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1)
2023(8703)
2022(7531)
2021(7215)
2020(6079)
2019(14340)
2018(14306)
2017(26794)
2016(15889)
2015(18171)
2014(18672)
2013(17821)
2012(16966)
2011(15581)
2010(16113)
2009(14703)
2008(14870)
2007(13769)
2006(12163)
2005(11062)
作者
(43816)
(36612)
(36547)
(35284)
(23399)
(17480)
(17043)
(14252)
(13894)
(13451)
(12218)
(12154)
(11703)
(11695)
(11659)
(11658)
(11654)
(10924)
(10670)
(10659)
(9330)
(9309)
(8985)
(8488)
(8432)
(8429)
(8286)
(8187)
(7552)
(7342)
学科
(56993)
经济(56943)
管理(39301)
(37461)
(28961)
企业(28961)
方法(26545)
数学(23798)
数学方法(23486)
中国(21067)
教育(20424)
(18376)
(16178)
(13959)
理论(12305)
(12185)
贸易(12183)
地方(12037)
(11855)
农业(11700)
(11191)
业经(11176)
(10433)
(9232)
银行(9212)
(9116)
财务(9090)
财务管理(9066)
技术(8880)
(8789)
机构
大学(222903)
学院(220326)
(86564)
经济(84407)
研究(79081)
管理(78641)
理学(66877)
理学院(66046)
管理学(64779)
管理学院(64325)
中国(54691)
(48387)
科学(46731)
(41578)
(40508)
(38236)
师范(37998)
(36578)
研究所(36575)
(36164)
中心(35841)
教育(34308)
财经(32012)
北京(31533)
业大(30897)
师范大学(30679)
(28885)
农业(28827)
(28159)
(27934)
基金
项目(136397)
研究(107842)
科学(107603)
基金(94218)
(80396)
国家(79576)
科学基金(66882)
社会(64023)
社会科(60353)
社会科学(60334)
教育(57156)
(55097)
基金项目(48527)
(48073)
编号(47978)
成果(42452)
自然(41355)
自然科(40306)
自然科学(40291)
自然科学基金(39569)
资助(39526)
课题(36075)
(32263)
重点(32126)
(31037)
(29741)
(28663)
项目编号(28181)
(28084)
教育部(27969)
期刊
(96279)
经济(96279)
研究(75779)
教育(55986)
中国(51538)
(32797)
(32223)
学报(30752)
科学(28110)
管理(26428)
大学(24020)
技术(23266)
农业(21958)
学学(20939)
(20675)
金融(20675)
业经(15783)
财经(15721)
经济研究(15320)
职业(14758)
(13525)
问题(12849)
(11753)
(11281)
论坛(11281)
(11258)
技术经济(10617)
图书(10588)
理论(10220)
统计(9974)
共检索到342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我国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是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教育中的体现。"重点校"政策在推动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扩大了城乡间、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基础教育群体间入学机会不公平,尤其接受优质教育不公平。应从制度入手,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人事制度、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缩小基础教育校际差别,逐步取消"重点校"政策,使公众享受到较为公平的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明  王晓燕  
"十一五"时期,我国民办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总体呈现平稳态势,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地区间、城乡间和不同教育阶段间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况。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民办基础教育需要在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上适时调整,深化学校内部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进  
德国在半个世纪以来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实行全面免费的基础教育,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尊重父母的择校权;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扶助弱势群体;确立国家教育标准,统一教师教育标准,实施全面的教育监测。这些政策有助于促进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层面的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对我国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欣  范如涌  安宝生  
基础教育信息化国家项目有助于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部分资金投入能否发挥预期的使用效益,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将起到非常明显的政策调控和导向作用。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国家项目资金管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借鉴美国的经验,文章在建立公平公开的分配机制、调动参与学校的积极性和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曹燕  
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工具是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对我国1979—2016年间的357份政策文本进行文本计量及内容分析,发现政策体系演变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政策主题呈现"公平内涵丰富"并追求"差异而平等"的发展趋势。然而,政策工具应用存在结构性失衡:命令性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简单"多元化,下位工具协同不足;激励工具持续转型但配置缺位,系统变革、自愿性工具缺失。文章建议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协同性,分离多重政策目标;遵循"政策情境—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的逻辑进路,灵活发挥多重工具效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国睿  何颖  
本文在全面梳理2009年教育政策的基础上,选取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社会和公众广为关注的国家与地方基础教育政策进行分类评述,试图为政策制订的科学性、民主性、稳定性、实效性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为我国的教育政策执行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任子雄  
如何有效落实基础教育减负工作,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基础教育减负中相关主体的行为目标的分析发现,基础教育减负陷入博弈困境的根源在于现行考试制度、当前就业环境和教育评价机制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苏尚锋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受众面广、政治意蕴强烈的利益格局调整的复杂的公共政策现象。从政策最初形成的信息收集、加工和分发阶段开始,到政策的执行与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信息来源与加工以及政策参与者对这些信息本身的理解与实施,存在着五种不同视角。不同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心理念、重点关注及政策工具蕴含等方面往往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教育政策过程的角度看,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双重动态性,是由特定时期和特定区域内的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三套参数在特定的路径流动中共同形成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需要一种视角融合的制度化框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拴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说明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基础教育是关键。解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教学内容也更加切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人才的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屠莉娅  
本文以我国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政策的衍生与发展为例,将课程改革政策同具体时空情境下政策生态的四个切面相关联,探讨课程改革政策同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和教育生态之间的投射性与建构性关系,即政策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反映政策生态的现实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则通过政策生成进行自我表达与建构。本文旨在理解课程改革政策作为反映与建构现实世界的特定方式及其超越理论、政策或实践范畴的深层次内涵与意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德新  朱家存  
皖北地区中小学的学校数、在校生数及专任教师数,分别占全省中小学总数、中小学在校生总数和专任教师总数的41.60%、44.03%和42.12%。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严重缺额,整体素质不高;办学条件差,处于低水平的维持状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普通高中发展滞后,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偏低;基础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建议成立省级皖北地区基础教育领导小组,对该区域的基础教育进行系统的综合规划和指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蔚  张培丽  
一、发展基础教育应该作为西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点城市化对西部教育提出了发展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西部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原有的教育基础等条件所限,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困难,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西部教育应该把发展基础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在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政策制定过程中主体单一、资源充足度不够;政策评估过程中评估体系不健全,缺乏对评价的长程关注;对特殊儿童关注度相对较低等。分析当前基础教育发展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包括以下方面:政策制定过程中社会参与力量未能完全调动;政策对象对基础教育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现行教育政策对基础教育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合理等。建立健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持续增加基础财政投入,建立健全教育均等化机制;保障多元政策主体广泛参与,提高政策主体理性认识;统筹教育硬件和师资力量配置,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乡村学校应利用好自身资源,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宁中  柳海民  
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质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质量,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肯定基础教育发展成就的同时,更要冷静地看到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政策的角度看,解决中国目前农村基础教育诸问题的良策,是实行两条腿走路,即通过办好优质高中和高中段职业教育拉动义务教育,解决义务教育中较突出的辍学问题。所以,应调整“三级分流”的做法,使农村基础教育转向完全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段的职业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平  
民族基础教育政策不仅是国家意志在民族基础教育中的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在目的上是为了提升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在导向上是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是民族性与文化性的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