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2)
2023(7840)
2022(6712)
2021(6600)
2020(5552)
2019(13124)
2018(13119)
2017(25424)
2016(13256)
2015(15677)
2014(15294)
2013(15334)
2012(14084)
2011(12869)
2010(12947)
2009(11942)
2008(11640)
2007(10054)
2006(8891)
2005(7916)
作者
(35932)
(30125)
(29771)
(28664)
(19177)
(14169)
(13663)
(11622)
(11525)
(10647)
(10386)
(10163)
(9640)
(9471)
(9251)
(9124)
(8936)
(8635)
(8564)
(8486)
(7626)
(7190)
(7066)
(6862)
(6781)
(6645)
(6551)
(6348)
(6076)
(5901)
学科
(60734)
经济(60565)
管理(34067)
(33153)
方法(31503)
数学(27367)
数学方法(26856)
(24881)
企业(24881)
中国(19953)
(15204)
(13724)
贸易(13714)
(13479)
业经(12405)
(11793)
(11215)
理论(10793)
(10110)
(9786)
农业(9114)
(8557)
银行(8554)
(8315)
地方(8235)
工作(8050)
(7856)
(7854)
金融(7852)
服务(7722)
机构
大学(192297)
学院(188186)
(86724)
经济(85136)
管理(75410)
研究(65935)
理学(65172)
理学院(64488)
管理学(63266)
管理学院(62905)
中国(51603)
(41319)
(37782)
科学(36459)
(31772)
财经(30184)
中心(29420)
研究所(28788)
经济学(28063)
(27712)
北京(27025)
(25712)
经济学院(25175)
(24711)
(24666)
师范(24549)
(23434)
业大(23350)
财经大学(22595)
(20539)
基金
项目(126224)
科学(101202)
基金(94831)
研究(94490)
(82111)
国家(81535)
科学基金(70464)
社会(64551)
社会科(60373)
社会科学(60354)
基金项目(48488)
(44885)
教育(43898)
自然(43172)
自然科(42318)
自然科学(42312)
自然科学基金(41605)
资助(40429)
(39086)
编号(37712)
成果(31703)
(29924)
重点(28237)
国家社会(27715)
(26742)
教育部(26479)
(25765)
中国(25548)
课题(25412)
人文(25029)
期刊
(90919)
经济(90919)
研究(58804)
中国(39837)
管理(27883)
(27702)
科学(25412)
学报(25118)
(22374)
教育(21511)
大学(20383)
学学(18637)
技术(17176)
经济研究(16696)
财经(15725)
(15673)
金融(15673)
农业(15596)
图书(14764)
(13711)
业经(12497)
(12144)
统计(12101)
问题(11923)
世界(11112)
书馆(11023)
图书馆(11023)
国际(10490)
(10459)
技术经济(9765)
共检索到285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智平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纠正公共福利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弊病。文章认为,当前中国在具体单项福利改革的同时,还需要一套清晰的福利社会重建战略指导,底线公平是中国特色福利社会重建的理论指导,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底线公平福利模式的实践形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玮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在我国从引入到最终被确立下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将这一理念体现到具体的财政制度中更是尚需时日。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不同层面上的把握,会衍生出不同的制度模式。不同制度模式的均等化效应、技术要求、利益调整幅度以及适用条件都不尽相同,而且每一种均等化模式又有不同的实施标准。根据目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我国在构建均等化财政制度框架的过程中应选择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和基本均等标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吉富星  鲍曙光  
基于县级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在考虑内生性基础上,统分结合地研究了中国式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扩大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而转移支付则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但均等化效果不彰、政策引导效果较差。较为突出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转移支付类型、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均等化调节效果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地方政府支出偏好同时存在博弈与合作。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制度改革,重塑激励结构、行为模式,尤其重视教育、医疗等投入,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因而,当前应进一步完善激励相容的政府治理模式,构建效率与公平兼具的转移支付体系,并强化省级政府主体责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伟同  
"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词,在中国早已成为热门词汇,但人们却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其内涵进行解读。从政府财力配给的方面看,均等化意味着政府间财力的均衡;而从民生发展的方面看,均等化意味着结果的公平。两种均等化在财政联邦主义中分别被称作财力均等化和横向公平均等化,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政策指向,而中国的均等化模式选择也始终在两者之间存在争论。文章基于中国1978~2010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的财力均等化与横向公平均等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两种均等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但影响程度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在中国通过推进财力均等化来实现横向公平均等化的路径是可行的,但单纯依靠财力均等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秀云  
实现"民富",让包括广大农村村民在内的大部分国民能够公平分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更是我国财政管理创新的长期任务和重要使命。"实现民富"、"共享发展",对公共财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克让  
文章从社会治理的背景出发,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可及性,分析当前社会治理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不足,并从可适合、可获得和可接受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和可及性提升的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大伟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历年政策的分析发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努力扩大供给阶段、全力促进均衡阶段、以标准化统筹资源配置阶段和优质均衡发展阶段。通过对教育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城市地区的发展程度普遍高于农村地区“、中部塌陷”现象较为明显、弱势群体享有的保障水平有待提升。未来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应着力于破解现有问题,持续关注优质均衡,进一步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应坚持以法制化和规范化为战略导向,以精准化和便捷化为实施理念,以体系化和制度化为实现手段,以统一性和动态性为执行标准,以常态化和长效化为评价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柏铭  
本文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当是不同区域居民所感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性价比水平大体相当。基本公共服务性价比是指公众消费基本公共服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与交纳税费所承受的牺牲程度之比,其经济学含义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边际效用与基本公共服务的边际成本之比。以公众意愿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是有效率的。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建构分项、分区的"意愿表达"机制。迁居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选择,提供迁居机会比单纯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更有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殷有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为我国社会进步和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打下有力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含义和重大意义,其次指出了我国当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悦荣  
在创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2003-2008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统计数据,运用人口加权的区域差异分析工具和改进优化的熵权TOPSIS法,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差异、均等化和能力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很低,处于非均等和极为不均等状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总体上表现为东中西部递降,自身能力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立文  李娟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宽裕,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欣然  刘晔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近年来我国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因此备受学术界和决策层重视。本文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现状研究、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三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述,以期相对全面、系统、概要地反映这一热点领域的研究成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一花  
基于社会公正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财政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和深刻的财政学命题,只有突破在现有财政收支框架内讨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局限,立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宏观战略背景,并结合下一步财政体制的均等化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有可能从理念变为现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凡  岳彩新  
文章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与公共文化7个方面入手,建立起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指数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权重,加权计算得出均等化指数,得出结论:2000~2011年我国不同省市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前几年呈现单边增长的态势,近年来波动较大,省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地区间差距较大。通过普通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中央对各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对省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财力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显著的正效应,税收返还也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正效应,而专项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丁元竹  杨宜勇  李爽  严浩  王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在当前的突出反映。它一方面表现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公共服务分配失衡。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把基本公共均等化放在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