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8)
2023(6363)
2022(5331)
2021(5037)
2020(4189)
2019(9403)
2018(9202)
2017(17931)
2016(9773)
2015(10796)
2014(10897)
2013(10603)
2012(9993)
2011(9075)
2010(9565)
2009(9082)
2008(9354)
2007(8608)
2006(7732)
2005(7176)
作者
(26921)
(22544)
(22199)
(21374)
(14477)
(10650)
(10157)
(8692)
(8685)
(8406)
(7673)
(7377)
(7254)
(7203)
(7158)
(7086)
(6779)
(6534)
(6470)
(6444)
(5544)
(5537)
(5350)
(5238)
(5143)
(5086)
(4936)
(4887)
(4519)
(4379)
学科
(36031)
经济(35966)
(30557)
管理(29765)
(23704)
企业(23704)
方法(14238)
中国(13731)
(12765)
(11766)
数学(11641)
数学方法(11437)
(11325)
保险(11234)
(10785)
(10214)
银行(10204)
(10039)
(9714)
业经(8697)
(8561)
金融(8561)
理论(8164)
(7841)
贸易(7836)
(7648)
(7575)
财务(7562)
财务管理(7544)
农业(7162)
机构
学院(137954)
大学(137435)
(59926)
经济(58467)
管理(54414)
研究(46529)
理学(44896)
理学院(44456)
管理学(43834)
管理学院(43549)
中国(41353)
(34508)
(28685)
财经(25301)
科学(24809)
(22955)
(22687)
(22370)
中心(22065)
研究所(19959)
(19211)
北京(18815)
财经大学(18780)
经济学(18533)
(17576)
(17019)
师范(16920)
(16860)
经济学院(16459)
业大(16152)
基金
项目(81717)
科学(64882)
研究(63840)
基金(59334)
(50301)
国家(49803)
科学基金(42945)
社会(40801)
社会科(38497)
社会科学(38490)
(30535)
基金项目(29589)
教育(29145)
编号(26835)
(26325)
自然(26318)
自然科(25702)
自然科学(25688)
资助(25536)
自然科学基金(25252)
成果(23510)
课题(18974)
(18914)
重点(18289)
(17651)
(17373)
教育部(16563)
(16510)
国家社会(16418)
(16403)
期刊
(71985)
经济(71985)
研究(50019)
中国(30877)
(26904)
(23187)
金融(23187)
管理(20681)
(18266)
教育(16643)
科学(16169)
学报(16003)
大学(12880)
财经(12724)
学学(12067)
农业(11790)
技术(11487)
经济研究(11052)
(10823)
业经(10459)
问题(8629)
(8196)
理论(7620)
国际(7248)
现代(7022)
实践(6866)
(6866)
技术经济(6559)
会计(6244)
财会(5994)
共检索到227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夏珺  李春根  
文章分析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并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利益冲突和供给成本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的难点。认为全国统筹是一定背景下的历史必然选择,能起到平衡各地资金余缺,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作用,并能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抗御风险的能力以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全国统筹难点集中在协调横向的区域之间、纵向的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实现全国统筹的制度变迁成本。为此,文章建议从组织管理体制、新旧制度断开、权利责任清单、约束机制等方面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恕  李东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需要把握全国统筹的内在要求,同时选择阻力较小的统筹方案。在统筹方案选择上,应考虑渐进式方案带来的政策固化风险与调整成本,以统筹实施时点划分不同的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在分析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合理制度参数与给付标准设定等统筹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从多途径分担历史债务、建设垂直化管理的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入手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汉雄  
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权的行使主体的确定问题,应从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划分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行使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权存在不合理性,应建立由中央政府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明风  
目前,由于日益严峻的基础养老金财务隐患和支付压力,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着严重的冲击。作为养老保险改革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从理论上讲,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中央政府才能在全国各地养老金之间实现调剂余缺,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杨良初  赵大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表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紧迫性。但是目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与央地支出责任划分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建议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构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朱晶晶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对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区域经济均衡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开始,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分别通过中央调剂基金和全国统筹调剂基金在全国范围进行养老基金余缺调剂,有效缩小了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缺口的地域差异。然而,全国统筹调剂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金收缴动机,对基金总量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尽快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中央和地方激励相容的政策体系,提高养老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以确保全国统筹制度有序推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边恕  王子龙  
提高统筹层次是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和改革的大方向。在历经县市与行业统筹并存、省级统筹、中央调剂几个阶段后,2022年我国开始正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此前的中央调剂制度初步确立了中央政府在调剂养老保险基金余缺中的地位和央地政府的职责分担格局,为全国统筹积累了经验。在此基础上,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还需在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及待遇给付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划分,构建系统性的全国统筹工作格局,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最大效能的发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障碍1995年国务院决定,推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并明确各地政府可以在中央政府提出的"小账户大统筹"和"大账户小统筹"两个方案中,自主选择或者重组制度安排。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全国各地形成了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刘儒婷  胡鹏  吕珊珊  
2010年10月,全国人民翘首期盼的《社会保险法》终获通过。该法案中明确规定了在全国要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赋予了法律效力。目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参差不齐给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全面实施带来诸多问题,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势在必行。但实现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通过三个步骤最终实现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行性方案。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许航敏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养老保险统筹事关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内嵌着国家治理能力。在各地省级统筹改革探索基础上,我国自2022年1月起实行全国统筹,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迈上了统一规范的新台阶。但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是改革的终点,还存在不少矛盾,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认为养老保险统筹改革是事关国家治理能力的改革,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既推动了制度的完善,提升了老年人的安全感幸福感,更推动了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未来应在准确理解养老保险统筹本质基础上,系统认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紧紧围绕养老保险的共济功能发挥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保障这个核心目的,坚持问题导向,从加强宣传解读、深化理论研究、完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构建利益均衡机制等方面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落地见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建平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保障措施尚未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正由低向高艰难推进。全国各地养老保险的覆盖率、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计发办法和计发基数、待遇水平均存在一定差异,短期内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重大的阻力与困难,可以尝试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改革养老保险计发制度和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将养老保险机构改为垂直管理体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涛  张忠朝  赵坛  
基于统筹城乡和制度一体化目标,回顾反思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思路和实践途径。在制度设计思路上,以"人群分设"的传统路径依赖,存在制度体系的碎片化、参与机会不均等、财政分配不公平的三大弊端。新时期的城乡统筹实践路径,是从二保"双延"转向城乡一体。结合国外经验,文章中提出新时期应以全体公民为对象,促成参保机会均等,保证起点公平;采用弹性筹资机制,秉持社会正义;统一计发办法,促进结果公平。可以采取三步走实施策略:第一步,统一建立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居保"),使之与"城保"一起实现"统一国民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也是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国务院安排,由人社部、财政部制定的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已取得较大进展,2014年开始进入制度全面推进阶段,到2015年底我国将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具体如何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未来可能有两种改革路径:一是对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收统支,由中央财政承担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连芬  刘德伟  
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最高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从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是解决省级统筹中诸多弊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相比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更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了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  
长期以来,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为县市级,未能实现省级和全国统筹。文章分析了统筹层次较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考察历次实施省级统筹的标准、方案和全国统筹的实施路径。文章认为,直到2019年才具备实现省级统筹客观条件,实施的是统收统支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方案的本质是全国统筹调剂制度,相当于延续和更新了2018年实施的中央调剂制度,是全国统筹的初级阶段。这样的制度安排符合实际情况,但实现统收统支意义上的全国统筹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文章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地方财政对养老保险投入的“长效”机制与“长期”机制的关系、地方财政负担与深挖养老保险制度潜力的关系、部分积累制与现收现付制的关系,以及统筹层次低产生的影响与历史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