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9)
2023(14829)
2022(12368)
2021(11591)
2020(9863)
2019(22552)
2018(22349)
2017(43246)
2016(23882)
2015(26710)
2014(26120)
2013(25435)
2012(23438)
2011(21275)
2010(21746)
2009(20391)
2008(20202)
2007(18384)
2006(15953)
2005(14062)
作者
(69767)
(58190)
(58146)
(55243)
(37033)
(28115)
(26438)
(22785)
(21818)
(20905)
(19652)
(19302)
(18780)
(18420)
(18146)
(18123)
(18079)
(17309)
(16871)
(16835)
(14741)
(14306)
(14284)
(13256)
(13168)
(13027)
(13002)
(12880)
(11726)
(11705)
学科
(92847)
经济(92749)
管理(70276)
(68044)
(56174)
企业(56174)
方法(44538)
数学(39720)
数学方法(39043)
(26413)
(25035)
中国(24440)
业经(20226)
(19557)
(19498)
贸易(19490)
(18975)
技术(18500)
(18029)
地方(17271)
农业(17228)
(15433)
银行(15378)
理论(15363)
(15143)
财务(15092)
财务管理(15049)
(14601)
(14221)
金融(14219)
机构
学院(337688)
大学(336845)
(136894)
经济(134043)
管理(130115)
研究(113316)
理学(112711)
理学院(111481)
管理学(109257)
管理学院(108644)
中国(85102)
科学(71410)
(70204)
(63052)
(62532)
(58279)
业大(53912)
研究所(53158)
中心(52551)
(51306)
农业(49778)
财经(49682)
(44976)
北京(43967)
(43613)
师范(43091)
经济学(41527)
(40598)
(40530)
经济学院(37549)
基金
项目(226171)
科学(177152)
基金(163014)
研究(160631)
(143964)
国家(142749)
科学基金(121494)
社会(100932)
社会科(95723)
社会科学(95694)
(90157)
基金项目(85523)
自然(80564)
自然科(78799)
自然科学(78773)
自然科学基金(77386)
(76412)
教育(75377)
资助(67492)
编号(65054)
成果(52790)
重点(51203)
(49436)
(48982)
(48347)
创新(45886)
课题(45578)
科研(43889)
计划(42908)
教育部(41967)
期刊
(146205)
经济(146205)
研究(95205)
中国(64650)
学报(56791)
(56143)
科学(50622)
(48742)
管理(47395)
大学(42282)
学学(39927)
教育(37920)
农业(37760)
(31265)
金融(31265)
技术(30093)
经济研究(24759)
业经(24723)
财经(24053)
(21100)
(20602)
问题(18924)
统计(17718)
技术经济(17598)
(17011)
(16890)
科技(16805)
(16197)
商业(16014)
理论(15047)
共检索到493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骞  
宗教以及宗教团体向来对美国政治具有很大影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基督教新右翼开始成规模的"游弋"于美国的政治舞台。冷战之后尤其是9·11事件的发生,宗教右翼势力迅速崛起并与政治右翼合流,对美国政治决策的影响力加大。在分析基督教新右翼对美国政治宏观和微观层面产生的影响基础上,归纳出基督教新右翼影响美国政治决策的理论模式。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晓群  
以往历史研究者一般认为,希罗多德史学缺少清晰的线索,选材也很随意,好像没有经过认真的设计,他们因此而表现出某种不屑,以为史学在起源时就难免表现出如此这般的原始性。很少有人想到,希罗多德史学或许有着特定的学术背景和自觉的思想支撑。把希罗多德史学的"散乱表现"看作原始性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基督教历史观念的影响。我们知道,历史叙述一定是当时语境的产物,历史研究却必须分清研究对象所处语境与研究者所处语境的双重影响。这两种语境之间的张力既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误读和过度阐释的根源。在基督教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奇琦  
按照意识形态的分野,新左翼政党和极右翼政党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政党,但两者却具有反政党体制、体制外动员、缺乏正式组织建设、成员边界模糊和意识形态的极端性等诸多相似性。基于这两类政党的相似性,美国著名学者基茨凯尔特提出运动型政党的理论。基茨凯尔特的运动型政党理论的意义主要在于,它揭示了新左翼政党和极右翼政党产生后共同面临的存在困境,即保持运动型政党特征还是向传统政党转型的两难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基督教保守主义在近年美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变革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来自草根与精英阶层结合、宗教人士与文化精英乃至政党结合所形成的合力,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议程。换言之,基督教在当今美国社会绝非仅仅属于私人信仰领域,它也是公共领域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琨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民众政治意识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儒家思想提供了民众政治意识的基本因子和绝大部分的思想成分。而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成为西方社会正统意识形态,对西方中世纪民众政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对这两种政治意识的内容异同进行分析,试图探究中西方两种文明的奥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蕾  
古希腊的神话和宗教对基督教的诞生和崛起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基督教的诞生受到古希腊俄耳甫斯教的影响,并在传教过程中实现与古希腊英雄神话的视域融合。古希腊神话的英雄观和命运观对社会外部环境和人们内在精神世界施加负面影响,推动基督教攀上西方宗教世界的顶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石刚  
佛教在两汉之际进入中国,很快站稳脚跟并融入了中国文化。而基督教在中国几经沉浮,却始终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不同历史际遇的反思,得出这样的结论:外来文化若想在中国立足,必须走本土化、大众化的道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新  
基督教德育的基础是原罪说,它形成了爱、服从、善恶报应等德育原则,其主要的德育方法是树立“至善”的道德理想、遵守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基督教德育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德育体系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建远  
超级传媒集团的产生无疑增强了美国传媒产业在全球信息化市场的竞争力,但也给美国政治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几大超级传媒集团垄断美国传媒产业市场,破坏了传媒独立多样性的原则,由此伤害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超级传媒集团依托强大的经济影响力,与政治家们的"互利"交易日益严重;超级传媒集团制作的大量缺乏"公共性"的消费娱乐产品,致使公众传统的政治参与热情下降。由于超级传媒集团处在强势地位,美国国内出现的媒体改革运动要取得最后的胜利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明涛  
"文明排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有西方教育背景或者说有世界视野的知识分子,针对义和团以来盲目排外的做法,而提出的一种外交策略。张元济参与发起创办的《外交报》力主这一观点,但是仔细分析,张元济的这一思想又有其独特性,与近现代之交的视野开阔、大刀阔斧的文化激进派相比,稍嫌保守;与近代自改革时期的拘守一隅、盲目排外的文化保守派相比,又觉超拔。说它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建立在文化本位主义基础之上的,它的历史价值似乎也应该体现在这里。张元济这一思想的独特性在对待近代基督教问题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宗亦耘  
中国家谱是一种传统而私密的历史文献。随着社会的变迁,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传入,少数家谱记载了西方基督教文化进入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现象。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俊  
《贝奥武甫》是一部由基督教僧侣在保留原本的古日耳曼英雄事迹的基础上加入宗教因素的史诗,不仅展现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神话意识、宗教意识、世界观以及伦理道德,也深刻地表明了贝奥武甫是一名基督教传统下的古日耳曼英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孙秀玲  
农业推广服务是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开展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采用演讲与展览、实地试验、与农家合作、印发普及读物等形式。这些活动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也促进了基督教大学教学科研的发展。当然,受经费等条件所限,其成效亦有限。但探讨其开展农业推广的原因、形式与内容、保障、成效及其制约因素,将有助于为当今高校的农业推广服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伍伶飞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于1918年至1921年间调查整理的基督教资料在流传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五个相对常见的中英文版本,其中1922年英文版、1922年中文版、1987年中文版和2007年中文版的数据均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将梳理各类数据的差异,分析相关原因,指出各个版本中的数据存在统计误差、计算错误、抄录舛误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以资料的第三部分《各省基督教事业概况》为例,依据现有不同版本的资料对数据进行校勘。本文就这份基督教调查资料展开的分析和校勘,有利于更好地评估其价值并合理利用,也可以对深入认识和整理近代中国社会调查资料相关数据提供有益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方程  陈广宇  
南京近代基督教的发展伴随着南京的现代化进程展开,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宗教文化景观超越了精神信仰范畴在更广阔的领域与南京的城市生活及城市空间发生着深刻互动,进而产生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系统研究了南京近代基督教文化景观的空间演化过程,基于地方理论视角从视觉与结构、功能与现代化、记忆与认同等三方面总结了其文化景观特征,并探索了地方物质形态活化、地方城市功能活化与地方历史意义活化等基于地方活化的宗教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