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9)
2023(11374)
2022(9815)
2021(9187)
2020(8152)
2019(18763)
2018(18679)
2017(35982)
2016(19137)
2015(21643)
2014(21757)
2013(21430)
2012(19690)
2011(17446)
2010(17156)
2009(16140)
2008(15915)
2007(13959)
2006(11519)
2005(10088)
作者
(53533)
(45125)
(44737)
(42974)
(28543)
(21475)
(20864)
(17698)
(17059)
(15756)
(15273)
(15157)
(14216)
(14020)
(13876)
(13875)
(13782)
(13390)
(12928)
(12894)
(10953)
(10943)
(10816)
(10304)
(10294)
(10162)
(9913)
(9820)
(9057)
(8871)
学科
(78548)
经济(78447)
(55974)
管理(55252)
(43945)
企业(43945)
方法(42930)
数学(38767)
数学方法(38277)
(22807)
中国(20970)
(20687)
业经(15730)
(15503)
(14897)
贸易(14890)
(14576)
财务(14533)
财务管理(14499)
(14466)
(14337)
银行(14314)
(14186)
企业财务(13760)
农业(13509)
(13505)
地方(13066)
(12857)
金融(12854)
理论(11776)
机构
大学(271465)
学院(270110)
(112747)
经济(110533)
管理(110183)
理学(95609)
理学院(94668)
管理学(92910)
管理学院(92398)
研究(82964)
中国(67856)
(55000)
(53788)
科学(50031)
财经(43451)
(42279)
中心(41680)
(40361)
(39575)
业大(39507)
(38943)
研究所(36785)
经济学(35277)
北京(34078)
农业(33416)
(32646)
财经大学(32629)
师范(32302)
经济学院(32132)
(30830)
基金
项目(185431)
科学(146964)
基金(137437)
研究(133374)
(118944)
国家(117943)
科学基金(102738)
社会(86146)
社会科(81685)
社会科学(81662)
基金项目(72690)
(71351)
自然(67613)
自然科(66131)
自然科学(66111)
自然科学基金(64906)
教育(61974)
(60286)
资助(57063)
编号(54244)
成果(42598)
(41850)
重点(41134)
(38409)
(37897)
科研(36773)
教育部(36440)
国家社会(36038)
创新(35924)
人文(35564)
期刊
(114696)
经济(114696)
研究(75430)
中国(46046)
(42530)
学报(39906)
管理(37576)
科学(36903)
(36371)
大学(30829)
学学(29157)
(28207)
金融(28207)
农业(24313)
技术(23967)
教育(21583)
财经(20817)
经济研究(19210)
业经(18827)
(17687)
统计(16055)
问题(15050)
理论(14138)
(14036)
技术经济(13739)
(13263)
商业(13139)
决策(12995)
实践(12971)
(12971)
共检索到383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青  李珍  
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储蓄)的关系是一个持久争论的经典问题。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不同地区之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通过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探索基本养老保险在参保类型和保障水平方面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地区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者比其他类型养老保险参保者或未参保居民的消费支出更多,且在社区、村庄层面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在人均初始生活水平较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公共养老金单位增长所带来的家户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初始人均生活水平较高、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见,基本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的关系需要分人群、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强  李吉利  
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老年经济保障制度。三个层次的互动发展是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三个层次各自的发展向互动发展的转变的思路是:适度化基本养老保险金替代率;改进保险资金投资运营;政策支持企业年金和商业人寿保险;商业寿险公司更新经营观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彬斌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多年维持着统筹层次低、地域分割明显、区域互济功能欠缺的状态。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国家政策多次敦促要升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但执行进展缓慢,其中涉及到诸多瓶颈制约因素,以及统筹层次提高可能导致的潜在成本—大量提前退休现象的产生。可以说,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最大难处在于统一各方的认识,这涉及到打破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现有的利益格局。因此,推动全国统筹不能采用一蹴而就的休克式疗法,而应当从总结现有的经验着手,权衡得失、扬长避短,在巩固省级统筹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实现全国统筹的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军  
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事业加快建立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王文军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逾1亿,到本世纪末,将达到1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以上。社会人口的迅速老龄化,给生产力不高、经济还不发达的我国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为尤为突出的是老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秀海  
多层次CPI指数是我国亟需研究的基础问题。本文根据抽样调查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探索了居民消费的"自然"结构,测度了各阶层居民消费的权重,首次提出并构建了与居民消费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CPI指数体系。与政府发布的CPI指标对比,汇编的CPI指标普遍高于官方发布的CPI指标;与居民实际感受的CPI指标对比,按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就业状况分类汇编的CPI指标差距最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朝晖  
目前全国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形成,农民工亦工亦农身份使其面临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选择,除了极少数具明确城镇定居意向农民工外,其它绝大多数都存在返乡务农的可能。文章认为:对于短暂回乡型农民工,可采取"停保"或"自费续保"方式以保持其账户基金及缴费年限完整;对于明确回乡务农的农民工,基于他们最终的农民身份,适于进入不同费率档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从长远来看,规范退保制度、促进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农民工养老权益保障获得的前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清  李燕凌  
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性灰度关联分析看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存在着“主动性消费”和“被动性消费”。政策供给者应积极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及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力度 ,以消除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与农民纯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结构的“背离”影响 ,有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优化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 ,提高农村整体消费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万鹏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仍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涉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产品吸引力、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应抓紧总结评估政策试点效果,完善个人养老保障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涉税政策,增加养老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长期健康发展,助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秋明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日渐清晰 ,即通过调整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和养老金待遇的结构 ,将原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部分责任转出来 ,由其它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来承担。本文从实现功能上、待遇水平上及基金管理模式上分析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的协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成欢  林义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指导原则,推进养老保险多层次协同发展是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实际费率和替代率的测算发现补充养老保险发展存在较大空间;通过分解个人账户基金现值及权益,尝试在多层次体系下建立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间的转换衔接通道。本文研究发现,允许个人账户基金纵向转续是弱化多层次挤出效应的重要方式,能够在保证第一层次覆盖率的前提下促进二三层次扩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裴敏  
实践表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能够实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但我国当前养老保险三支柱的不平衡使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倍增。基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动力和约束条件,分别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探究其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提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展集合年金计划、规范发展个人养老保险等建议,旨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居民消费会出现许多重大变化。其中,消费的多层次性将是一个重要特征。消费是由收入直接决定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居民消费的多层次性是由收入的多层次性决定的。一、居民收入多层次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除极少数高收入者外,大多数人收入均等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特征将不复存在,居民收入在提高的基础上呈现多层次特征。首先,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使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不一样。我国是在不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晓垒  虞斌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运用1989-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与社会养老保险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1997年养老保险改革前后居民养老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1997年以后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改革以前养老保险对消费的影响,本文认为改革以后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以及居民养老金收入的大幅上升可能是形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米娜  杜俊荣  
笔者基于CGSS2005调查数据,采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住房不平等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区域差异;城市居民住房的绝对不平等影响了其幸福感,住房数量显著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住房面积对幸福感呈现倒U型的影响;居民住房的相对不平等对幸福感具有显著负向效应;区域住房不平等(住房基尼系数)与幸福感呈现出倒U型关系,临界点在0.325左右,当低于临界点时,区域不平等的扩大会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但超过了临界点则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梁涵   丁宇刚   陈华  
本文运用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养老保险:(1)显著减少了老年人的每周工作时间,使断点附近获得养老保险金的群体要比未获得养老保险金的群体每周少工作5.32小时;(2)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要比男性更显著;(3)在2011年,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2013年和2015年随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的上升则陆续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收入水平较低或者预算约束越紧的群体,养老保险对其劳动供给的影响更加显著,即政策福利的主要受益者为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这符合政策初衷,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价值。这些发现对优化养老保险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