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0)
2023(12679)
2022(11074)
2021(10457)
2020(8633)
2019(19892)
2018(20121)
2017(39017)
2016(21122)
2015(23915)
2014(23868)
2013(24110)
2012(21884)
2011(19693)
2010(19725)
2009(18077)
2008(17469)
2007(15439)
2006(13724)
2005(11779)
作者
(60660)
(50768)
(50149)
(47605)
(31820)
(24192)
(22547)
(20029)
(19177)
(18005)
(17195)
(16936)
(15774)
(15768)
(15358)
(15250)
(15192)
(14798)
(14438)
(14066)
(12620)
(12407)
(12181)
(11657)
(11412)
(11330)
(11242)
(11018)
(10297)
(10127)
学科
(87089)
经济(86993)
(65754)
管理(55473)
(50507)
(41663)
企业(41663)
方法(37097)
农业(33653)
数学(32338)
数学方法(32018)
业经(24119)
中国(23436)
(19462)
地方(19117)
(18058)
(16811)
(15587)
贸易(15580)
(15128)
(13628)
技术(13055)
理论(13023)
农业经济(12544)
环境(12441)
(12303)
(12301)
(11671)
银行(11627)
(11515)
机构
学院(299244)
大学(298597)
管理(123313)
(119257)
经济(116564)
理学(107790)
理学院(106644)
管理学(104941)
管理学院(104404)
研究(98658)
中国(73458)
(65775)
(63154)
科学(61852)
业大(51313)
(50921)
农业(50167)
(49107)
中心(45749)
研究所(44776)
(43486)
财经(40838)
(40058)
师范(39778)
北京(39362)
(37337)
(35503)
(34936)
经济管理(33748)
经济学(33713)
基金
项目(209587)
科学(164610)
研究(156475)
基金(151650)
(131335)
国家(130126)
科学基金(111797)
社会(98624)
社会科(92912)
社会科学(92884)
(82179)
基金项目(81740)
自然(71415)
自然科(69707)
自然科学(69693)
教育(69294)
自然科学基金(68451)
(67866)
编号(66179)
资助(60805)
成果(53372)
(46102)
重点(45676)
(45324)
课题(43337)
(43097)
创新(40049)
国家社会(40004)
科研(39455)
教育部(39140)
期刊
(134975)
经济(134975)
研究(84336)
(68504)
中国(59421)
学报(48587)
农业(46769)
科学(45105)
管理(39454)
大学(37583)
(35520)
学学(35366)
教育(30823)
业经(27960)
(25106)
金融(25106)
技术(24526)
(21057)
图书(20706)
问题(18814)
财经(18765)
经济研究(18585)
(16310)
(15889)
农业经济(15042)
科技(15006)
理论(14971)
农村(14548)
(14548)
技术经济(14318)
共检索到434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刚强  孟霞  石欣  高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见,城乡间公共服务差异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日益得到重视。深入分析公共服务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因,对于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缓解大城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龙  兰永生  
从理论上讲,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可获得的经济给养能力,又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得到的生活照料质量,从而影响留守老人健康。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户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健康的影响,并利用"家庭所在社区总人口中外出打工人数所占比重"作为工具变量来克服估计中存在的联立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总体上有利于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改善。但是,在农村养老公共服务缺失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健康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旨在增加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建军  孙君  
文章对1980~2011年不同时期的劳动力价格趋同情况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0~1987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与城镇劳动力工资的差距较大;1988~199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超过了城镇劳动力工资;1995~2003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与城镇劳动力工资的差距逐渐扩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工资差距迅速加大;2004~2011年,二者的差距又开始逐步缩小,并有逐步动态趋同的趋势,虽然趋同的速度总体上不是很快,但有加速的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德生  王丽芹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通过非农就业所获得的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体,其中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现实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建新  马成荣  顾柳贞  
本文在分析研究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农村所存在的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匮乏的 矛盾,从农村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农村的教育投入和区域间政策的协调以及实现由农民 向市民的转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佟光霁  王卫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不但受制于产业技术进步,也会影响产业技术进步。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1978—2011年三次产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长期显著相关关系,而第二产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根据这一实证结论,提出保证农村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顺利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明忠  
就业稳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的基础,而心理适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的内在条件,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稳定和心理适应的关键及体现。我国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就业稳定差,劳动者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强,以及劳动关系管理欠科学等。因此,必须对症下药,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征  张正河  
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学模型,试图通过这个模型估算出各自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权利构成资本的命题,并在制度的范畴下讨论了农民权利的资本化要求以及这种转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农民进城的障碍做了分析探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娟  
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论述颇多,其理论体系也较为完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众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进行整理综合,着重将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并对其作一些简单的评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钱永坤  
文章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行为分为边在家务农边寻找异地工作和先转移到异地再寻找工作两种方式,结果发现托达罗模型只能解释第二种方式,而实际调查证实中国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主要采取第一种方式。作者建立了采用这两种方式进行异地转移的条件及如何在这两种方式之间进行选择的模型,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选择在家寻找工作模式的主要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灵  
有序而合理转移剩余劳动力,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等现实问题。在全球经济复苏、我国经济发展放缓而造成的农村劳动力减少、城镇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就业压力大的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应该要运用有效的方式增加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就业。本文在阐述农村劳动力目前就业转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完善转移就业政策的方式,进一步研究实施劳动力转移政策时应该重视的几个关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任晓聪  孔梅  
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目前我国土地流转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以及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到城市。因此需要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纠纷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准确定位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兰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迁出地的推力和转入地的拉力,前者包括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收入差异激励、资源环境竞逐和个体预期;后者包括劳动力密集型出发的产业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减的社会政策。但是,既有的城乡二元化身份、用工制度恶化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而利用既有的SA8000制度引导用工环境,扭转二元身份差异,推进职业培训教育券,完善多元化劳资纠纷解决途径,将是有效地促进劳动力良性转移的法律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森林  张善  
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长期性、艰巨性和政治性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决定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艰难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