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9)
- 2023(15079)
- 2022(12765)
- 2021(11910)
- 2020(9902)
- 2019(22389)
- 2018(21893)
- 2017(42175)
- 2016(22563)
- 2015(24766)
- 2014(24555)
- 2013(24107)
- 2012(22509)
- 2011(20235)
- 2010(20335)
- 2009(18439)
- 2008(18036)
- 2007(15719)
- 2006(13897)
- 2005(12501)
- 学科
- 济(93132)
- 经济(93022)
- 业(64944)
- 管理(62115)
- 企(48470)
- 企业(48470)
- 方法(37980)
- 数学(33645)
- 数学方法(33152)
- 中国(29665)
- 农(29385)
- 财(24595)
- 地方(23862)
- 业经(21180)
- 农业(20362)
- 制(20059)
- 银(18332)
- 银行(18305)
- 贸(17756)
- 贸易(17743)
- 行(17581)
- 融(17271)
- 金融(17270)
- 易(17212)
- 学(16550)
- 务(14584)
- 财务(14530)
- 财务管理(14497)
- 策(14427)
- 环境(14371)
- 机构
- 学院(311363)
- 大学(308999)
- 济(132017)
- 经济(129203)
- 管理(121091)
- 研究(107620)
- 理学(103072)
- 理学院(101948)
- 管理学(100225)
- 管理学院(99609)
- 中国(85219)
- 京(64882)
- 财(64002)
- 科学(63377)
- 所(53278)
- 农(52671)
- 中心(51081)
- 财经(49573)
- 研究所(48031)
- 江(48028)
- 经(45182)
- 业大(44783)
- 北京(41050)
- 农业(40905)
- 经济学(40635)
- 范(40336)
- 师范(39873)
- 院(39324)
- 州(38144)
- 财经大学(36933)
- 基金
- 项目(209052)
- 科学(165290)
- 研究(153778)
- 基金(151615)
- 家(132253)
- 国家(131105)
- 科学基金(112939)
- 社会(98678)
- 社会科(93569)
- 社会科学(93549)
- 省(81815)
- 基金项目(79130)
- 自然(72316)
- 自然科(70693)
- 自然科学(70674)
- 教育(70516)
- 自然科学基金(69404)
- 划(69097)
- 资助(62702)
- 编号(61949)
- 成果(50048)
- 发(49468)
- 重点(47148)
- 部(46516)
- 创(43856)
- 课题(43267)
- 国家社会(41061)
- 创新(41043)
- 科研(40258)
- 教育部(39993)
- 期刊
- 济(148279)
- 经济(148279)
- 研究(95619)
- 中国(65525)
- 农(48684)
- 财(48310)
- 学报(45738)
- 管理(45385)
- 科学(42797)
- 融(37908)
- 金融(37908)
- 大学(35791)
- 学学(33941)
- 教育(33457)
- 农业(33184)
- 技术(27977)
- 业经(24838)
- 财经(24032)
- 经济研究(23401)
- 经(20632)
- 问题(19016)
- 业(17242)
- 贸(15517)
- 技术经济(14915)
- 理论(14769)
- 统计(14257)
- 版(13920)
- 科技(13800)
- 国际(13718)
- 现代(13679)
共检索到476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竞吾 张伟 陈田园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三期数据,从灾难性医疗支出以及贫困脆弱性入手,采用OLS模型、Probit模型和PSM-DID模型,分别考察了基本医疗保险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于因病致贫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初期,虽然有效减轻了患病居民的贫困脆弱性,但对于减轻灾难性医疗支出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在基本医疗保险的成熟期,由于医疗费用的不断地增长,居民自付的医疗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提升,因病致贫没有得到更有效的缓解;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其减贫效果大幅提升,住院行为的发生不再显著降低个体的贫困脆弱性。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将基本医疗保险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精确识别贫困脆弱性较高的居民,并提前予以补贴帮助,避免发生因病致贫。
关键词:
因病致贫 医疗保险 贫困脆弱性 政策效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健 李华 徐英奇
在疾病经济风险问题突出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足的背景下,首次实证检验商业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对于已经拥有城乡居民医保的家庭而言,拥有商业医疗保险家庭的致贫性卫生支出发生率(IHE)和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CHE)分别显著降低5.22%和3.36%;而在发生大病冲击的情况下,IHE和CHE分别显著降低11.96%和10.49%。考虑不同贫困线标准和逆向选择问题的情况下,实证结果依然稳健。实证检验商业医疗保险的减贫机制,发现对于拥有商业医疗保险的个体而言,其过去两周就诊费用和过去一年住院费用的自付比例分别显著降低4.96%和5.46%。
关键词:
商业医疗保险 大病冲击 因病致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建民 周忠良
目的: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互助医疗2种医疗保障制度在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的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2005年11月对陕西省镇安县高峰镇和铁厂镇的入户调查数据和样本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报表数据,贫困测量指标选用贫困发生率、贫困距指数、收入差距比率、森的贫困指数、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供给率。结果:农村互助医疗制度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的效果好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消门诊个人账户,对住院和门诊服务利用均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雅丽 李亚青 吴联灿
本文将衡量金融风险的思想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实践中,将农民的因病致贫看作一种风险加以防范,提出一种直观、可靠、易于操作的单一评价指标——新农合缓解因病致贫效果指数,并利用广东省五个地区微观调研数据,对这一评价指标进行了实证检验。因为满足因果关联性、预测性和普遍适用性要求,这一指数有利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在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并对决策者调整政策参数以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因病致贫 评估指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闫菊娥 高建民 周忠良
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目标进行评估,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入户询问的方法对样本人口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参保人群在医疗费用补偿前后贫困指标的变化;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降低参保人群贫困发生广度和深度的效果较好,但对住院人群缓贫效果更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资金对缓解住院人群"因病致贫"有较大的贡献。结论:应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力度、提高住院补偿比例、扩大补偿范围、规范医疗服务机构行为,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效果。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缓解贫困 政策效果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远涛 杨娟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回答"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以及"怎么进行针对性帮扶"等难题。阐述第一个问题需要从绝对贫困的定义过渡到发展贫困;阐述第二个问题需要从经济贫困和能力贫困的根源剖析;健康扶贫已经跳出了传统经济贫困的思路,靶向致贫原因,能更好地针对"如何扶贫"提出实施策略。其中,医疗保险制度是健康扶贫的重要抓手,但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在多大程度上助力了"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实证来支撑。以发展贫困为被解释变量,以经济和能力因素为解释变量,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89—2011年追访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推行医疗保险全覆盖,对于抑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良好的政策效应;"是否有医疗保险"本身对于贫穷的效应显著为正,拥有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保费开支使得隐藏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显现出来,出现对于贫困的直接效应为正的假象,但综合效果仍然有利于降低贫困;同时,家庭成员的年龄、受教育年限、文化程度、既往病史、疾病类型、疾病程度等变量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建议在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之后,应该适当向特殊病种进行倾斜,提高报销比例;通过扶智来扶贫,以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消除贫困;重视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支撑作用,在政策方面适度倾斜,缓解"税延型"、"税优型"健康保险政策的阻力和压力,通过保单抵押贷款等金融保险创新,抑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保险精准扶贫"、"健康扶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迎春,徐锡武,王蓉,张宏涛,吴妮娜,王莉阳,罗五金,汪早立
通过贫困缺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效果进行研究,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因病致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基金使用效率较高,但有效供给率较低。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调整补偿方案,同时与特困医疗救助相结合,提高对贫困人群的补助。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因病致贫 贫困指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锡忠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保险业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并揭示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管理特征和风险很有意义。针对公司在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的特征和危机,提出了转变经营观念,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化经营;加快创新步伐,改进保险营销方式;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加强保险队伍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
初创期 成长期 发展期 经营管理特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华 李志鹏
利用CHARLS2011、2013、2015三年追踪数据,实证分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改善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的政策效应和医保扶贫的瞄准效果。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这一旨在改善医保公平的重要举措显著降低了农村居民6.57%的因病致贫发生率;对健康较差、患慢性病、中低消费和高医疗费用支出弱势群体的医保扶贫瞄准效果更为显著(7.95%、7.14%、9.23%和7.51%);显著降低了参保人46.57%实际住院自付费用(过去一年最后一次住院),但对高消费群体、门诊和自我治疗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证实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有利于促进医保公平目标实现,建议加强老龄化背景下高患病率的大病慢病患者门诊保障;预防众多亚健康、中等消费和医疗费用支出的准弱势家庭陷入因病致贫境地的风险,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范云菲
文章根据风险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风险通常是不同的这一特征,从非系统风险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等5个方面,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有助于风险投资公司根据风险企业的特点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风险评价 风险企业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富
人力资源外包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扩展,一种人力资源活动是否外包不仅与它本身的战略价值和特性有关,也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存在密切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应有不同的外包策略和外包内容,以达到既充分利用外包优势,又能避免其劣势的效果。
关键词:
人力资源外包 外包费用 企业发展阶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窦清红
本文对早期实现工业化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税收政策,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税收政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早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更多的采用关税政策调节外商直接投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更多采用的是所得税与流转税的优惠政策。当一国实现工业化,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时,对外商直接投资制定的特别税收政策将被适用于任何投资的税收政策所替代。
关键词:
工业化 外商直接投资 税收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战明华
一国金融结构决定于经济增长、技术变迁、货币和财政政策、法律制度、政治变革、国家体制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各国金融结构因此各具特色。本文试图分析金融结构的变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是否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某种特征性联系,这种分析对于面临发展和转轨双重问题的中国应该发展何种金融结构这一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华 李志鹏
文章在理论假说基础上,利用2013年CHARLS数据,采用Probit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多维社会资本在大病冲击下是否仍能起到显著减缓贫困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没有大病冲击时,社会资本均可以起到显著的减贫作用。但大病冲击前后,社会资本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存在差异。社会资本降低贫困发生率的结果为:个人社会活动每增加0.1分,其大病冲击前后的贫困率分别降低5.1%和7.5%;每增加1个社区活动场所,大病冲击前后的贫困率可分别降低0.71%和1.63%;亲友经济往来金额每增加50%,大病冲击前后的贫困率可分别降低11.9%和3.9%;家庭照料不受大病冲击的影响,且有被减弱的可能性;家庭借贷减贫作用始终不显著。即社会资本对家庭因病致贫具有显著减缓作用,与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人群交往的"桥型"社会资本比家庭亲友内部交往的"结型"社会资本的减贫作用更强。文章为重视培育以家庭为主体的社会资本,发挥其非正式制度治理因病致贫的作用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因病致贫 大病冲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明明 刘吉祥 杨孝春
目的:界定因病支出型贫困与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及测算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健康保险在缓解因病支出型贫困中的优化策略。方法:梳理文献界定不同贫困指标概念并测算各指标的发生率,利用IV-Tobit模型检验商业医疗保险降低因病支出型贫困发生概率的作用。结果:我国因病支出型贫困发生率较高,家庭购买商业性保险能够显著降低因病支出型贫困发生概率。结论:建议建立贫困边缘人口的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发展城市定制型普惠医疗保险、推进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因病支出型贫困 贫困发生率 商业医疗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