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9)
2023(8698)
2022(7275)
2021(6803)
2020(5982)
2019(13424)
2018(13288)
2017(26749)
2016(14140)
2015(16070)
2014(15255)
2013(14997)
2012(13581)
2011(12118)
2010(12629)
2009(11885)
2008(11686)
2007(10313)
2006(8770)
2005(7664)
作者
(37931)
(31672)
(31613)
(29907)
(20362)
(15178)
(14446)
(12270)
(12027)
(11408)
(10936)
(10810)
(10018)
(9989)
(9933)
(9764)
(9477)
(9253)
(9227)
(8996)
(7991)
(7722)
(7605)
(7279)
(7181)
(7136)
(7025)
(6951)
(6338)
(6118)
学科
(62690)
经济(62621)
(47630)
管理(45507)
(39464)
企业(39464)
方法(37169)
数学(34271)
数学方法(33725)
中国(17289)
(15968)
技术(14588)
(13247)
(12131)
银行(12125)
业经(12066)
(11926)
(11473)
(11391)
保险(11300)
(11088)
金融(11088)
理论(10728)
(10679)
贸易(10672)
(10600)
财务(10569)
财务管理(10542)
技术管理(10528)
(10367)
机构
大学(197447)
学院(197367)
(85082)
经济(83565)
管理(83269)
理学(72258)
理学院(71637)
管理学(70233)
管理学院(69862)
研究(57004)
中国(48261)
(41410)
(39487)
财经(33310)
科学(32102)
(30414)
(28529)
中心(27935)
经济学(27544)
(26527)
业大(26184)
(25781)
财经大学(25146)
经济学院(25056)
北京(24721)
研究所(23846)
(22886)
商学(22881)
商学院(22680)
(21979)
基金
项目(133798)
科学(107814)
基金(100064)
研究(97390)
(85715)
国家(85033)
科学基金(75683)
社会(64755)
社会科(61610)
社会科学(61594)
(52280)
基金项目(51773)
自然(48930)
自然科(47985)
自然科学(47978)
自然科学基金(47134)
教育(46522)
(43224)
资助(43066)
编号(37941)
(30730)
(30322)
成果(29803)
重点(29635)
创新(28815)
国家社会(27361)
(27176)
教育部(27166)
人文(26449)
课题(26196)
期刊
(83071)
经济(83071)
研究(58335)
中国(36150)
管理(31699)
(31633)
学报(25849)
科学(24930)
(24462)
金融(24462)
(21952)
大学(21013)
学学(19770)
技术(19531)
教育(19426)
财经(16923)
经济研究(14776)
农业(14524)
(14340)
统计(13540)
业经(12981)
(12973)
技术经济(11656)
决策(11253)
问题(10460)
商业(9528)
理论(9461)
科技(9268)
(8640)
(8566)
共检索到283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怀中  陈曦  
文章立足于基础养老保险缴费适度水平的理论模型探索和实证检验,提出养老保险缴费率以不超过老年人口比重系数为适度上限标准,以"老年人口比重"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为主要指标,构建基础养老保险适度缴费率新模型,解决现行收支平衡缴费率模型不能确定基础养老保险适度缴费率等问题。通过对新模型的合理性检验发现:(1)2018~2050年城镇职工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率适度区间为12.00%~15.74%,长期平均适度缴费率为14.62%;(2)依据缴费适度水平推导得到给付适度替代率模型,确定给付适度水平随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而降低,城镇职工基础养老保险适度替代率由2018年的41.64%降低至2050年的26.04%,既能够契合企业缴费可承受能力和转轨过程中代际转移养老责任下降规律,也能够满足老年人口基本保障需求;(3)新模型基础养老保险适度缴费率实现了缴费与给付适度性均衡、养老金水平与劳动年龄人口可支配收入水平均衡、养老金给付与保障基本生活目标均衡。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穆怀中  陈洋  陈曦  
围绕国家提出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宗旨,本文研究适度降低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率的路径,提出养老保险缴费率膨胀系数概念和定量研究数理模型。本文提出,社会保障体制转轨的"成本叠加"、全社会代际交叠的"有限责任"、个人生命周期的"不可预期"是导致养老保险缴费率膨胀的主要原因和内在规律。定量研究发现,现存养老保险缴费率膨胀系数为9.44%,其中覆盖面膨胀系数为5.59%,遵缴率膨胀系数为3.69%,提前退休膨胀系数为0.16%。纵向回归研究发现,覆盖面的膨胀系数弹性为-0.15,遵缴率的膨胀系数弹性为-0.2,提前退休的膨胀系数弹性为0.938。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田影  马海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退休年龄延迟和内生生育率的世代交叠模型,探讨了社保缴费率和退休年龄延迟对就业率和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退休年龄延迟能够有效改善社保缴费率下降所产生的两难困境,退休年龄延迟与社保缴费率之间存在最优组合;进一步利用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社保缴费率在退休年龄延迟与就业率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这一机制,退休年龄延迟能够通过降低社保缴费率进而增加就业率。政府应“小步渐进式”地推行退休年龄延迟政策及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构建社保缴费率与退休年龄相联动的调整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改革养老金制度,并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为退休年龄延迟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路锦非  李姝  
2016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政策缴费率降至16%。本文运用2002~201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政策缴费率对实际缴费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养老保险缴费存在拉弗曲线,政策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处的政策缴费率水平为25.96%;其次,系统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政策缴费率变化带来的实际缴费率变动更明显,第三产业占比低及人口迁出地的政策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第三,精算模型测算显示,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由28%降至24%时,企业的缴费负担下降16134.16亿元,下降幅度为6.49%。据此,建议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缴费监督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征缴监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志刚  苗萌  王子悦  杨真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法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变动对企业申报的缴费基数、就业规模等决策的影响和具体机制。在给定监管力度和法律环境下,在法定缴费比例上升时,企业会减小申报基数;反之则增加申报基数。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缴费基数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商量的结果,并且法定缴费比例变动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在对不同企业类型进行分析后发现:(1)当法定比例降低时,省份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逃费程度降低的幅度大于省份社会平均工资较高的企业。(2)当法定比例上升时,资本密集的企业相比于劳动密集的企业会更多地减少就业规模。(3)当法定比例上升时,非国有企业减少就业规模,而国有企业不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红  余蒙  
文章通过对相关统计模型进行改进,结合我国东中西部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结构数据,构筑了相关模型,并运用邹至庄检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定性定量地揭示出了我国分收入和分地区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差异;提出了多支柱的养老保险模式改革与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崔小勇   卢国军   翟颖佳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养老保险缴费率下调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0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测算并分解了政策缴费率下调的宏观就业与产出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政策缴费率下调的激励效应和配置效应是促进宏观就业与产出增长的两个重要机制。实证分析表明,2019年政策缴费率下调显著促进宏观就业增长约5.1%,宏观产出增长约11.4%,并且宏观就业与产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配置效应。对微观企业的行为分析表明,政策缴费率下调显著降低企业的实际社保缴费率和劳动力成本,同时提升员工工资,促进企业雇佣和产出规模的扩张。进一步分析表明,缴费率下调的宏观经济效应在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在制造业和中东部地区的激励效应和配置效应同时显著。最后,缴费率下调显著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宏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约2.4%,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地区—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改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益  李晓琳  石晨曦  
2019年5月1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降低3个百分点,但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逐步受到老龄化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文章运用精算模型预测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政策的持续时间,研究发现:(1)当没有其它政策干预,降费政策最多持续5年;(2)实施征缴体制改革后,如果征缴率从61.59%提高至70%-100%,降费政策可持续6-17年;(3)当进一步延迟退休并引入外源性融资,降费政策至少可持续31年;(4)如果政府旨在2050年及以前保证基金可持续,当同时实施上述政策调整方案,缴费率可再降低3.41-9.06个百分点。可见,在一定条件下,降费政策能在较长时间内实施。因此,在基金可持续基础上,为降低企业负担,政府可稳步推进征缴体制改革,尽快实施延迟退休等政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叶  郭强华  
本文首先叙述了社会保障基金的现状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显性与隐性的债务问题,试图站在基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别就缴费端与投资管理端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其中,以我国城镇职工"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率为研究重点,通过建立最优缴费率模型,对社会统筹缴费率和个人账户缴费率中如何分配展开研究。并在基金投资管理方面提出建议,从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等日常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外部监督检查两个方面入手,具体实施对基金运行的监管,从而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贾洪波  
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个月)基本医疗保险参与者为被保险人所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占工资的比重。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要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功能相适应,也就是要有利于保障人口的基本医疗安全,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从需求、供给和经济效率角度对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的适度性判定。从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和劳动力供求体系的角度构建了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模型。根据模型对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做了测算,提出了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适度发展的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怀中  杜芳雨  
文章依据劳动力技术替代趋势下全生产要素养老保险缴费理论,提出基础养老保险按"产出"缴费新模式,并运用数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基础养老保险按"产出"缴费适度水平上限,近期为2.5%,远期为5.5%左右;适度水平下限近期为1.8%,远期为2.4%左右。养老保险按"产出"增加值缴费模式,在养老保险缴费总量增长、总量缺口减小、总量可持续性提升及缴费率下降、降费可行性、缴费主体产业间均衡等方面均呈现良好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海洋  
本文对西方经济学家 H-O 理论的实证检验方法论基础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指出80年代以后 Leamer、Maskus 等人将 H-O 理论的实证检验纳入不平衡贸易的分析框架之中,并对要素存量进行更为细化的考察,在具体指标判断上也不单纯以劳动与资本比率来说明一国的要素禀赋,这样在逻辑结构上就更为符合 H-O 理论的内在逻辑。但由于其仍然禀承 H-O 理论的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因此,他们的实证方法也有一些偏颇之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浩然  邱桓沛  朱传奇  李昂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世代交迭模型,考虑公共教育与现收现付养老保险之间蕴含的代际转移关系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了公共教育税率和养老保险缴费率对经济增长和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稳健性分析。本文发现:公共教育税率与养老保险缴费率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可以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养老保险缴费率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养老保险缴费率与养老金替代率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目前条件下,中国政府只有在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同时,加大公共教育投资,才有可能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养老金替代率不变两大目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金刚  刘钰彤  李永涛  
本文提出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的工资总额弹性折损系数,度量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损失程度,分析政策缴费率和相对劳动成本对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损失程度的影响。基于2007~2018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政策缴费率与相对劳动成本正向影响企业缴费损失程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养老保险企业缴费工资总额弹性折损系数约为0.339,意味着逃避费行为导致企业缴费损失了理论应缴额的33.9%;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损失程度在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企业之间、盈利企业与亏损企业之间以及不同资产规模企业之间存在较为明显差异性;缴费损失造成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生物回报率实际值与理论值出现偏离。研究结果表明,降费率和降低企业相对劳动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的损失程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曾益  李晓琳  杨思琦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指出今后我国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当其他条件不变,征收体制改革可能会提高社会保险征缴率并增加企业缴费负担。那么,为对冲征收体制改革带来的企业负担,我国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可否进一步降低?本文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运用计量模型和精算模型,分析征收体制改革对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下调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征收体制改革可使我国养老保险征缴率提高13.5个百分点;征缴率提升使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加,在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养老金待遇不变的同时,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在2019—2025年间可降至21.82%;与征收体制不变和未降低政策缴费率的情况相比,征收体制改革与降低政策缴费率可使企业缴费负担下降16.79%。综上所述,征收体制改革为降低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创造了契机。可见,我国应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以达到减轻企业缴费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