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2)
- 2023(13314)
- 2022(10985)
- 2021(10157)
- 2020(8505)
- 2019(19194)
- 2018(18445)
- 2017(35505)
- 2016(18924)
- 2015(21064)
- 2014(20398)
- 2013(20686)
- 2012(19329)
- 2011(17393)
- 2010(17138)
- 2009(15733)
- 2008(15512)
- 2007(13229)
- 2006(11405)
- 2005(10162)
- 学科
- 济(81232)
- 经济(81123)
- 业(53603)
- 管理(51881)
- 方法(40315)
- 企(39412)
- 企业(39412)
- 数学(36992)
- 数学方法(36759)
- 中国(25257)
- 财(23903)
- 农(21910)
- 贸(18907)
- 贸易(18899)
- 易(18487)
- 制(16046)
- 学(15915)
- 业经(15483)
- 农业(14899)
- 融(13539)
- 金融(13539)
- 银(13475)
- 银行(13434)
- 行(12897)
- 地方(12152)
- 务(12070)
- 财务(12058)
- 财务管理(12029)
- 技术(11834)
- 企业财务(11534)
- 机构
- 大学(276791)
- 学院(269722)
- 济(123600)
- 经济(121602)
- 管理(104405)
- 研究(98708)
- 理学(91216)
- 理学院(90186)
- 管理学(88942)
- 管理学院(88416)
- 中国(74787)
- 科学(58373)
- 京(57782)
- 财(55850)
- 农(50390)
- 所(49812)
- 研究所(45679)
- 财经(45234)
- 中心(44145)
- 经(41797)
- 业大(41792)
- 经济学(40850)
- 农业(39955)
- 江(37176)
- 经济学院(37139)
- 北京(36492)
- 院(35019)
- 财经大学(34342)
- 范(33153)
- 师范(32710)
- 基金
- 项目(190050)
- 科学(150994)
- 基金(144636)
- 研究(132569)
- 家(130469)
- 国家(129139)
- 科学基金(109029)
- 社会(90763)
- 社会科(86373)
- 社会科学(86347)
- 基金项目(75479)
- 自然(69961)
- 自然科(68474)
- 省(68473)
- 自然科学(68450)
- 自然科学基金(67362)
- 划(60007)
- 教育(59200)
- 资助(58895)
- 编号(48556)
- 部(44114)
- 重点(43131)
- 国家社会(40648)
- 发(40124)
- 成果(39941)
- 创(39705)
- 教育部(38026)
- 创新(37321)
- 科研(37166)
- 人文(36018)
- 期刊
- 济(122749)
- 经济(122749)
- 研究(79971)
- 中国(51559)
- 学报(49472)
- 农(43869)
- 科学(43769)
- 财(41586)
- 大学(36941)
- 管理(36360)
- 学学(35017)
- 农业(29634)
- 融(25657)
- 金融(25657)
- 财经(23567)
- 经济研究(23040)
- 经(20314)
- 教育(20223)
- 技术(18010)
- 业(17504)
- 业经(17174)
- 贸(17065)
- 问题(16828)
- 图书(15329)
- 国际(14967)
- 世界(14826)
- 版(13451)
- 统计(13274)
- 技术经济(12665)
- 科技(12170)
共检索到396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露 王峰 肖芳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作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主要的再分配方式,如何影响家庭收入分配流动性,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收入流动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家庭需求侧出发,构建了家庭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指标体系,进而使用基尼系数法测度了县级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实证检验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家庭收入分配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显著促进家庭收入水平向更高收入组别流动,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此结果依然成立。第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通过促进家庭参与雇佣型就业进而实现家庭收入向上流动,这一机制在低收入家庭更加显著,即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容”;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亦可以通过促进中等收入家庭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稳定家庭收入,进而避免重新陷入低收入群体之中,即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提质”。第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业家庭收入流动性的提升作用要大于非农家庭,并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更加显著。文章的研究发现对准确认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祥智 黄博 张效榕
文章首先分析现有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算方法的不足,其次提出优化后的新方法,最后用农业部监测数据测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适度规模。文章结论是:(1)现有的测算方法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2)在现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3)东北三省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标准低估了玉米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标准缺少合理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适度规模 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祥智 黄博 张效榕
文章首先分析现有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算方法的不足,其次提出优化后的新方法,最后用农业部监测数据测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适度规模。文章结论是:(1)现有的测算方法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2)在现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3)东北三省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标准低估了玉米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标准缺少合理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适度规模 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祥智 黄博 张效榕
文章首先分析现有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算方法的不足,其次提出优化后的新方法,最后用农业部监测数据测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适度规模。文章结论是:(1)现有的测算方法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2)在现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3)东北三省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标准低估了玉米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标准缺少合理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适度规模 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芸 王永钦
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大众创业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工作重点。基于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创业者和非创业者之间可得性的外生差异,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微观数据,研究社会保险这一基本公共服务在创业者和非创业者之间的相对可得性如何影响个人的创业决策。我们发现,如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非创业者更可得,将成为“创业枷锁”,降低个人选择创业的可能性;如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创业者更可得,将成为“创业催化剂”,提高个人选择创业的可能性。此外,我们发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创业催化剂”作用对于来自中等收入家庭和小家庭的个人更为显著,而“创业枷锁”效应则更多地影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薪酬体系中重要性更高的个体。本文认为中国的社会保险对于大众创业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这对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启志 李家山 周利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家庭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家庭未偿负债总额及异质性债务均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家庭债务通过闲暇、心理抑郁以及财务困境渠道抑制居民幸福感的提升。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而认知能力和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缓解负债对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能为理解我国居民幸福感提供证据,同时也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俊武 张月
该文基于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2007年城镇数据,在控制子代受教育程度变量后,分析了代际收入弹性的变化方向和幅度。文章采用Solon(2004)基本线性模型,运用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分解法、中介变量法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子代受教育程度如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在引入子代受教育年限变量后,发现:(1)代际收入弹性在2007年城镇样本中总体下降了18%;(2)初中、高中和大学组各组的代际收入弹性也分别有所下降;(3)高中组代际收入流动性受子代受教育年限影响最小,大学组代际收入流动性受子代受教育年限影响最大。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性 受教育程度 收入公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成 杨帆
利用2011-2020年川西北牧区3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了川西北牧区居民的收入水平;(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上缩小了川西北牧区各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有利于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因此,川西北牧区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基本公共服务靶向供给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监测;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质量评估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成 杨帆
利用2011-2020年川西北牧区3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了川西北牧区居民的收入水平;(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上缩小了川西北牧区各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有利于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因此,川西北牧区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基本公共服务靶向供给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监测;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质量评估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章奇 米建伟 黄季焜
如果在收入分配分析时考虑了收入流动性因素,收入分配问题可能就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严重,因为今天的穷人可能成为明天的富人。我们利用中国农村的调研数据,发现最穷的25%的农村居民收入地位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在增加,而中等收入农民的向上收入流动性却逐步陷入停滞。我们还把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变化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一直停留在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的那部分人的收入的变化,另一部分是向上流动到富人阶层或向下流动到穷人阶层的那部分人的收入的变化,发现收入流动性的变动对收入差距变化的作用是在不断上升的。最后,我们利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可能影响收入流动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家庭抚养...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分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洪曙 亓寿伟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家庭父母对子女的代际收入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代际流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父亲对女儿收入水平的影响高于儿子,母亲的收入水平对儿子和女儿并没有明显影响差异;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高于农村居民,并且随着收入从低到高分布,代际收入流动性呈上升趋势,而农村低收入家庭群体具有明显的贫困持续性现象。因此,消除户籍等流动障碍,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流动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小纯 龙莹
本文以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中连续抽取的家庭为样本,从收入流动的视角,用公理化方法和福利评价法,对我国1988—2008年间家庭收入流动性水平与结构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估计出收入流动对中长期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家庭的相对收入流动性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变化及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同。绝对收入流动性呈上升趋势,而相对收入流动性呈周期变动。绝对收入增长具有"马太效应",相对收入等级流动具有"粘性"。绝对收入流动降低了中长期的绝对收入不平等,但相对收入流动加剧了相对收入不平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敏 周德胜 左晓丽
目前鲜有文献关注到家庭收入流动的消费效应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8年数据,归纳梳理不同收入组家庭不同方向收入流动与消费特征,并实证检验家庭收入流动的消费效应,得到以下结论:不同方向收入流动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是非对称的;不同收入组家庭收入流动引致的消费扩张效应与消费收缩效应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收入流动 消费效应 非对称性 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洲洲 冯剑锋
文章分时期研究代际收入流动的变化,从家庭原因和公共教育的视角来解释我国收入分配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我国代际收入弹性呈现直线下降的总体趋势,城镇的收入弹性大于农村,教育程度越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越大,体制内代际收入弹性在改革开放不全面阶段明显大于体制外,职业地位越高代际收入弹性越大。社区有幼托、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代际收入弹性比其他社区代际弹性显著降低,而大学的回归系数为正,并没有发挥出促进代际收入流动加速的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欣欣
基于CFPS2012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LS、IV和代际收入流动矩阵分析法,从差异化家庭规模的视角,对家庭规模与代际收入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家庭规模对代际收入的流动性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家庭规模下,代际收入流动性存在鲜明的差异,亦即随家庭规模的扩大代际收入流动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较小的家庭规模会引起代际收入传递的"富者愈富"现象,较大的家庭规模会引起代际收入传递的"穷者愈穷"现象,而适度的家庭规模更有利于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