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8)
2023(7013)
2022(5825)
2021(5256)
2020(4288)
2019(9718)
2018(9378)
2017(18705)
2016(9745)
2015(10720)
2014(10580)
2013(10701)
2012(9749)
2011(8544)
2010(8406)
2009(7501)
2008(7362)
2007(6210)
2006(5217)
2005(4563)
作者
(26892)
(22619)
(22420)
(21387)
(14465)
(10828)
(10196)
(8631)
(8520)
(8070)
(7654)
(7579)
(7284)
(6983)
(6940)
(6826)
(6817)
(6585)
(6574)
(6302)
(5580)
(5469)
(5300)
(5067)
(5010)
(5006)
(4970)
(4911)
(4728)
(4413)
学科
(36304)
经济(36244)
(29670)
管理(28662)
(22072)
企业(22072)
方法(16863)
数学(14613)
数学方法(14450)
(12172)
中国(10877)
(10041)
(8810)
业经(8479)
(8299)
(7466)
贸易(7461)
(7283)
(7135)
财务(7124)
服务(7110)
财务管理(7108)
工作(6865)
企业财务(6829)
(6773)
银行(6765)
农业(6674)
地方(6643)
(6495)
(6376)
机构
大学(135495)
学院(133695)
(55448)
经济(54181)
管理(53839)
理学(46874)
理学院(46372)
管理学(45692)
管理学院(45408)
研究(43736)
中国(32639)
(27700)
(27443)
科学(26075)
财经(22070)
(21403)
(21121)
中心(20799)
(20291)
(19380)
业大(19226)
研究所(19158)
经济学(17719)
(17192)
师范(17020)
财经大学(16841)
北京(16739)
农业(16701)
经济学院(16139)
(16022)
基金
项目(96138)
科学(76891)
基金(71851)
研究(70326)
(62870)
国家(62363)
科学基金(54104)
社会(47465)
社会科(45087)
社会科学(45071)
基金项目(37849)
(36354)
自然(33905)
自然科(33213)
自然科学(33205)
自然科学基金(32660)
教育(31471)
(30799)
资助(28335)
编号(27494)
成果(22980)
(21770)
重点(21459)
国家社会(20683)
(20460)
(20119)
(19121)
教育部(19051)
创新(18785)
人文(18730)
期刊
(56973)
经济(56973)
研究(38294)
中国(25516)
(21740)
学报(21521)
科学(18858)
(18698)
管理(18126)
大学(16298)
学学(15191)
农业(12501)
(12360)
金融(12360)
教育(12323)
图书(11626)
财经(10951)
经济研究(10109)
技术(9810)
(9484)
业经(9418)
书馆(8730)
图书馆(8730)
问题(7552)
(6644)
统计(6405)
(6302)
商业(6260)
理论(6214)
(6201)
共检索到193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佳莹   郭璟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应从反映供给维度的可及性与反映受益维度的受益性视角进行测度。文章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受益性进行测度,进而分析2015—2020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从整体层面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受益性呈递增趋势,且区域间差距逐步缩小;但从地区层面来看,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受益性相对落后;从全国层面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对落后;能够反映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的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均在逐渐缩小,这一趋势也存在地区异质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欢  戴卫东  向运华  
实现受益公平性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的重要原则。本文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入手,以中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通过构建基本医疗保险受益公平性理论框架和两阶段Heckman模型,利用2009~2015年CHNS调查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受益公平性进行分析。在未限制参保群体样本下,群体间受益差异显著。在模型中加入限制条件后的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收入群体在基本医疗保险受益公平性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但系数水平降低。引入医疗保健补偿水平进行验证,结果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在医疗保健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并未被商业医疗保险及社会医疗救助的补充作用所抵消,且医疗保健支出增多会降低个体住院等费用支出,而高收入群体具有更多的医疗保健支出,从而形成新的不公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凡  岳彩新  
文章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与公共文化7个方面入手,建立起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指数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权重,加权计算得出均等化指数,得出结论:2000~2011年我国不同省市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前几年呈现单边增长的态势,近年来波动较大,省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地区间差距较大。通过普通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中央对各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对省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财力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显著的正效应,税收返还也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正效应,而专项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不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佳莹  
根据俱乐部理论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基于供给与受益维度进行测度。基于2015—2019年31个省(区、市)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几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区域间的差距逐年缩小。(2)转移支付的增加显著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地区财政自给率则表现为阻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的交互效应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负向调节作用。(3)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效应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增;而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的作用依次减小,且在西部地区负向作用尤为明显。需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合理政策措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佳莹  
根据俱乐部理论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基于供给与受益维度进行测度。基于2015—2019年31个省(区、市)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几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区域间的差距逐年缩小。(2)转移支付的增加显著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地区财政自给率则表现为阻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的交互效应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负向调节作用。(3)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效应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增;而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的作用依次减小,且在西部地区负向作用尤为明显。需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合理政策措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克让  
文章从社会治理的背景出发,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可及性,分析当前社会治理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不足,并从可适合、可获得和可接受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和可及性提升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娟莉  
文章利用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2012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除郑州和洛阳外,各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河南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也极为不平衡;河南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财政实力是息息相关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晴  田家华  
文章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权重法与基尼系数法测度湖北省17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各维度的发展差异;并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分析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各维度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发展水平尚不均衡,多数城市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短缺区;各维度不存在发展差距悬殊的情况,但基础教育与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在各城市间的差距相对较大;多个维度及综合发展水平均存在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尤其是鄂中地区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洼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晴  田家华  
文章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权重法与基尼系数法测度湖北省17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各维度的发展差异;并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分析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各维度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发展水平尚不均衡,多数城市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短缺区;各维度不存在发展差距悬殊的情况,但基础教育与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在各城市间的差距相对较大;多个维度及综合发展水平均存在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尤其是鄂中地区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洼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南锐  王新民  李会欣  
以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国31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比较,最后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区域等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殷继国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垄断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目标存在冲突。为此,有必要提升社会教育权的法律地位。社会教育权是指除家庭和国家之外各个社会主体依法所享有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权利,教育公平化、教育社会化以及教育市场化是其价值取向。社会教育权的发展主要有国家权力主导下的补充性发展、社会权利主导下的系统性发展及价值多元导向下的制衡性发展三种模式,我国应采用多中心制衡的发展模式并强化市场化供给。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羽佳  
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样本,基于2011年相关数据,构建了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了灰色关联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水平较低,地区差异明显,各单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且均等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最后,提出继续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河南模式"、有差别分步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璇  王晓静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0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地区差异、收敛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上升,空间分布呈现“东—西—中”的梯度递减格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呈现缩小态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趋势,地区间的绝对差异仍在不断扩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教育财政努力程度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能有效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佟大建  金玉婷  宋亮  
本文以城市居民作为参照系,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D卷和对应4个城市下辖25个区(县、市)的匹配数据,测度了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且探究了农民工市民化对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及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市民化水平达到78.185%,但不同维度市民化水平不均衡,社会保障维度存在短板;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因其流动特征和人力资本水平而不同,有居住证、流入时间为5—10年、独自流动、省内流动、1980年后出生、高学历水平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相对更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提升可显著提高其城市居留意愿;城市公共服务支出对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具有提升作用。应尽快提升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应分类施策,从而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艳玲  李华  
研究目标:揭示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来源及形成机理。研究方法:利用熵值法测算2006~2018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考察其空间差异来源和结构差异来源,采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全国总体和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均呈明显上升态势,地区差异显著,但存在均等化趋势;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但存在小幅递减趋势,其次为区域内差异;社保就业差异是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主要来源,其次是教育差异、科学技术差异;各维度差异的影响情况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社保就业差异-科学技术差异”问题比较突出,中部和西部教育差异对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影响力度最强。研究创新:首次基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考察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来源,首次运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揭示其背后的形成机理。研究价值:对于把脉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探索其均等化对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