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9)
- 2023(7784)
- 2022(6051)
- 2021(5981)
- 2020(4696)
- 2019(10973)
- 2018(11307)
- 2017(18968)
- 2016(11902)
- 2015(13277)
- 2014(13891)
- 2013(12412)
- 2012(11303)
- 2011(10386)
- 2010(10677)
- 2009(9329)
- 2008(9551)
- 2007(8671)
- 2006(7849)
- 2005(7419)
- 学科
- 济(31846)
- 经济(31794)
- 管理(26319)
- 业(23012)
- 教育(21145)
- 企(19828)
- 企业(19828)
- 中国(16989)
- 财(11630)
- 制(11540)
- 理论(11453)
- 方法(10922)
- 学(10240)
- 教学(9952)
- 农(9268)
- 业经(9160)
- 数学(8815)
- 数学方法(8620)
- 体(8113)
- 银(7729)
- 银行(7721)
- 行(7382)
- 体制(6835)
- 融(6792)
- 金融(6791)
- 技术(6613)
- 务(6493)
- 财务(6478)
- 财务管理(6450)
- 发(6291)
- 机构
- 大学(151093)
- 学院(147426)
- 研究(56576)
- 济(48760)
- 经济(47198)
- 管理(45016)
- 中国(37474)
- 理学(37068)
- 理学院(36431)
- 管理学(35567)
- 管理学院(35197)
- 京(34617)
- 教育(33513)
- 科学(33299)
- 范(31806)
- 师范(31597)
- 所(29002)
- 财(28282)
- 江(26308)
- 研究所(25853)
- 师范大学(25810)
- 中心(24377)
- 北京(23162)
- 农(22121)
- 技术(21791)
- 州(20893)
- 财经(20677)
- 院(20549)
- 职业(19973)
- 经(18680)
- 基金
- 项目(88311)
- 研究(74006)
- 科学(69754)
- 基金(58410)
- 家(50283)
- 国家(49652)
- 教育(43412)
- 社会(42338)
- 科学基金(41129)
- 社会科(39624)
- 社会科学(39614)
- 省(36295)
- 编号(33541)
- 划(32593)
- 成果(31607)
- 基金项目(29083)
- 课题(27588)
- 自然(24283)
- 自然科(23686)
- 自然科学(23679)
- 资助(23570)
- 年(23511)
- 自然科学基金(23264)
- 性(22461)
- 重点(21844)
- 部(21150)
- 规划(20264)
- 发(20235)
- 项目编号(20120)
- 教育部(18854)
共检索到250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冬青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视野’论坛第二次国际会议暨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结题会议”于2004年5月16~17日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三家单位联合举办。会议主题是探讨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问题,核心内容是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的结题活动。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中国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润东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已步入深化阶段,关于学校变革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对过往研究综而述之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新生。国内关于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更好地进行学校变革"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为以价值取向、变革主体及其关系、变革对象、变革机制、变革路径及方法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群带"。纵向来看,过往研究呈现几大发展特点:从把"人"放于变革价值取向的边缘或模糊位置移至核心的价值取向;从单一的变革主体观和割裂的主体关系走向多元一体的变革主体观和多元共生的主体间关系;从以物质和制度为主转向以人和文化为核心的变革对象观;从对变革如何发生发展的简单描述深入到内里的变革机制研究;整个学校变革的方法选择之理从简化、单向、静态式的思维转向复杂性思维。未来要从对学校变革主体、对象、方法和环境的孤立审视走向互动关系的探究,找寻更多变革之道。
关键词:
学校变革 主体 对象 变革机制 方法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澜 李政涛 吴亚萍
“新基础教育”通过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推进型评价”概念。本文在分析学校转型性变革中推进型评价的性质基础上,介绍了推进型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的特点与权重分配,同时揭示了“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活动过程中的方法论思想,及评估活动对所有参与者产生的评估效应和发展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华 程晋宽
基础教育循证学校改革,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数字时代学校教育改革重视以科学证据改进学校效能和教育投资有效性的重要表征,已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主流路径。美国基础教育循证学校改革业已形成"基于证据+循证干预+循证决策+最佳结果"理论模型,其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均衡发展具有镜鉴价值。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似可以循证决策作为现代化学校改革的指导原则,提高学校教育有效性应鼓励教育循证研究的开展并建立科学证据网站和数据平台,循证学校改革成功实施需要政策支持、竞争性拨款激励和问责制推动。
关键词:
美国 基础教育 循证学校改革 循证决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新民 石雷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中存在着"突变论"倾向,即认为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后的、传统的、急需改变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就是要通过"突变"方式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或是转向"后现代教育"。然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是深化、调整和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而非通过"突变"另创一套新体系,"渐进论"应是改革的方法论选择。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突变论 渐进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兰彧 王祖浩 冯用军
作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典范,内布拉斯加州于2018年建立全新的学校问责制。此举是回应教育改革对公平的终极诉求和教育问责对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学校问责走向“循证”的必然结果。内布拉斯加州循证学校问责制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设计了涵盖公共关系、公平学习机会、学生成就和教育工作者有效性等证据导向的质量标准;开发了收集政策、程序和活动证据等实践取向的循证分析工具;构建了公开透明的结果呈现方式和聚焦发展的循证学校改进模式。以“循证”为核心理念,内布拉斯加州学校问责制以其公平性、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和发展性等特点,为利用证据评价与提升学校质量提供新的发展视角。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校问责 循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党和国家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标准和教育功能、教育体系新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形成一种结构性变革的新趋势。基础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突破口,以养成核心素养特别是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重点,系统、集中克服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难题。在人才培养新标准与教育功能、教育体系新要求下,为了应对信息化、创新发展、新全球化的新挑战,基础教育需要实现目标结构、素养结构、课程结构、活动结构与评价结构的整体性变革。为此,需要以结构性调整为目标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集中开展科研攻关,检视课程标准与教材标准,探索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新模式,总结"四有好教师"成长模式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贝妮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满足常住人口对公共物品基本需求,核心在于合理配置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及外来人口市民化过程。以基础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目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构建顺德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均衡化评价体系,提出针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管理建议。满足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学位资源需求是目前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首要目标,其次逐步改善硬件配置标准和提高可达性以提高设施利用效率。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闫艳
"管办评分离"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为学校评估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而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滞后,在实践方面也很落后,存在很多失衡与不和谐现象。面对这些问题,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内涵和特点:有机整体性、动态关联性、多样复杂性、非平衡开放性。并结合实践,描绘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框架:整体视野下凸显学校多元发展的目的,组建多元的评估主体并建设动态关联的协调机制,凸显高位和动态的指标内容,以及推行"对话"和"整合"式评估信息收集方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虎强
当今时代,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双减"政策的出台,再一次促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追求新的变革与超越。新的时代,需要学校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之人、整全之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从价值理念、管理机制、思维方式、实践路径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实现转型。对于此,"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在叶澜教授的带领下进行了长达近30年的探索,帮助一批"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成功实现了转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形成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德成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质量成为各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美英等西方国家不仅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改革力度,并且加强了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估与监控。2003年,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影响下,美国联邦教育部修订"国家蓝带优秀学校计划",在新计划中更加强调学生在州统一评价中的学业成绩,申报学校必须证明本校学生在州统考中有优异表现,并且表明学校能合理解释评价数据,基于评价数据改进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支持学生追求学业进步。2005年,英国教育标准局在2004年儿童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淼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显了教育公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二元教育体制,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本文通过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教育体制性障碍分析,挖掘了城乡体制性教育不公平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城乡二元结构下基础教育公平的制度改革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教育公平 教育体制障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康建朝 肖甦
近年,南非政府开始关注并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成立了若干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变革的专门机构。这些机构陆续出台的文本,显示出南非农村基础教育变革的新动向。本文在梳理这些文本的基础上,从学校布局调整、课程内容改革和师资力量加强三个侧面来探析南非政府在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关键词:
南非 农村基础教育 变革动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旭辉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和云南少数民族教育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民族教育的机会成本问题;有能力支付和有意愿支付的问题;兼顾公平和效率;少数民族教育是学生、学校、家长以及其所属少数民族社区(村、寨、乡等)的互动过程;树立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机会成本 教育公平 民族归属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雨亭
天津市基础教育在走向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用逐步提升农村学校硬件水平和通过支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来填补软实力差距的方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用清理整顿改制校和实施就近入学政策保证入学机会的公平,用"联合发展学区"的方式努力缩小校际差距。在这个过程中,天津市把刚性的制度与柔性的引导相结合,采取动态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