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3)
2023(8112)
2022(6264)
2021(6128)
2020(4673)
2019(10482)
2018(10488)
2017(17283)
2016(10244)
2015(11258)
2014(10770)
2013(9493)
2012(8809)
2011(7942)
2010(8370)
2009(7223)
2008(6959)
2007(6397)
2006(5650)
2005(5157)
作者
(23490)
(19307)
(19215)
(18455)
(12270)
(9127)
(8837)
(7437)
(7401)
(7012)
(6464)
(6453)
(6272)
(6147)
(6122)
(5854)
(5850)
(5786)
(5662)
(5585)
(4969)
(4691)
(4687)
(4571)
(4510)
(4359)
(4342)
(4308)
(4004)
(3744)
学科
管理(29209)
(26477)
(24192)
经济(24170)
(24156)
企业(24156)
教育(21231)
中国(16287)
技术(15831)
技术管理(11320)
理论(11142)
教学(9553)
业经(8631)
(7340)
(7332)
(6943)
方法(6844)
(6350)
(5964)
地方(5692)
(5469)
银行(5460)
学法(5401)
教学法(5401)
产业(5320)
研究(5295)
(5279)
发展(5182)
(5151)
(5121)
机构
大学(121894)
学院(118576)
研究(42718)
管理(41531)
(39151)
经济(37960)
理学(35088)
理学院(34561)
管理学(33911)
管理学院(33627)
教育(30535)
(27509)
中国(27364)
(27116)
师范(26981)
科学(23383)
师范大学(22090)
(21539)
(19432)
(19365)
中心(19161)
技术(19041)
北京(18447)
职业(18393)
研究所(17379)
(16964)
(16071)
财经(14212)
(12936)
职业技术(12809)
基金
项目(76462)
研究(68000)
科学(63362)
基金(50488)
(42200)
国家(41614)
社会(40899)
教育(40265)
社会科(38421)
社会科学(38416)
科学基金(36651)
(33092)
编号(30123)
(28995)
成果(27165)
基金项目(25769)
课题(25298)
(22931)
(21808)
创新(20102)
自然(20028)
自然科(19630)
自然科学(19627)
规划(19577)
自然科学基金(19325)
重点(18674)
项目编号(18623)
(18258)
(17962)
资助(17631)
期刊
教育(57167)
研究(48536)
(46248)
经济(46248)
中国(43340)
管理(19578)
技术(17656)
职业(15330)
(15260)
科学(13352)
学报(12836)
大学(11882)
(10999)
(10121)
金融(10121)
技术教育(10047)
职业技术(10047)
职业技术教育(10047)
(9887)
论坛(9887)
学学(8742)
图书(8664)
科技(8283)
高等(7678)
业经(7639)
农业(7541)
经济研究(7064)
(7048)
财经(6884)
书馆(6556)
共检索到203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胡惠闵  
教研转型是教研工作在理念、内容、方式和工作机制上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推动教研工作转型是教研部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教研工作随着内部条件的变化而实现自我更新的需要。当前,教研工作正从单纯关注学科教学转向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从碎片化、散点式教研活动走向主题式、项目式推进,从单纯面对面的教研活动转向面对面与网络教研相互补充,从依靠经验给予笼统反馈转向依靠证据和研究开展实证教研;协同教研、面向农村教师的教研也大大扩展了教研工作的参与面和影响力。但是,我国的教研转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从观念、制度和机制上加以革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盛昌  
今后五年里,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关注两大主题:一是坚持创新实践。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敢于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创设良好的教育创新环境,进行人才培育的创新探索。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在上海立足全国教育"四个率先"的实现过程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柳欣源  杨清溪  
教育理念是形而上的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精神引领、发展哲学或行动取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未来十年中国的教育发展观。本文吸收这两大文件的基本精神,阐释了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应予秉持的时代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践遵循。这些理念是:育人为本、改革创新、素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质量和开放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锋  汤书昆  
为办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PA教育的特色,认为应从以下六点着手:依据自身优势,合理设置专业方向;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增加实践中的知识创新能力;规范教学内容与流程;注重社会热点问题的模拟教学;实践科技与人文方法的融合;将公共伦理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东钢  
通过对企业定义的深层次理解、体验,对转制科研院所人力资本进行科学分析和定位,提出尊重、善待人力资本并创新相关工作机制,倡导个人创新作为,授权于人,释放潜在能量,使创新成为技术人员的工作本能,在重型院(西重所)得到验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吉小炜  
核心能力指一种可迁移的、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晚近时代英国职教界的一大研究热点,亦是英国职业教育实践的显著特色。因此,研究核心能力在英国职业教育中的历史起源、发展与实践内容,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魏惠育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审计事业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的过程中,如何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审计文化的作用,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应关注审计事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世海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以人为本具体到学生工作领域就要以学生的权利为本。高职院校在学生工作中要维护和保障好学生权利,就必须坚持民主参与、服务本位和尊重人性需要的高等教育理念。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在实践中的探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君  宋树祥  秦柳丽  秦运柏  岑明灿  傅得立  
基于"新工科"创新理念进行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加强专业基础课认识、教学模式、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连接3个方面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尝试。"新工科"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一体化教学设计了实验教学、科研和企业需要导向结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评价体系改革3个方面内容。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小娅  
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发展阶段转变。开展基础教育监测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监测,在法律保障、机制创新、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已经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网络,形成了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显著特色。各地区根据自己的特点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基础教育监测新模式,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监测与保障制度,推进教育公平,不断探索符合国际趋势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监测方法,提高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虎强  
当今时代,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双减"政策的出台,再一次促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追求新的变革与超越。新的时代,需要学校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之人、整全之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从价值理念、管理机制、思维方式、实践路径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实现转型。对于此,"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在叶澜教授的带领下进行了长达近30年的探索,帮助一批"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成功实现了转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形成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蕴启  
中高职作为同一类型、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有效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中高职教育衔接6个方面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淑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三十年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环境、形势都发生了巨变,构建新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是时代的呼唤。结合中国科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服务型管理的创新实践,对推动服务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鲁  
现代职教理念下,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育体系包括教学实践、实践教学、实例教学三部分内容,其中,教学实践对于理论教学发挥着辅助作用,实践教学在知识转化为素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实训教学对学生能力增强发挥着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实践教育的关键是过程的实施,要建立健全强劲的实施动力机制、严格的过程控制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