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4)
- 2023(13812)
- 2022(11489)
- 2021(10745)
- 2020(8961)
- 2019(20494)
- 2018(20012)
- 2017(39403)
- 2016(20842)
- 2015(22685)
- 2014(22248)
- 2013(22293)
- 2012(20005)
- 2011(17771)
- 2010(17428)
- 2009(15703)
- 2008(14966)
- 2007(12980)
- 2006(11028)
- 2005(9289)
- 学科
- 济(88491)
- 经济(88389)
- 业(65732)
- 管理(53350)
- 农(51848)
- 方法(40459)
- 企(39922)
- 企业(39922)
- 数学(37055)
- 数学方法(36609)
- 农业(34990)
- 财(23455)
- 业经(23231)
- 中国(22063)
- 地方(17615)
- 制(16793)
- 贸(15583)
- 贸易(15576)
- 易(15249)
- 学(15120)
- 发(13115)
- 技术(13015)
- 收入(12894)
- 农业经济(12477)
- 务(12437)
- 财务(12400)
- 财务管理(12371)
- 银(12358)
- 银行(12343)
- 策(11910)
- 机构
- 学院(282868)
- 大学(278384)
- 济(122033)
- 经济(119812)
- 管理(113426)
- 理学(99750)
- 理学院(98817)
- 管理学(97140)
- 管理学院(96604)
- 研究(89468)
- 中国(68535)
- 农(63151)
- 京(54808)
- 财(54105)
- 科学(53761)
- 农业(48213)
- 业大(47147)
- 中心(44191)
- 财经(43544)
- 所(42960)
- 江(40507)
- 经(40137)
- 研究所(39160)
- 经济学(38235)
- 经济学院(34874)
- 范(34799)
- 师范(34456)
- 北京(32559)
- 财经大学(32466)
- 经济管理(32428)
- 基金
- 项目(202977)
- 科学(161750)
- 基金(150725)
- 研究(148977)
- 家(131240)
- 国家(130070)
- 科学基金(112960)
- 社会(99213)
- 社会科(93893)
- 社会科学(93872)
- 基金项目(80263)
- 省(79402)
- 自然(71290)
- 自然科(69741)
- 自然科学(69724)
- 自然科学基金(68523)
- 教育(66929)
- 划(65398)
- 资助(60148)
- 编号(59976)
- 成果(46791)
- 部(45760)
- 重点(44781)
- 发(44184)
- 创(42587)
- 国家社会(42577)
- 创新(39821)
- 教育部(39517)
- 人文(39319)
- 科研(39281)
- 期刊
- 济(128584)
- 经济(128584)
- 研究(75254)
- 农(66583)
- 中国(51871)
- 农业(45369)
- 学报(44570)
- 科学(40806)
- 财(40704)
- 管理(36251)
- 大学(35396)
- 学学(33757)
- 业经(27735)
- 融(26617)
- 金融(26617)
- 技术(23464)
- 教育(21984)
- 业(21006)
- 财经(20731)
- 经济研究(19696)
- 问题(18584)
- 经(17853)
- 版(15584)
- 图书(15580)
- 农业经济(14900)
- 农村(14776)
- 村(14776)
- 统计(14066)
- 世界(13935)
- 技术经济(13295)
共检索到401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盛艳 李瑞琴
基于2000~2016年国家重点贫困县的数据,从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双重视角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可获得性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基本公共服务可获得性不仅可以显著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还能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居民收入分配不利的局面。但在不同贫困群体中,基本公共服务可获得性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资本投入越多、劳动力投入越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贫困地区,其基本公共服务可获得性的减贫增收效应与收入分配改善效应越大。农村扶贫开发应关注使基本公共服务减贫增收效应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制度设计与政策配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红宇 王嫒名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2018年三期数据,运用条件混合回归,从信贷可获得性视角考察数字技术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减缓农户多维贫困,采纳数字技术农户的贫困降低了23%,缓解信贷约束是数字技术减贫的重要机制,且突出表现在正规信贷部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减贫存在"精英俘获"现象,减贫红利没有被全体农户公平共享。基于贫困维度分解发现,虽然数字技术能减缓绝对收入、生活条件、医疗、教育维度的贫困,但经由信贷可获得性的减贫效应仅体现在绝对收入维度,农户信贷需求仍以满足消费性信贷为主。因此,在激发"互联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要考虑数字红利公平共享和农户多元信贷需求等问题。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多维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谢申祥 刘生龙 李强
利用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本文从贫困率、贫困强度和贫困深度三个角度测度了农村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贫困发生与否、贫困强度和贫困深度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从农户和社区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对农村减贫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对农村减贫具有正向影响,尤其是农村自来水设施的可获得性对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多种情形的回归分析中均保持稳健。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农村如何进一步实施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孟飞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实质在于保障农民的金融发展权,而金融监管制度环境在保障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方法和监管内容方面给予变革和创新。在监管目标中,应当纳入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提高金融机构提高金融供给能力,我国应当实施激励监管、分类监管和风险监管的方法。金融监管还需要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上给予创新,同时离不开经济政策的支持和金融技术法律的保障。
关键词:
农民权益 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普惠金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少强 杨成明
本文对“可获得性论”重新提出了质疑。揭示了笔者与梁灿兴先生在图书馆学基本理论上的观念性差异 ,例如 :谁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力量 ;图书馆在知识交流中的角色 ;利益制衡与权责对等的观念 ;图书馆公益性的来源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灿兴
基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的观点 ,从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图书馆员三个层次讨论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试图推演出图书馆基本理论的逻辑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巴曙松 栾雪剑
农村小额信贷是我国扶贫济困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党中央落实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额信贷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和银行小额信贷决策模型分析来看,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获得性不高,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有限。本文比较分析了其他国家验证可行的小额信贷资金获得方式,提出了用小额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方法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特别是证券化中一些关键环节的操作建议,使对策分析更加具有操作性。
关键词:
小额信贷 资产证券化 结构性债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贾琛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贷款数据为基础,根据国有四大银行和非国有四大银行向在中国上市公司提供贷款的数据,对信贷成本及信贷可获得性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国有四大银行和非国有四大银行在利率决定因素方面及发放信用贷款决定因素方面的差异比较来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做具体分析。本文的结论主要有:一是企业与四大银行关系的加强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继续与四大银行借款时的融资成本,而且有助于降低企业未来与非四大银行融资时的成本;二是企业与四大银行关系的加深可以提高企业获得非四大银行信用贷款的概率,而企业与四大银行的关系对获得四大银行的信用贷款并无显著性影响。以上的结论再次证明了传统关系型贷款理论中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生龙 周绍杰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06年的追踪调查数据,分别用静态非平衡面板和动态非平衡面板模型,从微观层面上验证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包括道路、通讯和自来水基础设施)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静态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三大基础设施均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克服了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动态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三大基础设施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也有着正向影响,但通讯和自来水基础设施没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兴安 朱萌君 季璐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共教育投入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教育投入能明显减缓多维相对贫困程度,并且减缓效应具有典型的门限特征。公共教育投入水平与受教育年限缓解相对贫困的门限效应特征类似,当二者均处于较低层次时,提高公共教育投入能显著降低多维相对贫困程度,但超过门限值后减贫效应不再明显。当教育质量低于门限值时,公共教育投入能明显减缓多维相对贫困,但超过门限值后减缓效应显著减弱。因此应适度增加公共教育投入、优化公共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公共教育投入与相对贫困减缓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机制、保障外部条件供给、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个体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灿兴
本文根据可获得性论的基本定义 ,讨论了图书馆员、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的角色演变史 ,提出“尽量保证文献群中知识单元对服务对象的可获得性” ,是图书馆领域角色分配的规律。并按照这个逻辑 ,对这三者未来的角色发展提出了预见。最后 ,讨论了图书馆的主体性问题。从而 ,构成了图书馆领域实践主体在历史上的逻辑发展历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龙耀 杨军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农地产权和抵押制度改革不一定能够提高农户信贷可获得性,只有那些经营项目盈利能力较高和拥有足够非农收入的农户能够获得信贷条件改进,农地抵押不应亦不能成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必由之路。最后我们提出未来推进我国农地抵押制度和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农地抵押贷款 信贷可获得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德华 郑辉 刘雁书
为揭示我国政府网站公众可获得性的现状,促进我国政府网站的发展,在研究小组对我国43个城市的政府网站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政务信息可获得性、政府单向服务可获得性、政府双向服务可获得性、政府站点可获得性4个方面对我国43个政府网站的公众可获得性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比较,并针对目前我国政府网站在公众可获得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政府网站 公众可获得性 网站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调查
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家庭消费波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农村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研究——乡村金融机构民营化的视角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基于贵州省国定贫困县的实证研究
中国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非经济增长视角下的实证检验
公共转移支付对农村家庭的减贫长效作用分析——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检验
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有助于提升其正规信贷可获得性吗?——基于2019年欠发达地区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
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检验
普惠金融发展及其收入分配效应——基于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双重视角的研究
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