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7)
- 2023(8420)
- 2022(7046)
- 2021(6265)
- 2020(5336)
- 2019(11640)
- 2018(11243)
- 2017(21405)
- 2016(11688)
- 2015(12709)
- 2014(12226)
- 2013(12154)
- 2012(11136)
- 2011(9910)
- 2010(9857)
- 2009(9209)
- 2008(9071)
- 2007(8018)
- 2006(6998)
- 2005(6256)
- 学科
- 济(42206)
- 经济(42129)
- 业(34903)
- 管理(32596)
- 企(25581)
- 企业(25581)
- 方法(21289)
- 数学(19192)
- 数学方法(19004)
- 中国(15593)
- 财(13284)
- 农(12646)
- 制(12444)
- 险(11323)
- 保险(11232)
- 银(10011)
- 学(10009)
- 银行(9970)
- 贸(9713)
- 贸易(9707)
- 易(9497)
- 行(9386)
- 业经(9190)
- 融(8442)
- 金融(8442)
- 农业(8338)
- 务(8290)
- 财务(8286)
- 财务管理(8264)
- 企业财务(7871)
- 机构
- 大学(167608)
- 学院(164208)
- 济(67945)
- 经济(66475)
- 管理(63161)
- 研究(58752)
- 理学(54680)
- 理学院(54030)
- 管理学(52983)
- 管理学院(52703)
- 中国(47707)
- 科学(37948)
- 农(36820)
- 京(35491)
- 财(32629)
- 所(30939)
- 业大(29827)
- 农业(29510)
- 研究所(28487)
- 中心(27560)
- 财经(25959)
- 江(24568)
- 经(23887)
- 北京(22280)
- 经济学(21279)
- 院(21144)
- 财经大学(19708)
- 农业大学(19497)
- 省(19377)
- 经济学院(19345)
- 基金
- 项目(116749)
- 科学(91469)
- 基金(87497)
- 家(80141)
- 国家(79451)
- 研究(76515)
- 科学基金(66910)
- 社会(50770)
- 社会科(47936)
- 社会科学(47918)
- 自然(46392)
- 基金项目(46277)
- 自然科(45370)
- 自然科学(45351)
- 自然科学基金(44612)
- 省(44231)
- 划(38829)
- 资助(35823)
- 教育(34325)
- 编号(27780)
- 重点(26491)
- 部(25704)
- 创(24260)
- 计划(23987)
- 发(23616)
- 科研(23612)
- 创新(22732)
- 国家社会(21655)
- 教育部(21548)
- 业(21338)
共检索到243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寅凯 张雪 薛惠元
利用2013—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灵活就业人员阶层认同的变化趋势,探讨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不同户籍和年龄的灵活就业人员阶层认同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与传统正规就业相比,灵活就业人员阶层认同相对较低,且普遍存在纵向“向下偏移”的表征,即平均阶层认同水平较低且呈现出随时间不断下降的趋势。(2)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当前阶层认同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当前和预期阶层认同也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3)在异质性分析中,参与基本养老保险能够显著增强中老年灵活就业人员的当前阶层认同;参与基本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当前和预期阶层认同。基于此,提出消除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制度壁垒,建立和完善缴费激励和转移接续机制,增强低收入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能力以及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泽英 曾湘泉
灵活就业人员整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增加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压力,所以,在保证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利益的同时,应将年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调整到一个合理的空间,同时适度调整住院报销比例、统筹基金费率,保证医疗保险基金平衡。
关键词:
灵活就业人员 医疗保险 预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 张寅凯 薛惠元
公平感和阶层认同关系着精神富裕目标的实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逐年扩大的同时,居民的主观福祉却呈现向下偏移趋势。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参保与否对个体主观福祉的影响,较少分析参保持续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年龄、户籍上的异质性效应。因此,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和2018年的数据,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断保对公平感和预期阶层认同的影响及其年龄和户籍异质性。研究发现:(1)我国居民的预期阶层认同整体有所降低,青年和农村群体的公平感和预期阶层认同均呈下降趋势。(2)从断保状态来看,基本养老保险整体断保率为21.9%,以城乡居保断保为主,其中,青年和农村居民的断保率分别高于中老年人群和城镇居民。(3)与连续参保的居民相比,基本养老保险断保对公平感和预期阶层认同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城乡居保断保的负面影响突出;分人群而言,断保会显著降低青年群体和农村居民的公平感,还会对农村居民的预期阶层认同造成显著的负向影响。基本养老保险的高断保率带来的负面效应抵减了参保的福利促进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参保率逐年提高的同时,公平感和预期阶层认同的下降趋势。基于此,提出建议: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断保高发人群的参保政策。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断保 公平感 预期阶层认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寅凯 薛惠元
社会地位认同和公平感是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功能的重要体现。灵活就业人员的兴起,不仅对传统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了挑战,也对构建更加公平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2016年数据,分析了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地位认同和公平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相比,参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地位认同、参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公平感均具有更显著的积极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参与对不同雇佣关系和收入水平的灵活就业人员有不同的影响;对低收入灵活就业人员而言,收入水平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挤出效应”。建议: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机制;坚持量能缴费原则,适当缩小不同养老保险之间的待遇差距;规范灵活就业人员与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强化平台企业缴费责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霞 帅起先 吕国营
基于逆向选择理论,根据灵活就业人员载体缺失特征,分析并解释了其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低下的问题,并阐述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时逆向选择的内部差异,最后借鉴团体保险,通过构建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的载体,以集体参保方式限制内部成员退出,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以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时的逆向选择,提高其参保水平,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关键词:
灵活就业 载体缺失 医疗保险 逆向选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兴友 李兴国
灵活就业人员现已成为社会医疗保险的重要资源和扩面增长点。各省市针对这一群体采取了许多有别于正规就业群体的特殊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但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管理服务、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八个层面建立合理机制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医疗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盛宝军,高祖明
医疗需求的层次是多方面的,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它决定了人们对医疗消费的意向。经济收入越高,人们对医疗消费的需求就越高。我国目前经济不够发达,国家财力有限,人均收入较低,在现有的财力下,是不能满足职工的所有医疗需求的。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方向是:逐步实行医疗费用由国家、用人单位、个人3方共同负担的原则,在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医疗制度改革的目的,不是满足职工的所有医疗需求,而是满足职工的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邹红 喻开志 李奥蕾
本文利用2002-2009年广东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UHS),分析了社会保险参与率和缴费率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借助工具变量法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与未参保家庭相比,参保家庭的消费支出将增加0.61%,但社保缴费率增加1%,城镇家庭消费会降低0.63%。从家庭类型看,国有部门、高收入和年轻家庭社保缴费率对消费的抑制效应高于非国有部门、低收入和老年家庭。从社保类型看,养老保险缴费率增加1%,消费将降低2.58%;而医疗保险缴费率增加1%,消费将增加2.1%。从支出类型看,养老保险缴费率对食品、衣服、教育、娱乐和交通等支出大类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养老保险缴费率对子女培训班、烟酒和在外就餐等支出细项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社会保险参与率 社会保险缴费率 消费支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良军 杨一先 陈滔 万晓梅 梅贤森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包括预防保健、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三个层次,而医疗保险又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主要由社会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来解决,补充医疗保险则主要由商业医疗保险来解决。本文拟对商业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芳 王宪妹 陈小红
随着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不断增长,如何提高该类人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以保障其职工权益逐渐成为热点议题。本文基于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不同的参保方式,构建精算模型,分别测算通过企业参保、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职保中断后转入城乡居保三种参保方式的养老金净转入额。结果显示: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不论选择何种参保方式,养老金净转入额都为正值,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效应在后两种参保方式中并不明显,尤其是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普遍选择的职保中断后转入城乡居保参保方式,主要表现为当总缴费年限一定时,其养老金收益水平会随着职保缴费期限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因此,为破解该类群体参保难题,建议探索适合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完善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断保”转入城乡居保的制度衔接机制,并积极引导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长期参保。
关键词:
新业态 灵活就业人员 养老保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芳 王宪妹 陈小红
随着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不断增长,如何提高该类人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以保障其职工权益逐渐成为热点议题。本文基于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不同的参保方式,构建精算模型,分别测算通过企业参保、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职保中断后转入城乡居保三种参保方式的养老金净转入额。结果显示: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不论选择何种参保方式,养老金净转入额都为正值,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效应在后两种参保方式中并不明显,尤其是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普遍选择的职保中断后转入城乡居保参保方式,主要表现为当总缴费年限一定时,其养老金收益水平会随着职保缴费期限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因此,为破解该类群体参保难题,建议探索适合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完善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断保”转入城乡居保的制度衔接机制,并积极引导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长期参保。
关键词:
新业态 灵活就业人员 养老保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文 申曙光
当前,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的问题格外突出,这不仅会制约医保制度公平性与可持续能力的提高,同时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研究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的决定因素以及受益归属,从而为新时期医保制度顶层设计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一方面,无论是在参保决策还是险种决策阶段,灵活就业人员的健康风险显著正向影响参保状态,说明逆向选择效应显著存在;另一方面,低收入的参保人利用了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获得了更多的医保基金补偿,并显著改善了健康状况,因此医保发挥了积极的正向分配作用。但是过高的保障水平,在改善医疗可及性的同时会激发道德风险,从而加剧逆向选择问题并阻碍正向分配效应,对更加公平可持续医保制度的建立造成负面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春海 熊琦哲 徐宇明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村劳动力消费的影响以及基本医疗保险的调节效应时发现,非农就业能促进农村劳动力消费,非农就业时长及非农就业收入占比均能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消费水平。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均会对非农就业和农村劳动力消费之间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效应,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则会产生负向调节效应。不同地区及年龄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险类型对非农就业和农村劳动力消费之间的关系影响效果也不相同。农村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会正向促进非农就业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因此,提出强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保障,提高非农就业农村劳动力参保率,推进区域间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协调发展,为发掘农村劳动力消费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消费升级,进而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