利用2005~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效果和机制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与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相比,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指数的提升,其影响为总体结构变化的3.75%~4.84%。第二,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1)当高铁连通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时,分工效应起主导作用,并导致产业结构的两极分化——促进产业结构指数较高城市的指数进一步提升,同时使产业结构指数较低城市的指数发生下降;(2)当高铁连通的城市之间既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又存在发展水平差异时,趋同效应起主导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相似化;(3)受到转型期“结构性减速”现象的影响,产业结构指数较高的城市向产业结构指数较低的城市的学习效应更加明显。第三,高铁连通使得城市间开发区主导产业的差异度显著下降,合作申请专利以及专利相互引用数量显著增加,验证了高铁连通影响城市产业结构的3个效应。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经济一体化、地区分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