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9)
- 2023(12787)
- 2022(11366)
- 2021(10772)
- 2020(9057)
- 2019(20956)
- 2018(21053)
- 2017(40878)
- 2016(22472)
- 2015(25447)
- 2014(25528)
- 2013(25562)
- 2012(23524)
- 2011(21119)
- 2010(21034)
- 2009(19303)
- 2008(18577)
- 2007(16304)
- 2006(14568)
- 2005(12532)
- 学科
- 济(91750)
- 经济(91656)
- 业(65582)
- 管理(58790)
- 农(48988)
- 企(43920)
- 企业(43920)
- 方法(38806)
- 数学(34025)
- 数学方法(33588)
- 农业(32645)
- 地方(23409)
- 业经(23267)
- 中国(22605)
- 财(20633)
- 学(18714)
- 制(17080)
- 贸(14697)
- 贸易(14689)
- 环境(14222)
- 易(14216)
- 技术(13701)
- 理论(13697)
- 和(13487)
- 发(13233)
- 策(12763)
- 务(12012)
- 体(12008)
- 划(11988)
- 财务(11949)
- 机构
- 学院(312967)
- 大学(310569)
- 管理(126957)
- 济(121727)
- 经济(118816)
- 理学(110430)
- 理学院(109223)
- 管理学(107382)
- 管理学院(106840)
- 研究(104848)
- 中国(78364)
- 农(68966)
- 科学(66868)
- 京(66518)
- 业大(54411)
- 农业(52806)
- 所(52689)
- 财(52273)
- 中心(49353)
- 研究所(48038)
- 江(47169)
- 范(42838)
- 师范(42532)
- 财经(41574)
- 北京(41406)
- 州(38136)
- 经(37844)
- 院(37692)
- 省(35401)
- 经济管理(35283)
- 基金
- 项目(218554)
- 科学(170830)
- 研究(162116)
- 基金(155832)
- 家(135088)
- 国家(133868)
- 科学基金(114827)
- 社会(100017)
- 社会科(94222)
- 社会科学(94194)
- 省(88464)
- 基金项目(84443)
- 自然(74727)
- 自然科(72873)
- 自然科学(72854)
- 教育(72811)
- 划(72614)
- 自然科学基金(71488)
- 编号(68911)
- 资助(63249)
- 成果(54812)
- 重点(48194)
- 部(47648)
- 发(47515)
- 课题(46319)
- 创(44705)
- 创新(41615)
- 科研(41312)
- 教育部(40010)
- 大学(39958)
- 期刊
- 济(139700)
- 经济(139700)
- 研究(90084)
- 农(70114)
- 中国(62605)
- 学报(50252)
- 农业(47916)
- 科学(46783)
- 管理(40952)
- 大学(38448)
- 财(37863)
- 学学(36095)
- 教育(35095)
- 业经(28307)
- 技术(27774)
- 融(26905)
- 金融(26905)
- 业(22726)
- 问题(19642)
- 经济研究(18381)
- 财经(18277)
- 图书(17554)
- 版(16805)
- 资源(16798)
- 科技(16115)
- 技术经济(15609)
- 经(15387)
- 理论(15329)
- 农业经济(14722)
- 农村(14712)
共检索到459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绪红 金晓斌 郭贝贝 窦洪桥 赵新新 周寅康
现阶段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审查验收要点散见于相关政策要求和技术规程中,地方在落实基本农田方案时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等现象,在实践层面缺乏一套对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体系。论文从"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调整划定原则出发,尝试构建一套数量、质量兼顾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约束指标是以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为评价准则进行分值修正,质量控制指标是以调整划定前的现状为基准,通过对比分析后修正指标分值。而后基于约束指标和质量控制指标得分对调整划定后的方案进行评价,并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在数量、质量方面符合相关规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划定方案 合理性评价 龙门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目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是稳定耕地面积,控制建设用地无限制扩张的重要手段。[方法]文章以物-场模型为基础,将基本农田划定产生的影响理解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基本农田功能要素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影响场三要素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系统效应或功能。并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构建了包含基本农田划定适宜性、基本农田功能要素协调性以及距离系数的基本农田划定合理性评价模型。[结果]选取泽州县新一轮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其保护区划定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划分为高度合理区、中度合理区、一般合理区、较不合理区和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目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是稳定耕地面积,控制建设用地无限制扩张的重要手段。[方法]文章以物-场模型为基础,将基本农田划定产生的影响理解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基本农田功能要素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影响场三要素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系统效应或功能。并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构建了包含基本农田划定适宜性、基本农田功能要素协调性以及距离系数的基本农田划定合理性评价模型。[结果]选取泽州县新一轮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其保护区划定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划分为高度合理区、中度合理区、一般合理区、较不合理区和不合理区,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通过定量化分析,泽州县基本农田划定合理区域占总面积的82%,保护区划定较为合理。[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管理决策部门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为合理安排基本农田生产、生态等功能、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杨 龚健 叶菁 王卫雯 陶荣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为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承载力—适宜性—质量"三位一体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模型,并以黄石市为例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基于"短板理论",考虑限制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建立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承载力基础上完成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从生态保护功能角度开展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对耕地生产稳定性的约束作用,确保了耕地生产功能稳定发挥,同时统筹兼顾了生态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的需求,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3)结合耕地质量对黄石市耕地进行分区,划分为优先保护区、适宜保护区、后备调控区、生态退耕区4类,在耕地分区基础上综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研究结论:该方法能够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双重目标,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美青 黄宏胜 史文娇 阎波杰 王宗 刘奕婷 张永寿
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影响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不利于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论文以江西省余江县为研究区,在协调各规划关系的基础上,将城市周边自然质量等高于研究区平均水平的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其他耕地,选取农用地自然质量等、耕地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耕地到城镇的距离、耕地到交通主干线的距离、空间连片性、田块规整度等6个评价指标构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基本农田划定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确定最终划入的基本农田。结果表明:城市周边划定基本农田面积为4 474.65 hm~2,其他耕地中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24 0...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多规合一 余江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沈明 陈飞香 苏少青 胡月明 缑武龙 程家昌 吴顺辉
研究目的:探讨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确定方法,为省级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特尔斐法和因素成对比较法。研究结果:划定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4大因素(潜力、能力、财力、生态环境)、6大因子(耕地整治潜力、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粮食生产政策、耕地连片程度、人均可支配财力、生态建设)构成。对广东省各县(市、区)的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并计算,最终确定综合评价得分,并将得分较高的40个县(市、区)划作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研究结论:有效量化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区域划定的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可以使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划定更科学合理,并有效指导省级高标准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聂艳 吴西子 于婧 冯莎 周勇
研究目的:结合土地评价、景观生态和空间聚类探讨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以土地评价为理论指导,运用景观破碎度指数、空间聚类等方法,探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过程。研究结果:构建了4个因素11个因子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特性按离散型、域值型、空间扩散型分别确定指标属性的归一化方法,用于表征鹤峰县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借助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基本农田指标,确定鹤峰县入选基本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清 丁登山 黄巧华
文章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等学科原理和方法,探讨区域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探讨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习定
本文构建了农村信贷关系的代表性博弈模型,发现金融机构和农户长期合作存在边界条件,提高农业项目的回报率、降低农户的贷款利率以及降低农户的信贷交易成本均有利于提高双方的长期合作。广东省龙门县柑桔种植贷款案例表明提高农业项目回报率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关键因素。回报率过低的项目会导致农户意愿违约和非意愿违约,进而使金融机构和农户的合作陷入"囚徒困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辉 谢梅生 蔡斌 帅佳良
研究目的:为合理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基于GIS技术支撑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思路。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以GIS手段进行基本农田数据分析、处理为基础,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依据,可形成对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的智能支持,从而基本实现规划成图的自动化,提高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GIS 农用地 分等定级 基本农田 划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吴学敏 何颖 于婧 于雷 姜艳 周勇
为了实现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质优、集中并重的目标,以鹤峰县为例,结合产能核算、空间聚类、景观破碎度指数等方法探讨构建了一种基本农田划定的新方法。首先基于耕地地形条件、水利设施、产能状况、建设占用可能性和规划约束构建了5个因素12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和域值型、空间扩散型的指标属性标准化方法以表征研究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然后结合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通过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鹤峰县基本农田指标确定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1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龙霞 刘坚容 王玉印 邢世和
以长乐市为研究区域,借助GIS技术,利用基于耕地利用等成果并依据科学指标体系评定而分级划定基本农田数据库,并与现状基本农田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方法改进划定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耕地质量优于现状基本农田.而政策驱动因素、缺少基本农田分级保护制度、可量化质量衡量指标缺失等,是造成现有基本农田划定质量不相当的原因.
关键词:
质量相当 基本农田划定 GIS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臧玲 王兵 张香玲
基本农田是耕地资源的精华、粮食生产的主体,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保护,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以河南省为例,在分析基本农田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取得的3项主要成效:落实了数量保护任务,提升了质量等级,优化了地类和坡度结构;优化了基本农田布局,促进了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形成;保护任务落实到了地块,明确了保护责任,促进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指出还存在的4类问题:尚有少量坡度为25度以上的永久基本农田、个别市县划定后平均质量略有降低、少量项目用地区永久基本农田应划出而未划出、"三线"结合划定不到位。为确保划定后的永久基本农田能够"管得住、建得好、守得牢",提出了6项对策建议: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严格的永久基本农田微调整制度、扎实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共管共护和加快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钱凤魁 张琳琳 贾璐 王善维
良好的耕地自然质量条件和稳定的立地条件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重要基础条件。目前对基本农田的研究多偏重耕地自然质量条件评价方面,而对耕地立地条件研究较少,基本农田被频繁调整,稳定性差。论文以东港市为研究区域,在保障耕地自然条件良好、均一的基础上,从耕地立地条件角度探讨基本农田划定问题,由耕地区位条件因素和耕作便利条件因素构建耕地立地条件评价体系,采用指数衰减法等计算立地条件因素影响作用分值,利用相关性分析等数学模型分析立地条件因素对基本农田划定影响风险范围以及稳定区域,并以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立地条件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影响较大;2)区位因素对基本农田划定存...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立地条件 区位 东港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