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2)
- 2023(12697)
- 2022(10721)
- 2021(9607)
- 2020(8246)
- 2019(18440)
- 2018(17825)
- 2017(34127)
- 2016(18941)
- 2015(20465)
- 2014(20345)
- 2013(19807)
- 2012(18103)
- 2011(16287)
- 2010(16160)
- 2009(15252)
- 2008(15207)
- 2007(13568)
- 2006(11718)
- 2005(10538)
- 学科
- 济(70454)
- 经济(70331)
- 管理(58425)
- 业(56944)
- 企(46198)
- 企业(46198)
- 方法(33915)
- 数学(30204)
- 数学方法(29849)
- 财(23574)
- 制(20019)
- 中国(19859)
- 农(18650)
- 业经(16143)
- 学(15421)
- 务(14890)
- 财务(14863)
- 银(14842)
- 财务管理(14828)
- 银行(14789)
- 企业财务(14162)
- 行(13954)
- 贸(13468)
- 贸易(13465)
- 融(13242)
- 金融(13240)
- 易(13155)
- 体(12834)
- 农业(12041)
- 技术(12030)
- 机构
- 大学(269644)
- 学院(266847)
- 济(108657)
- 经济(106451)
- 管理(102381)
- 研究(90541)
- 理学(88644)
- 理学院(87645)
- 管理学(86149)
- 管理学院(85658)
- 中国(70644)
- 科学(57484)
- 京(55615)
- 财(54761)
- 农(52519)
- 所(46589)
- 业大(44928)
- 财经(43115)
- 研究所(42591)
- 农业(41681)
- 中心(41491)
- 江(39792)
- 经(39327)
- 北京(34282)
- 经济学(33963)
- 院(32889)
- 财经大学(32415)
- 范(31439)
- 师范(30955)
- 经济学院(30731)
- 基金
- 项目(186793)
- 科学(146928)
- 基金(138196)
- 研究(127686)
- 家(123860)
- 国家(122870)
- 科学基金(104499)
- 社会(84132)
- 社会科(79852)
- 社会科学(79827)
- 基金项目(73088)
- 省(72728)
- 自然(69785)
- 自然科(68235)
- 自然科学(68208)
- 自然科学基金(67049)
- 划(62145)
- 教育(58636)
- 资助(56332)
- 编号(47764)
- 重点(42764)
- 部(41494)
- 创(38935)
- 成果(38080)
- 发(38049)
- 制(37211)
- 科研(36726)
- 创新(36691)
- 计划(36306)
- 国家社会(35791)
- 期刊
- 济(112080)
- 经济(112080)
- 研究(76940)
- 中国(52650)
- 学报(50415)
- 农(46045)
- 科学(43899)
- 财(43766)
- 大学(37649)
- 管理(36277)
- 学学(36194)
- 农业(30409)
- 融(28820)
- 金融(28820)
- 教育(22403)
- 财经(21749)
- 技术(20202)
- 经济研究(18617)
- 经(18455)
- 业经(17254)
- 业(16409)
- 问题(14700)
- 版(14628)
- 业大(13591)
- 科技(13322)
- 统计(12974)
- 技术经济(12800)
- 策(12568)
- 理论(11883)
- 财会(11783)
共检索到388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强
公平性可分为制度建设的客观公平性及参保者主观的公平性评价。本文利用2011年对全国4个省份1600余份问卷的调查数据,重点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客观公平性的缺失及其对公众主观评价的影响,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公众公平性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评价总体不高,认为制度公平的比例仅为49.4%。公众社会特质层面的职业类型、所在区位及制度层面的保障水平显著影响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感,而公众个人特质层面的四个因素则无显著性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梅 黄雯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些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方式和待遇办法都有明显差别,形成了城镇"双轨制"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不同人群享受到不同的养老保险再分配方式和结果。文章在考虑了各类人群不同的工资水平和工资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假设不同报酬率、贴现率和缴费年限对参与不同社会养老保险人群的终生受益进行比较和测算。研究认为,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设计,养老保险的再分配效应只局限于企业职工;农村居民没有激励去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养老金远
关键词:
制度组成 制度分割 收入再分配 养老保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艳萍 朱夙哲
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改革过程。在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虽然体现出公平性的不断改善,但无论从国际比较还是国内现实来看,目前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明显的非公平性,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多层次统一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城乡一体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永求 冉光和
文章以最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办法为依据,采用精算方法构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行为模型。在对农民参保的收益率进行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对不同参保人群的吸引力与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制度设计对年轻参保人不利,同时对选择较高缴费标准的参保人也不利。这种制度的不公平性将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年轻人不愿意参保,二是参保人更加偏向于选择较低的缴费模式。
关键词:
参保行为 公平性 政策模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彦 李春根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实行与企业职工一致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使得这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问题在整体上得到了统一,体现出制度建设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但根据安格斯·迪顿的理论,提升福利和减少贫穷的政策设计,需考虑个体间的消费差异,否则将影响政策设计的公平程度。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公平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并轨后企事业机关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并轨后的制度在保障力、覆盖率、养老责任分担、缴费负担、退休年龄、待遇计发与调整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并在后续的制度建设中,建议通过法治化等强制手段提高...
关键词:
企事业机关单位养老保险 并轨 公平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李羽翔
近年来,针对不同参保群体,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呈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种制度共存的局面。在同一框架内,以总替代率、净替代率、总相对水平、净相对水平四个指标为工具,利用精算模型测算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城乡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高于城乡居民。对影响待遇水平的退休年龄、投资收益率和待遇增长机制三项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这三项因素对两种制度的待遇水平都具有重要影响,对城镇职工养老制度影响大于城乡居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李羽翔
近年来,针对不同参保群体,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呈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种制度共存的局面。在同一框架内,以总替代率、净替代率、总相对水平、净相对水平四个指标为工具,利用精算模型测算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城乡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高于城乡居民。对影响待遇水平的退休年龄、投资收益率和待遇增长机制三项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这三项因素对两种制度的待遇水平都具有重要影响,对城镇职工养老制度影响大于城乡居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汪泽英 曾湘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浩华 赵远清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的巨大力量,在一定时期内,农民工数量仍将不断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成为顺利推进社会保障改革"三步走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效的"试金石"。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大部分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存在。这些地方性法规通常很难完全反映各地农民工对养老保险实践的需求,加之体制惯性对于农民工参保权益的自动排斥和抵触,使得农民工很难得到公平参保待遇,往往被边缘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社会公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桔云
根据基准参数测算,并轨后不同收入水平员工的目标替代率均有所下降,且工资水平越高,降幅越大,但基本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缴费年限越长,降幅越小;女性因并轨的福利损失普遍大于男性。并轨后替代率随投资收益率提高而增大,增幅亦随之加大。并轨改善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水平的公平性,同时增加了待遇的不确定性。收入水平越高,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差距越大,且男性大于女性;二者差距随着缴费年限和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而缩小,随着工资增长率的提高而扩大;发展企业年金有利于缩小二者差距。如果没有企业年金,企业人员的退休生活水平将会大幅下降,并轨前后二者差距接近,并轨成为新的双轨。税收对减缓二者养老金差距的...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养老金并轨 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秀玲 魏岩 赵文通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牵涉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的绩效如何,将影响到老年人所接受到保障水平和福利待遇。与其重要地位不相符的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评价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研究大多局限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本文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相关性分析角度出发,在总结并参考了之前学者们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行政绩效三个维度,15项指标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后,利用PCA-DEA模型,对样本省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得出24个省市在2012年份养老保险制度绩效的相对大小,分析了各个省市的投入冗余和支出不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成远 仲伟东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老年群体所能接受到的福利待遇水平。本文基于2013-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应用DEA-Malmquist和Tobit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有21个省域未达到DEA有效,东部地区整体效率值最为领先,地区之间有着显著差异;近五年来,我国整体城乡居保效率有些下滑,主要受技术进步的制约;同时城镇化水平对城乡居保制度运行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实施差异化的效率提升策略,进一步提高制度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完善运营监管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欢
本文基于公平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现行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进行纵贯分析,围绕起点公平(覆盖范围)、过程公平(筹资模式、缴费与待遇计发办法)及结果公平(养老金待遇水平)等维度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演进特征。研究表明,我国不同人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上正在向着公平方向转变:起点上,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过程上,筹资模式及缴费、待遇计发办法渐进趋同;结果上,不同人群养老金待遇差距仍然相对较大。目前,顺应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变动趋势,建立城乡统一、保障底线公平的基本养老保险是制度应有发展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韩军平
本文针对影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主要因素,根据公共政策分析理论,采取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弹性分析等方法,结合分省份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目标变量的影响程度,并以实证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制度需求 实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桥
基于人口跨省流动和省级统筹视角,分析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最优上解比例。研究发现:首先,中央调剂制度最优上解比例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上解比例体现了养老保险基金跨省调剂公平性,另一部分上解比例则提高了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可持续性;其次,按最优上解比例进行省际再分配养老保险基金既能保证调剂公平性又能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可持续性;再次,养老保险参保赡养率因人口老龄化而持续上升背景下,即使借助最优上解比例跨省调剂基金,2050年也仍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庞大缺口;最后,如果实施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并且按最优上解比例调剂基金,那么能有效缓解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负担,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实施最优上解比例和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相结合的制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