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7)
2023(10346)
2022(8326)
2021(7404)
2020(6091)
2019(13711)
2018(13675)
2017(26153)
2016(13603)
2015(14954)
2014(14692)
2013(14845)
2012(13499)
2011(11509)
2010(11996)
2009(11316)
2008(11423)
2007(10771)
2006(9504)
2005(8630)
作者
(36739)
(30752)
(30598)
(28441)
(19440)
(14200)
(13718)
(11598)
(11579)
(11214)
(10351)
(10259)
(9953)
(9670)
(9241)
(9190)
(9018)
(8824)
(8790)
(8763)
(7474)
(7426)
(7222)
(7004)
(6996)
(6814)
(6792)
(6725)
(6102)
(5986)
学科
(76037)
(68651)
企业(68651)
(59967)
经济(59892)
管理(58955)
业经(26181)
(24392)
方法(23603)
(21329)
中国(19632)
技术(19285)
农业(18252)
(16315)
财务(16293)
财务管理(16285)
数学(15992)
数学方法(15925)
企业财务(15365)
(14025)
技术管理(13309)
(13115)
理论(12599)
(12308)
(12258)
地方(11351)
企业经济(10774)
经营(10706)
(10433)
贸易(10422)
机构
学院(193049)
大学(186403)
(85355)
管理(83748)
经济(83694)
理学(71071)
理学院(70499)
管理学(69858)
管理学院(69468)
研究(56119)
中国(47165)
(40380)
(38645)
(31918)
财经(31066)
科学(30076)
(28688)
(28232)
中心(27120)
(26139)
(24985)
经济学(24937)
业大(24482)
北京(24162)
商学(23856)
商学院(23638)
研究所(22834)
财经大学(22598)
经济学院(22506)
经济管理(22274)
基金
项目(121888)
科学(99121)
研究(96901)
基金(88253)
(73732)
国家(72928)
科学基金(66088)
社会(64399)
社会科(61016)
社会科学(61002)
(50345)
基金项目(46854)
教育(42976)
编号(39916)
自然(39580)
(39189)
自然科(38777)
自然科学(38772)
自然科学基金(38204)
资助(33522)
(32651)
成果(31714)
(31413)
创新(29228)
(27195)
课题(26878)
(26638)
重点(26388)
国家社会(26374)
(26250)
期刊
(103333)
经济(103333)
研究(58117)
中国(47148)
管理(38297)
(34560)
(28230)
科学(21908)
教育(21845)
技术(21122)
业经(19888)
农业(19538)
学报(19402)
(18444)
金融(18444)
大学(16741)
财经(15812)
经济研究(15467)
学学(15221)
(13873)
技术经济(12934)
(12881)
问题(12728)
图书(12491)
现代(10847)
科技(10466)
商业(10360)
财会(9866)
经济管理(9774)
世界(9689)
共检索到307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阳  
加快完善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政策,提升服务工作效能,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的题中之义。我国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已相对完整,服务可及性增强,人均财政就业支出和重点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总体看,基本劳动就业创业服务建设起到了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使用公共财政就业支出作为代理变量,采用岭回归估计方法,获得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对就业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关系。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增加1%,那么全国就业人员增长0.033%、城镇就业人员增长0.083%。然而仍存在政策"三重分割",财政均衡机制薄弱,服务实用性和效果偏低,部分领域的政策空白和管理落后等问题。建议尽快健全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标准体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完善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网,加强政府购买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建设,及培育高素质服务人员队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仲  
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入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保险对于劳动供需的影响,然后通过现状研究,阐明了目前我国某些社会保险政策与劳动就业政策不相适应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优化社会保险策略,进而促进就业的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前些年,我们国家曾经力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甚至把积极劳动就业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劳动就业从既有的格局和趋势来看,服务业显然是担当主力军。也正基于这样的考量,我更愿意从劳动就业的视角来看如何开创国家发展的新格局。首先,我们看看开放服务业新格局的重要目标有哪些?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封闭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荆涛  邢慧霞  王文卿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失能人群提供护理服务,缓解家庭照料压力,保障受护理者家人能正常参与就业。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减的背景下,探究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完善,也有利于未来劳动力市场建设。本文基于2010-2019年的44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首次量化评估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此外,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东部和西部试点的劳动就业提升效果明显高于中部试点,大规模人口试点其劳动就业提升效果几乎是中等规模试点的两倍多。对其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不仅可以显著提升个体工作意愿、降低提前退休的概率,还可以通过改善个体健康水平,从而增加劳动就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积极围绕中心,强化保障、主动作为,在资金投向、机制创新、绩效提升等方面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一套具有安徽特色的"1+3+X"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1"是指《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3"是指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三个主导文件;"X"是指多个配套文件,主要涉及资金管理、绩效考评、扶持创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十二五"以来,全省投入就业资金110.8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9.9万人、失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强,刘晓梅  
1996年一季度,在国家继续实行适应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我国从业人员数量依然保持了正常的增长速度。据统计,一季度末,城镇职工达14743.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2.7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10870.5万人,增加75.8万人;城镇集体单位职工3024.5万人,减少121.4万人;其他经济单位职工848.9万人,增加98.3万人。与此相适应,一季度按城镇登记失业人口统计的失业率为2.9%,与上年基本持平,劳动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预计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的宏观环境背景下,1996年全年劳动就业仍有望保持一季度基本稳定的形势,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一定程度的失业率上升将难以避免。 1 全年劳动就业的总体形势与结构变化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起失业增加的供给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劳动力存量的多少,即现有劳动力是不是过剩;二是劳动力增量的变化,即今后进入劳动力年龄人口(劳动力资源人数)的比率。由于我国城乡剩余劳动力基本上是以隐性失业的形式滞留在各个生产领域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明勤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劳动就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国民教育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就业压力大。目前,又面临大量的企业富余职工、下岗职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基本状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劳动就业的发展面临一次新的挑战与机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东强  
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问题陈东强广西大学社会科学部失业和就业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个问题都让政府决策者感到棘手。本文暂撇开人们常规的思路,着手从科技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两个新的概念,即全质性科技创新与非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明  
1995年,我国人口突破了12亿大关,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在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同时,人口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流动的人口达8000万之众,汹涌澎湃的“民工潮”冲击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劳动失业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总计达2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相当一部分正在以无序的形态流入城市,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劳动就业问题,是我国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将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围绕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速度、科学技术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以求澄清某些模糊认识,为我国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一点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长城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城乡隔离的条件下进行的 ,农民被严格的户籍制度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 ,进行低效甚至无效的劳作。政府考虑就业问题时 ,主要是将就业视为城市的福利分配和社会贫困救济 ,从社会政治安定和社会伦理道德角度去考虑。因此 ,所选择的工业化、城市化方式对就业结构转换作用力不强 ,就业结构极具低级化、刚性化的特征。本文认为 ,必须重新认识城市化方式 ,选择城市化道路 ,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就业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文国  
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邵文国科学技术进步必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已为近代三次技术革命的实践所证实。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电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福华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已成为有关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中共识度最高的趋势与特征之一。知识经济对劳动就业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的类型即质别性科技创新和非质别性科技创新,以及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合理性;同时,知识经济将引起就业方式的转变,包括就业结构、就业时空、就业类型和就业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促进劳动就业的战略重点应当是重视教育,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康永和  
人口与发展问题同劳动就业有着密切联系。这次会议,在研究人口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同时,能就劳动就业问题交换意见、交流经验,是很有益的。 中国是个有近10亿人口的国家。近几年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关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宗玲  
长期以来,在家工作(homeworking)被定义为“在家中为制造业或低水平服务业从事有报酬的工作” (Felstead et al.,1996)。这个简单的定义,说明了在家工作者是企业雇用的、以家庭为工作地点的“外包工”(outworker)。许多对以家庭为工作地点的劳动力调查研究显示,在家工作比较普遍地存在于劳动密集行业,往往与企业的制造或装配环节联系在一起。从事在家工作的劳动力的绝大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