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4)
2023(11224)
2022(9359)
2021(8774)
2020(7387)
2019(16629)
2018(16970)
2017(31097)
2016(17554)
2015(20049)
2014(20220)
2013(19565)
2012(18271)
2011(16218)
2010(16738)
2009(15758)
2008(16083)
2007(14768)
2006(13250)
2005(12112)
作者
(48507)
(40480)
(40306)
(38741)
(25918)
(19183)
(18427)
(15463)
(15360)
(15028)
(13817)
(13712)
(13200)
(13096)
(12988)
(12375)
(11967)
(11944)
(11641)
(11605)
(10454)
(9919)
(9899)
(9376)
(9296)
(9160)
(9010)
(8964)
(8393)
(8165)
学科
(57865)
经济(57759)
管理(57171)
(48331)
(39927)
企业(39927)
(31350)
(22985)
中国(21563)
方法(19468)
(17780)
(15968)
数学(15637)
数学方法(15356)
业经(15321)
财政(15047)
(15016)
财务(14967)
财务管理(14912)
企业财务(14101)
(13791)
地方(13782)
银行(13766)
(13725)
(13065)
理论(12796)
体制(12559)
(12171)
金融(12164)
(12160)
机构
大学(235230)
学院(233712)
(89692)
经济(87210)
管理(83345)
研究(82524)
理学(68789)
理学院(67997)
管理学(66727)
管理学院(66260)
中国(65533)
(56725)
(51751)
科学(48253)
(41899)
(40326)
财经(38863)
中心(38600)
(37363)
研究所(36533)
(34971)
北京(33118)
(32027)
师范(31660)
(31331)
业大(31135)
(30447)
(29362)
农业(28683)
财经大学(28135)
基金
项目(144687)
研究(112288)
科学(111722)
基金(100611)
(86794)
国家(85949)
科学基金(72623)
社会(69052)
社会科(65046)
社会科学(65028)
(57501)
教育(53032)
基金项目(51748)
编号(48013)
(47670)
成果(43786)
自然(43640)
自然科(42585)
自然科学(42571)
自然科学基金(41779)
资助(40960)
课题(34843)
重点(33045)
(32352)
(32148)
(30733)
(30173)
项目编号(30139)
(29537)
(28909)
期刊
(113690)
经济(113690)
研究(79623)
中国(64874)
(51400)
教育(38461)
学报(37112)
(35115)
管理(34061)
科学(31012)
大学(29097)
学学(26372)
(26318)
金融(26318)
农业(22768)
技术(21763)
财经(20814)
图书(18800)
(17932)
经济研究(17886)
业经(16949)
书馆(14324)
图书馆(14324)
问题(13819)
会计(13340)
(12208)
财会(12102)
(11889)
论坛(11889)
职业(11860)
共检索到397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军  黄健雄  
(一)明确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是理清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思路、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权责清晰的关键。第一,地方各级政府应明确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的职能。政府职能的划分可分为纵向划分与横向划分两个原则;纵向划分主要依据外部性、信息复杂性以及激励相容三个原则来划分不同层级之间政府的主要职能;横向划分主要依据同级政府的机构设置和工作内容两个标准来划分同一层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麟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在于现行地方财政制度存在缺陷:二元财政支出形式、地方分税制不健全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应建立城乡统筹、事权明晰的公共服务内容体系,打破原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并建立公共预算体制,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级阶段实现城乡人均公共支出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普遍公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初级阶段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最低公平。我国目前处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初级阶段。为此,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框架,是建立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预算体制,建立以实现最低公平为条件的农村公共服务内容体系,建立以平衡政府间公共财力为原则的转移支付体制,建立主体合理、机制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分析我国现行财税体制运行现状,认为税制设计有待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合理,致使县、乡财政困难;城乡公共服务存在很大差异,东西部区域差距仍在扩大。文章提出,改革与完善财税体制应以改革政府体制为切入点,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实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秋梅  
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在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的基础上,系统解读了制约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财政因素,提出了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立承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呈现加快态势,但是城市化进程不仅仅是土地的城市化,更重要的是实现人口城市化,这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认为实现人口城市化首先要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群体给予其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待遇。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是财力保障问题,通过财政体制调整是财力保障的根本。基于此,本报告提出应该设计连贯的财政体制改革目标;建立必要的与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指标体系,并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具有可比性的数据库,为实施均等化转移支付完成基础性准备工作;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先由城市财政一般预算垫支,采取事后体制结算的办法给予转移支付补助;针对城市财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红日  张亮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这次改革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当前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地方财政的事权与财力不匹配;主要问题是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关键原因是分税制改革没有到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存在多方面错位,拥有集中财力的中央主管部门决策权过大、过细,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规模大大超过地方财政财力。由于地方财政还保留着"分灶吃饭"体制特征,地方财政收支与GDP直接相关,所以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明显。下一步需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收入相对集权、支出相对分权,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郑幼锋  
建立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①的财税体制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财政支出体制和收入体制的改革入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出结构,解决政府"越位"和"缺位"问题,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严格界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比例,推进地方税改革,改革财产税制,充裕地方财政,形成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岚  
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福利的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各国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提供不均等的现状提出的。本文在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角度出发,就如何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健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与基本导向。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需要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明确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责,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及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形成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甘行琼  刘大帅  
户籍制度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和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主体,其行为受到现行财政体制的根本约束。地方政府主动选择户籍制度进行歧视性的公共服务提供服从于自身的财政利益需要。支出责任划分、事权要素搭配以及财政收入构成共同影响着地方政府对待户籍制度改革的态度,促成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化与地方财政收支的人口偏向。要剥离户籍与公共服务提供之间的联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从财政体制的源头着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体制安排有内在关联性,本文采用政府间公共服务责任分工——政府间税权与收入划分——均等化转移支付体系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比较分析框架,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安排进行国际对比分析,为推动中国建立现代均衡财政体制提供思路,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刘国艳  许生  
一、现行财税体制与政策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一套适应当时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我国成功的秘诀,这其中财税体制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财政包干到分税制,"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非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及区域化的财税优惠政策有效引导了国内各类资源向重点区域的集聚。总之,现行财税体制进一步强化了强势政府的地位,给予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自主权,激发了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提高了办事效率,从而促使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非均衡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元态  
新财税制度的实施,不但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政治意义。但是全国一半多的县和13000多个乡镇出现财政赤字,地方财政管理混乱等情况说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是个沉重的课题。文章认为,当前地方财政体制改革要首先确立大系统观,才能正确认识现行体制弊端、财政赤字和管理混乱等问题。建议撤消地、乡两级财政,加强县一级地方财政。并围绕构建县一级地方财政模式,提出了堵住农村资金外流、培植地方财源、开征新的税种、强化税收征管以及同时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等近期主要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是下一步整个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改革的基本趋向是建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地方分级财政。其目的在于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实现地方财政职能。本文认为,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需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赋予省一级适度的调控权,二是体制确定力求规范,三是合理调节省以下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据此,本文就如何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如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地方税体系建设和地方税种划分、地方财政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