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7)
- 2023(6310)
- 2022(5520)
- 2021(5291)
- 2020(4544)
- 2019(10974)
- 2018(11036)
- 2017(19930)
- 2016(12258)
- 2015(14219)
- 2014(14830)
- 2013(14133)
- 2012(13399)
- 2011(12292)
- 2010(12695)
- 2009(11533)
- 2008(11672)
- 2007(10864)
- 2006(9342)
- 2005(8558)
- 学科
- 济(44195)
- 经济(44157)
- 管理(26975)
- 业(25797)
- 方法(23196)
- 数学(20920)
- 数学方法(20711)
- 企(19794)
- 企业(19794)
- 教育(19752)
- 中国(16966)
- 农(12837)
- 学(11836)
- 财(11482)
- 理论(10554)
- 地方(8603)
- 贸(8472)
- 贸易(8471)
- 农业(8253)
- 易(8214)
- 业经(7930)
- 制(7688)
- 教学(7503)
- 和(6760)
- 务(6756)
- 财务(6740)
- 财务管理(6719)
- 发(6708)
- 技术(6690)
- 企业财务(6309)
- 机构
- 大学(175976)
- 学院(170386)
- 济(63257)
- 经济(61607)
- 研究(61213)
- 管理(58145)
- 理学(49859)
- 理学院(49180)
- 管理学(48150)
- 管理学院(47804)
- 中国(39697)
- 京(38826)
- 科学(37435)
- 范(32612)
- 师范(32398)
- 教育(32001)
- 所(31649)
- 农(29636)
- 财(29282)
- 研究所(28893)
- 江(27626)
- 中心(27483)
- 师范大学(26508)
- 业大(25498)
- 北京(25413)
- 农业(23556)
- 财经(23323)
- 技术(22216)
- 州(21512)
- 院(21299)
- 基金
- 项目(106953)
- 研究(84155)
- 科学(83971)
- 基金(72940)
- 家(62637)
- 国家(61996)
- 科学基金(51351)
- 社会(49294)
- 教育(47242)
- 社会科(46346)
- 社会科学(46328)
- 省(43699)
- 划(38762)
- 基金项目(38112)
- 编号(37720)
- 成果(33562)
- 自然(31708)
- 自然科(30914)
- 自然科学(30902)
- 自然科学基金(30343)
- 资助(30192)
- 课题(28985)
- 重点(25800)
- 部(25762)
- 发(24336)
- 年(23773)
- 教育部(22407)
- 性(22315)
- 项目编号(22187)
- 创(21998)
共检索到258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慕向斌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中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共同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现实教育中,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为此,要破除重智、轻德的应试化教育模式和重学历、轻成才的功利化思想影响,建立符合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和创新人才需要的教育培养模式,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合理衔接。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文毅
教学内容是在对工作过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作过程各要素所进行的合理抽象,是从教育角度所进行的重新建构和排序。工作过程之间存在并列、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形成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工作任务,并确立了具有不同职级的职业能力。它是我们进行专业衔接、教学内容衔接、选择和划分学习范围的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进一步形成了不同学习情境。课程衔接是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在不同职业教育阶段进行界定或划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重新建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龙 陈鹏
时代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发生了现代流变。内涵方面,"内在驱动性"的不断彰显,规律方面,长期性、跨界性以及系统性的互动变化致使高职教育唯一培养主体的地位不断受到动摇。因此需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出系统变革,除了将人才培养链条后延,提升职后培训的地位外,高技能人才内涵中的"内在驱动性"也呼唤着人才培养链条的前伸以及基础教育的介入。统整在系统性成长规律之下的长期性与跨界性规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体现了高技能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同教育层次和类型的重要支持作用,为基础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赋予了可能。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高职教育 高技能人才 衔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文辅相
美、英、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袁本涛,文辅相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是有密切联系的,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靠两者的相互衔接和共同努力。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等与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本文特选择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理论的视角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变迁:从平行走向交融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源自截然不同的教育传统,高等教育一般生产和教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职业教育则提供某一特定职业的培训。对大学的评价常常基于其对某一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辉
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角度,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经验总结等相关理论,对中美两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提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完善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运鑫 廖益 罗频频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工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表现在人的发展、社会需求、职业能力、衔接的有效性等方面。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工具理性,夯实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通过二者的融合还原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教育活动中的一体性,可以有效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和平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要求。如何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君第 陈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凭借其自身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等特点和适应性强、权威性大、效益性高等优势,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指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衔接具有重大意义,对两者沟通衔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沟通衔接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促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职业教育 沟通衔接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文华
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认清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以更现实的态度看待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首先,基础教育人学机会的不均等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玉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构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本衔接"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种新的探索,是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和创新,对于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高专学生及自学考试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学考试 “专本衔接” 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加惠
各类高等教育有效沟通是构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高等教育体系之关键所在。美国之所以拥有良好的高等教育体系,正是得益于其四通八达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以及学术型教育可以实现良性沟通与衔接,这极大地激发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活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莉花 唐慧
德国建设衔接、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有效应对人口变化及科技发展挑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拓宽了个性化教育路径。教育标准分类和资格框架为职业教育层次与类型的确立提供制度基础,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不同类但等值"为职业教育路径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基础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阶段划分为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衔接和横向融通提供现实基础,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由此形成了内部衔接、相对独立的职业路径和类型协调、职普结合的融合路径。职业路径符合德国传统职业教育技能累积的特点,融合路径则吸收了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各自的优势,两条路径共同构建了德国面向未来发展的渗透性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 衔接 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建东 桂德怀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探讨中高职衔接的现实基础和有效路径是推进中高职衔接的两个关键问题。本文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从产业—人才—专业的视角来看,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接的制造业面广量大但实力不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转型发展的诉求。同时,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普遍短缺,对高学历、高水平人才需求明显增加。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制订"十环节十重点"的研究方案,构建"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创新"六双四协"的顶岗实习衔接机制,可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有机衔接提供积极的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我国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是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教育中的体现。"重点校"政策在推动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扩大了城乡间、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基础教育群体间入学机会不公平,尤其接受优质教育不公平。应从制度入手,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人事制度、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缩小基础教育校际差别,逐步取消"重点校"政策,使公众享受到较为公平的教育。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重点校”政策 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