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0)
- 2023(13525)
- 2022(11590)
- 2021(10618)
- 2020(9301)
- 2019(21504)
- 2018(21376)
- 2017(40834)
- 2016(22097)
- 2015(24948)
- 2014(24955)
- 2013(24603)
- 2012(22791)
- 2011(20645)
- 2010(20364)
- 2009(18727)
- 2008(18621)
- 2007(16554)
- 2006(14170)
- 2005(12647)
- 学科
- 济(92735)
- 经济(92635)
- 管理(62800)
- 业(59088)
- 企(49358)
- 企业(49358)
- 方法(47579)
- 数学(41821)
- 数学方法(41279)
- 财(24171)
- 农(23191)
- 中国(22084)
- 学(20600)
- 业经(18964)
- 贸(17135)
- 贸易(17128)
- 地方(16796)
- 易(16627)
- 理论(16345)
- 制(16240)
- 农业(15443)
- 务(15105)
- 财务(15062)
- 财务管理(15021)
- 企业财务(14257)
- 和(13891)
- 银(13695)
- 银行(13640)
- 融(13418)
- 金融(13415)
- 机构
- 大学(321973)
- 学院(317868)
- 济(131111)
- 经济(128433)
- 管理(123715)
- 理学(107691)
- 理学院(106482)
- 研究(106164)
- 管理学(104425)
- 管理学院(103842)
- 中国(80954)
- 京(67165)
- 科学(66900)
- 财(59396)
- 农(57083)
- 所(53827)
- 业大(50661)
- 中心(50302)
- 研究所(49357)
- 财经(47949)
- 江(46893)
- 农业(45439)
- 经(43690)
- 北京(41485)
- 经济学(40914)
- 范(40688)
- 师范(40146)
- 院(37923)
- 经济学院(37023)
- 州(36833)
- 基金
- 项目(218887)
- 科学(172569)
- 基金(161261)
- 研究(153705)
- 家(142558)
- 国家(141442)
- 科学基金(121193)
- 社会(98126)
- 社会科(93109)
- 社会科学(93079)
- 基金项目(85148)
- 省(85013)
- 自然(81075)
- 自然科(79266)
- 自然科学(79239)
- 自然科学基金(77897)
- 划(72719)
- 教育(72290)
- 资助(66995)
- 编号(60703)
- 重点(49883)
- 成果(49083)
- 部(49061)
- 发(46167)
- 创(45452)
- 科研(43141)
- 创新(42562)
- 教育部(42035)
- 课题(41841)
- 计划(41346)
共检索到458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彩虹 王晓丹
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的基础上,选择对美净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广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利率作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面因素,进行协整和方差分析。协整回归结果表明:在长期,广义货币供给量和对美贸易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弹性大于对美贸易量的弹性。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美贸易量对人民币汇率的贡献程度却大于广义货币供给量对人民币汇率的贡献程度。
关键词:
贸易顺差 ADF检验 协整检验 方差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泽广 Man-Wah Luke Chan
测算方法的差异使得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的不同研究的测度结果大相径庭。本文借鉴新近研究,引入生产率和国外净资产变量,采用经常账户缺口法、基本行为均衡方法的误差修正模型和ML-ARCH模型测度了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区间;并探讨了决定均衡汇率变化的基本面因素。结果证实人民币被低估的水平并不十分显著,生产率的提升、贸易条件变化和增长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外汇储备是决定均衡汇率变化趋势的关键基本面因素;均衡汇率变化的估值效应能够显著影响国外净资产水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国轩 于润
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立足中国国情,分析2003年-2012年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波动的基本经济因素,特别是政策性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情况。同时,通过DGP识别的Johansen协整分析,测算均衡汇率水平及错位程度。结果发现:(1)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人民币受政策性因素干预明显。(2)政策调控在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导致了沉重的调控成本。(3)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对国际市场波动的反应越来越敏感。这些意味着健全完善外汇市场和风险管理体系,稳定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平衡政策调控的收益与成本,增强抵御内外突发因素冲击的能力,稳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政策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章杰 傅强
文章通过构建BEER的状态空间模型,改进传统回归均值系数分析的缺陷,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各影响因素时变系数,研究了2000年1季度~2012年1季度各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动态影响,并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窦祥胜 杨炘
均衡汇率模型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通过现代经济计量分析发现,国内投资、经济增长、利用外资效果和对外贸易状况,是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变化发展阶段。从未来改革方向看,应当适当地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以充分反映出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特征。
关键词:
人民币 均衡汇率 基本经济因素 汇率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红叶 王莉 胡海林
本文首先对经典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简要解读。指出其在估算实践中,暗含技术上的严格假定。本文给出放松假定的改进。通过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的经验分析,对改进工作进行检验。为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研究搭建一个深入分析的技术平台。经验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存在低估,但与长期均衡汇率比较,其实际汇率一直存在高估的情况。鉴于均衡汇率水平的决定机制复杂,人民币汇率水平升值调整必须慎之又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侯天宇 申童童
文章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增加值物量生产函数,施加了消费者预算约束,以此将外生的最终使用物量及增加值价格指数内生化处理,再基于约束型假设尝试构建了人民币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并将其与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面对同一时期的外生冲击,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比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的反应大(更敏感),并且价格指数差异为两种实际有效汇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增加值价格指数对增加值物量需求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扰动(金融危机)、经济政策的改变(政府支出、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外生冲击是引起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原因之一。通过文章构建的实际有效汇率能够探究通过外生冲击刺激要素价格变动的传导机制,进而为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此外,通过研究各国在达到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最终使用物量和要素价格指数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可以探究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深化改革间的联系。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丁骋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在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越来越需关注外部均衡。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由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不平衡引起,其中更主要的是后者。我国在运用政策手段对两个项目收支平衡进行调控时存在缺陷,因此应该寻找其它更好的途径。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大幅波动与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安排有关。同时,理论及经验研究都证明,浮动汇率能更好地调节国际收支,在经常账户上表现为更小波动性。由此,我们应逐步过渡到更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基超 刘晴
很多学者认为境外资本为谋取人民币与外币利差及升值收益而流入国内,本文建立了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间的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在套利预期激励下流入国内的资本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升值的压力,从而形成了汇率升值预期自我实现的双向反馈机制,文章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人民币汇率 汇率安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再见
本文选择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经济开放度、政府支出、货币供应量等经济基本变量构建了人民币兑新台币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并基于海峡两岸1994-2012年的数据,测算了人民币兑新台币的均衡汇率和失调程度。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兑新台币的汇率长期处于非均衡状态,但失调程度并不严重;人民币兑新台币的长期均衡汇率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大陆的综合竞争力相对于台湾地区不断上升。因此,人民币与新台币的汇兑价格必须考虑海峡两岸的经济基本面,并建立有效的汇率合作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志柏
本文将目前学者们普遍应用的时间序列情形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拓展到了非平稳面板数据,并且计算了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六种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失调。计量证据表明,虽然人民币在2009-2010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估,但马来西亚林吉特比人民币低估地更多。在1980-2010年,美元、日元等也都是交替地出现低估和高估,所以人民币在某些年份被低估不是个别现象。人民币汇率及其失调不是引起美元汇率及其失调、美国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必然原因,所以"中国压低人民币汇率导致美国出口和经济受损"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关键词:
人民币 行为均衡汇率 非平稳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强 姚孝云
本文在BEE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hsiao程序选择最优解释变量,结合协整、误差修正等计量经济方法,估计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并测算出1994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在1994~1996年、2009~2010年存在低估。1997~2005年持续高估,2005年实行汇改后,从2006~2007年实际有效汇率几乎接近均衡水平。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汇率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行为均衡汇率 协整分析 汇率错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荣桓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是我国新时期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运用协整方法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水平、失衡程度和长期影响因素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在1994—2016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失衡情况呈现阶段性变化,具体可以划分成"低估(1994年第一季度—2000年第二季度)—高估(2000年第三季度—2003年第三季度)—低估与高估双向变动(2004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二季度)—高估(2014年第三季度至今)"四个阶段。综合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海林 王莉 白东杰
均衡汇率作为一国内外经济中的重要参数,是制定内外经济政策,衡量经济运行状态,实现经济利益的一个参考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数据,根据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算的逻辑框架,估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在样本区间内实际汇率围绕均衡汇率波动,使得失调表现为一种常态。研究的政策空间表明,我国经济基本面的长期趋势不支持目前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 估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立晟 杨娇辉 李颖婷 朱昱昭
本文采用随机波动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与央行干预,对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整体预期和机构个体预期异质性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对汇率预期的影响相对有限,而央行干预冲击持续性更长,会显著强化汇率预期。在以外推或适应性预期参与者个体为主导的外汇市场,宏观经济基本面对个体预期异质性的影响不显著。央行干预则通过在市场释放维持汇率稳定的信号,使市场参与者统一形成单边预期,降低了预期异质性。未来中国应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降低外汇市场干预,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反映更多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