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0)
2023(15931)
2022(13693)
2021(13113)
2020(10774)
2019(24993)
2018(24896)
2017(46980)
2016(26200)
2015(29380)
2014(29639)
2013(28170)
2012(25537)
2011(22936)
2010(22683)
2009(19920)
2008(19037)
2007(16325)
2006(13842)
2005(11690)
作者
(70602)
(58485)
(58046)
(55615)
(37118)
(28199)
(26676)
(23039)
(22399)
(20831)
(20046)
(19487)
(18379)
(18215)
(18129)
(17916)
(17844)
(17453)
(16778)
(16638)
(14459)
(14423)
(14060)
(13497)
(13054)
(13006)
(12979)
(12916)
(11708)
(11704)
学科
(91449)
经济(91347)
管理(69143)
(65017)
(54522)
企业(54522)
方法(46534)
数学(40911)
数学方法(40262)
中国(28015)
(24361)
(24200)
教育(23795)
(22567)
业经(20354)
理论(20100)
地方(17382)
技术(16582)
农业(16291)
(15908)
财务(15835)
财务管理(15807)
(15724)
贸易(15717)
(15273)
(15106)
企业财务(15012)
(14616)
环境(14160)
教学(13276)
机构
大学(354826)
学院(350900)
管理(136038)
(128644)
经济(125643)
理学(119779)
理学院(118374)
管理学(115921)
管理学院(115258)
研究(114679)
中国(77028)
(74955)
科学(72525)
(58055)
(56529)
师范(56069)
(55820)
(53171)
业大(52476)
中心(51830)
研究所(51652)
(49725)
财经(47975)
北京(47081)
师范大学(45916)
教育(44219)
(43936)
(42094)
农业(41743)
技术(41607)
基金
项目(250365)
科学(198470)
研究(187370)
基金(179484)
(155898)
国家(154514)
科学基金(133240)
社会(115356)
社会科(109085)
社会科学(109058)
(99120)
基金项目(95184)
教育(94039)
自然(87026)
(85297)
自然科(85048)
自然科学(85026)
自然科学基金(83454)
编号(78259)
资助(73437)
成果(64424)
重点(57090)
(56827)
课题(55911)
(53439)
(52408)
教育部(49576)
创新(48633)
项目编号(48279)
科研(48086)
期刊
(128516)
经济(128516)
研究(105286)
教育(71628)
中国(67949)
学报(55634)
科学(50462)
管理(47263)
(46765)
(43808)
大学(43551)
学学(39676)
技术(35126)
农业(33067)
(23025)
金融(23025)
财经(22658)
业经(21919)
经济研究(20853)
(19382)
职业(18158)
图书(17809)
(16659)
问题(16630)
科技(16463)
(16210)
理论(15435)
技术经济(15198)
(15137)
(14439)
共检索到491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俞冰  杨帆  许庆豫  
通过对苏南某市X学校教师进行访谈发现,教师对课程统整的理解模糊和易变,且受到学校规范性文件的制约,对现有的课程统整模式及其效应持谨慎与消极的态度。教师在理念与实践上陷入了一定的误区与困境。走出课程统整的误区,必须形成清晰稳定的课程统整理念,学会融合学科知识,适应社会进步需求,实现课程统整实践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统一,最终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晶莹  张景斌  
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系民族的前途命运,国内外研究者都特别关注其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本文选取北京八中实验班作为研究案例,实证调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量化研究根据泰勒课程原理的六大基本方面展开,质性研究运用民族志课堂教学观察,结合师生和观察员的访谈,采用混合研究并行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结果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段玉山  夏志芳  
本文提出,GIS既要作为重要的地理信息科学的内容渗透在基础教育中,也要作为非常有用的辅助教学手段来支撑地理课程。即将出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已把GIS正式纳入高中地理课程之中。基础教育的决策者、实施者要正确认识GIS本身的性质和教育任务,开发与研制这方面的地理教材,努力建设GIS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加强GIS教学资源建设,确保GlS基础教育能够顺利实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美玲  
本文对美国绩效工资实施的背景、政策演变、实施模式和方案实例进行了探究和描述,在此基础上从绩效工资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与教师薪酬水平、满意度、教师激励效果的关系,对学校及教育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甦  周耀慈  
本文对苏联解体前夕至现在的俄罗斯在基础教育课程方面的改革予以考察,详细梳理了苏、俄在课程管理方面的政策及发展脉络,着重介绍了新世纪之初俄罗斯中小学的课程管理及其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小红  邓友超  
本文首先解说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就是将社会配给给基础教育的总资源相对平等地分配给各地的中小学 ,并分析其合理性 ;其次 ,详细描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财力和人力资源配置失衡的表现及成因 ;最后 ,从政府责任和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两个角度 ,提出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思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兴华  袁诗海  
本文主要从环境教育课程的核心原理、各年级标准的目标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等几 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的指导方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赵章靖  
全球化时代,外语教育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外语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国际素养、增加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世界主要国家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为:英语是世界上学习人数最多的语言;重视外语教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制定教学标准和师资建设标准、重视能力培养、注重教学衔接等,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的突出特征。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建议是:一是战略上高度重视,将外语教育与国家人才战略紧密结合;二是充实、完善基础教育阶段外语课程;三是把握好语言习得关键期,告别"聋哑外语",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四是建立健全相应标准,促进外语教育科学化;五是做好师资保障;六是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机遇,大力促进外语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印度的民族和语言众多,各种专门委员会和《国家教育政策》对教学语言都有相应的建议和规定,但是《国家教育政策》在各地的落实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绝大多数的印度少数民族(表列部族)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少数民族学生很难接受到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的学校教育,印度政府在这方面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文华俊  
通过对新疆喀什市4所中学400多名维吾尔族学生的调查,发现南疆地区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父母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望值很高;学生喜爱英语,英语学习动机明确。存在问题是:喀什地区英语教学条件艰苦;教材选取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多;英语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梦鸽  崔羽杭  闫树英  杨志悦  柳冬菊  
在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教学任务之一,为了解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现状,验证不同英语成绩的学生思辨能力发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文章以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秋芳思辨人格倾向问卷调查学生的思辨人格倾向的现状,通过访谈了解高中老师对思辨能力的认识,结果发现高中生思辨能力发展不均衡,教师缺少思辨意识等问题。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福生  
在当前诸多语感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更具体的语感教学模块设计,侧重进行基础教育阶段语感教学实践的构想。通过语言单位、学生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心理发展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感教学模块,从而努力实现语感教学的可操作性,建立起一种以语感为中介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立体培养图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国府  张羽  李越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业成就、事业发展、生活幸福的基本前提,更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本研究对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精英群体的身体素质进行系统的差异性分析,旨在对当代最优秀的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进行描述和剖析,便于及早发现问题。本研究基于对某"985"大学2007年-2011年新生的体质测量数据的分析,研究当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精英群体在体质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体质明显强于男生;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不同地域学生的体质不尽相同,其中西部地区学生的体质最好,东南沿海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学生体质最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延庆  薛海平  
本文使用2006年昆明市公办高中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高三学生的高考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教育生产函数实证研究。针对两个主要问题,即非均衡化教育资源配置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生产效率及学生学业表现差异背后的学校的作用,研究发现:(1)学生高考成绩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高中前的学习基础(以中考成绩为代理变量);学校变量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学生及其同伴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高考成绩没有重要影响。(2)教育生产单元对可控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在整体上是缺乏效率的(有体制性原因)。文章还探讨了主要研究发现的政策含义,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扬  
目前,从世界各地开展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如何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中的理论思考,是影响整个课程改革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2016年,芬兰开始全面推行突出能力发展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标准》,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再一次引起了世界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我国学者在芬兰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多围绕于某一学科课程标准的解析,或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较少着眼于芬兰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理论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从伯恩斯坦"教育边界理论"的视角出发,特别是其"分类"和"架构"的概念,分析了芬兰科学课程改革在课程学科、师生关系和时空环境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边界消弭"现象,以期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相应借鉴,但也要看清其产生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特殊背景,不可简单复制。关键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