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5)
- 2023(13115)
- 2022(11027)
- 2021(10844)
- 2020(8501)
- 2019(20126)
- 2018(20200)
- 2017(36897)
- 2016(21089)
- 2015(23989)
- 2014(24271)
- 2013(23017)
- 2012(21020)
- 2011(18952)
- 2010(19097)
- 2009(16653)
- 2008(16091)
- 2007(14243)
- 2006(12571)
- 2005(10636)
- 学科
- 济(70395)
- 经济(70319)
- 管理(54578)
- 业(48059)
- 企(40179)
- 企业(40179)
- 方法(31336)
- 数学(26535)
- 数学方法(26180)
- 中国(25580)
- 教育(24350)
- 农(21160)
- 学(17749)
- 理论(17610)
- 业经(17588)
- 财(17385)
- 地方(16660)
- 农业(14093)
- 和(12799)
- 技术(12725)
- 教学(12405)
- 制(12194)
- 环境(11801)
- 贸(11505)
- 贸易(11494)
- 发(11426)
- 易(11134)
- 务(10717)
- 财务(10645)
- 财务管理(10630)
- 机构
- 大学(278961)
- 学院(275365)
- 管理(105603)
- 济(95306)
- 研究(92776)
- 经济(92613)
- 理学(91194)
- 理学院(90056)
- 管理学(88411)
- 管理学院(87866)
- 中国(63175)
- 京(61818)
- 科学(58186)
- 范(47831)
- 师范(47507)
- 所(45374)
- 财(44082)
- 江(41836)
- 中心(41830)
- 研究所(41457)
- 教育(40490)
- 北京(40215)
- 农(39650)
- 业大(39583)
- 师范大学(38790)
- 技术(35258)
- 财经(34931)
- 州(34470)
- 院(34343)
- 经(31774)
- 基金
- 项目(189578)
- 研究(149305)
- 科学(148963)
- 基金(131101)
- 家(112383)
- 国家(111222)
- 科学基金(94977)
- 社会(88482)
- 社会科(83320)
- 社会科学(83298)
- 省(76590)
- 教育(75735)
- 基金项目(69584)
- 划(65738)
- 编号(65219)
- 自然(59765)
- 自然科(58272)
- 自然科学(58262)
- 自然科学基金(57156)
- 成果(55857)
- 资助(52636)
- 课题(48011)
- 重点(43464)
- 部(42555)
- 发(41523)
- 年(39916)
- 项目编号(39885)
- 创(39838)
- 规划(37581)
- 教育部(37117)
共检索到412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爽
北京市集团化办学存在多种有效的实践模式,不同实践模式的工作任务和支持系统略有差异。如何从实践层面推动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教育集团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论述,一是教育集团建设的场域层面,二是教育集团自身。教育集团的"场域"问题是研究教育集团建设的重要焦点,涉及到的主要行动者包括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家长群体。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集团外部合法性的赋予者,专业机构是教育集团专业能力提升的支持者,学校是教育集团建设的有机主体,家长是教育集团建设的需求者与合作者。而在教育集团自身发展层面,要注意制度安排的"名实合一",文化建设的"和而不同"以及集团公共目标的"价值共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洪洁 宋维华
当前,很多师范院校外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进入岗位以后,不知道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职后专业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教师培养的实践性知识。职前外语教师只有躬身于实践,在实践中多体验、多反思、多感悟,才能习得实践性知识,进而促进他们职后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职前外语教师 实践性知识 习得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虎强
当今时代,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双减"政策的出台,再一次促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追求新的变革与超越。新的时代,需要学校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之人、整全之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从价值理念、管理机制、思维方式、实践路径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实现转型。对于此,"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在叶澜教授的带领下进行了长达近30年的探索,帮助一批"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成功实现了转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形成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勇
基础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时期。基础教育工作的直接引导者是一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和教学经验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成效。除了在教师招聘时通过考核录用的方式对教师能力和素养进行一个初步筛选,以及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觉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温泉 陶钧
新时期,推动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发展,很有必要。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社会进步。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融合发展新途径。资源共享效率不高、融合发展差异明显、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是当前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需要进一步提升资源共享效率、缩小融合发展差异、健全融合发展机制,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学校教育 融合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威廉·派纳 张文军 陶阳
近年来,美国公立教育不断处在"被改革"的状态,这些改革都是合理的吗?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从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研究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质疑了经济学对教育研究和课程研究领域的侵蚀,揭示出"技术中心主义"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课程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面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濒临"终结"的状态,课程学者不应只沉浸在原有的概念体系中,课程研究可以从纵向(历史)研究和横向(视界)研究两条路径,通过借鉴国际课程领域的概念体系以及"复杂的对话",促使美国课程研究学科化,促成课程研究的新一轮范式转换,来理解和改造变化了的教育现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晓洁 蒋曦
本文分析了美国特许学校的产生、发展与特点,并从制度变革的视角阐释了特许学校对美国公立学校制度的深刻影响。本文认为特许学校的出现并不会导致公立学校的公共性失范,但它促使美国公立学校制度从传统的“公立学校国家垄断制度”开始向“公立学校国家与社会共建制度”转变。
关键词:
美国 特许学校 公立学校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雨亭
派纳对美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有诸多的批评:它是在对其公民进行错误的教育,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商业思维"式的改革,仍然把学校当成医治社会疾病的良药。他认为教育改革其实是社会政治危机的转移,教师被当作了替罪羊。他建议在受右翼反动分子和迷恋商业的政客们折磨的教育梦魇中,教师们应该培养自我反思的和跨学科的能力。研究者应该意识到课程是"复杂的会话";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是顾问和合作者的关系。课程研究者应该反对学术职业主义,做一个私人公共知识分子。
关键词:
美国教育改革 派纳 课程改革 教师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宁晨伊
据《达拉斯报》2007年1月7日报道:在德克萨斯州,目前已有部分学生参加了德克萨斯虚拟学校(Texas Virtual Academy),并通过网络学习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雅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登溢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人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关注度与日俱增。当下,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我国潜在的人才资源后备军,代表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可用之才,才能确保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中国共产党后继有人的迫切发展需求,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充分准备。众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栋
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使命。课承与师承是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基本路径。学校教育通过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发掘丰富的职业精神资源、实施主题统整的课程组织方式和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形式,确保职业精神通过课程实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承。学校教育对职业精神的选择继承和发展创新最终通过教师培养学生而实现。除学校教育外,劳动生活过程和企业生产培训过程是职业精神传承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学校教育 职业精神 课程 教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喜萍 韩清林 杨红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优化知识结构,熟悉学习者的特点,注重有关学生体验方面的知识更新,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评价观。教师知识结构理论模型包括三个基础、五个支撑和两个核心。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应坚持教师任课结构优化与教师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相结合原则,重视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教学整合机制的作用。在职培训课程设置应坚持课程目标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结构的非正规性以及课程展开方式的实践性。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 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闫艳
"管办评分离"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为学校评估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而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滞后,在实践方面也很落后,存在很多失衡与不和谐现象。面对这些问题,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内涵和特点:有机整体性、动态关联性、多样复杂性、非平衡开放性。并结合实践,描绘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框架:整体视野下凸显学校多元发展的目的,组建多元的评估主体并建设动态关联的协调机制,凸显高位和动态的指标内容,以及推行"对话"和"整合"式评估信息收集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