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9)
2023(10407)
2022(9335)
2021(8795)
2020(7471)
2019(17237)
2018(17250)
2017(33461)
2016(18253)
2015(20680)
2014(20642)
2013(20831)
2012(18960)
2011(16924)
2010(16900)
2009(15120)
2008(14455)
2007(12361)
2006(10654)
2005(9137)
作者
(52326)
(43189)
(43051)
(40792)
(27517)
(20691)
(19476)
(17117)
(16545)
(15372)
(15032)
(14548)
(13606)
(13529)
(13245)
(13224)
(12958)
(12885)
(12307)
(12169)
(10815)
(10544)
(10287)
(9765)
(9729)
(9568)
(9536)
(9527)
(8797)
(8584)
学科
(68712)
经济(68626)
管理(50562)
(49699)
(38602)
企业(38602)
方法(34013)
数学(29550)
数学方法(29250)
(18861)
中国(18508)
(18106)
(16587)
业经(15062)
地方(14565)
(13569)
农业(12649)
(12397)
贸易(12390)
理论(12088)
(12018)
(11922)
技术(10830)
环境(10664)
教育(10578)
(10387)
财务(10328)
财务管理(10308)
服务(9947)
(9762)
机构
大学(255881)
学院(251666)
管理(104827)
(96276)
经济(93842)
理学(91446)
理学院(90416)
管理学(88916)
管理学院(88446)
研究(82341)
中国(59188)
(54974)
科学(52445)
(43419)
(40783)
(39226)
业大(38450)
中心(37500)
研究所(37319)
(36070)
财经(35002)
北京(34829)
(34306)
师范(34015)
(31918)
农业(30619)
(30249)
(29685)
经济学(27928)
师范大学(27625)
基金
项目(179806)
科学(140783)
研究(132567)
基金(129880)
(112784)
国家(111818)
科学基金(96158)
社会(82230)
社会科(77784)
社会科学(77760)
基金项目(70016)
(69908)
自然(62850)
自然科(61384)
自然科学(61367)
自然科学基金(60252)
教育(60131)
(58835)
编号(55303)
资助(53162)
成果(44869)
重点(39655)
(39293)
(37697)
课题(37010)
(36907)
科研(34513)
项目编号(34512)
创新(34322)
教育部(33740)
期刊
(103454)
经济(103454)
研究(72494)
中国(48357)
学报(40820)
科学(36740)
管理(35656)
(34193)
(30992)
大学(30508)
教育(29416)
学学(27887)
农业(24273)
图书(22392)
技术(20964)
(17934)
金融(17934)
业经(16620)
经济研究(15998)
财经(15968)
书馆(15729)
图书馆(15729)
理论(13609)
(13505)
问题(13029)
情报(13016)
实践(12824)
(12824)
科技(12536)
(12059)
共检索到360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坚  苗艳青  
文章利用2016年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调查数据,考察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健康差异的影响及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既存在亲富人的活动受限和自评健康的健康差异,也存在亲穷人的确诊患病的健康差异。(2)收入、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健康知识和体育锻炼对解释健康差异有明显贡献。具有亲富人属性的医疗保险解释了与收入相关的健康差异扩大,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缓解自评健康差异和确诊患病差异均有积极作用,但其作用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了居民间的健康差距,而医疗保险对健康差异的影响不显著。(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通过提升穷人健康知识水平和促进其健康行为,进而对健康差异的改善具有间接贡献。文章建议通过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培育全民健康生活素养、建立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构建城乡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举措来缩小居民健康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静  杨涛华  田玲玲  鲁洁  陈晓曼  陈哲  郭雪静  
公共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提升公共卫生健康保障水平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中部六省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医疗卫生服务三个方面构建公共卫生健康保障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公共卫生健康保障水平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部地区公共卫生健康保障水平总体水平偏低,地域不平衡性明显和均等化程度较低,总体表现东南强西北弱的态势。(2)六省内部各地区在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多样,呈现出不同的梯度或局部集中连片格局,山西、河南和江西三省的城市群带动效应发挥明显不足。(3)各因素对公共卫生健康保障水平的影响程度表现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人均GDP>人均医疗财政支出>城乡居民健康投入差异。要实现中部地区公共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需适度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集中力量补齐当前短板的同时考虑长远,科学制定财政支出和优化结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新亮  张文瑞  李倩  伊扬  
本文利用2003年SARS疫情在全国蔓延这一典型公共卫生冲击事件,选用地市级SARS疫情病例报告与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建立连续性双重差分的Tobit模型系统检验了公共卫生冲击对家庭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共卫生冲击显著降低了家庭医疗服务利用,对医疗服务利用较少的家庭和卫生融资约束较高的地区产生了更高的剥夺,从而加深了医疗服务利用集中程度。在系统内部,公共卫生冲击主要通过挤兑医疗资源、降低家庭收入水平、加剧心理恐慌与提升个人防护等路径减少了家庭医疗服务利用,且受到医疗保险调节,即医疗保险覆盖家庭受公共卫生冲击的影响更强烈。研究表明,如果有限的健康卫生资源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之间发生结构性扭曲配置,将导致公共卫生冲击下医疗服务健康绩效的恶化,影响社会经济长远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洪丹丹  樊立华  张丹阳  李莉  孙涛  
目的:了解社区开展基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满意度现状,探索不同级别地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前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居民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良好,但某些项目开展的情况仍有不足。结论:针对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提供依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霞  陆悦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将人民健康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核心内容,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是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各地区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安排。从中国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出发,实证探究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对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深入分析现阶段中国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提出健康中国视角下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春超  尹靖华  
本文研究了全国社区(村)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常见传染病症就医行为的影响,并对其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基层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显著促进了流动人口就医行为,但对不同人群的效果相异。健康教育方式的有效性排序是:面对面>互联网>报刊等传统媒体。成本--效果分析表明,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最具效率的依次是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本文认为,国家在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投入资源的区域配置和培训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改善空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易娴  鲍欣雨  张晓霞  彭欣  黄俊轩  雷毅雄  王培席  
目的:利用EQ-5D量表评价和分析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并研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 :基于中国EQ-5D效用值积分体系计算健康效用值,运用χ2检验分析EQ-5D各维度水平人群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结果:居民两周就诊率和1年住院率分别为6.39%、7.02%。在EQ-5D的5个维度中,"疼痛/不舒服"对两周就诊的影响最大,OR 95%CI:3.31(2.74~4.00),"能否自我照顾"对1年住院的影响最大,OR95%CI:6.53 (5.22~8.1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人口学特征与卫生服务可及性等混杂因素情况下,健康效用值与EQ-VAS得分均能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结论: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卫生服务利用,健康效用值与EQVAS得分越高,卫生服务利用越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蔡源益  吴华章  
财政补偿是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补偿方式。新医改3年来,各级财政一方面逐年增加投入,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包括成本测算、政府购买、项目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在内的新的补偿原则和补偿方式。在机制创新的同时,各地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影响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毛文琳  卫龙宝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卫生支出快速增长。本文利用2001-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政府卫生支出规模与两项居民健康指标——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政府卫生支出规模的扩大能显著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二是政府卫生支出对于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依西部、中部、东部的顺序递减,而围产儿死亡率的降低对于医疗卫生技术的依赖较大,对该指标的影响仅在东部地区显著;三是政府卫生支出规模存在门槛值,当政府卫生支出超过221.4亿元时,政府卫生支出的边际效应递增,而当政府卫生支出低于该水平时,可以通过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来有效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敬宇  王军  
从农村基本卫生服务供给的角度,讨论重建甘肃省农村村级公共卫生机构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戴秀兰  何寒青  陈恩富  金萍妹  黄学敏  丁坚  戚小华  曾宗祥  朱奕雨  
目的:核算浙江省县域范围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探索有效的补偿模式。方法:以浙江省金华东阳县域内5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乡镇(街道)为样本县,采取现场调查、成本分析等方法,对公共卫生服务3大类12项内容开展了成本测算。结果:样本县2010年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为34.95元/人,不同地区间因经济水平、服务人口中流动人口比例、兼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等不同而存在差异。结论:建议能继续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尤其是建立涵盖流动人口的经费投入标准,并建立有效的考核与补偿机制,同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以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天武  王克春  徐钦芳  蔡卫平  
目的:提出转型健康管理的转型成本测算法。方法:试图用全成本法进行转型成本的核算,但财务科目上不支持,经过理论与实际的探讨,采用成本增加法。成本增加法是指相对于政府投入来讲,转型后增加的服务项目以及新增项目的运行成本。结果:采用成本增加法,实际增加成本的项目是两个,一个是社区基本医疗,另一个是家庭医生制度。结论:通过对杭州市转型成本做计算,得出结论是,成本增加法具有可行性,杭州市的实际转型成本不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怡  
文章根据1997年、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利用随机截距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当前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需方可及性变量中收入和医疗保险对健康影响显著,供方只有医疗服务价格显著,需方影响程度大于供方。1997—2006年组内相关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家庭对健康的影响在削弱。四周患病模型中看病等待时间由原来的显著变为不显著,主观自评模型提供所需药品、去卫生机构时间由原来的显著变为不显著,这说明供方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但需方存在个人障碍,降低了卫生服务利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宜勇  刘永涛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界定,对反映公共卫生服务的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可以通过建立科学预警机制、协调现有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等方式来促进省际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江维国  唐书娣  
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数字技术,正成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技术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供给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供给主体协同化、供给内容多样化、供给决策智慧化以及供给方式规范化,但数据异质性、数据孤岛、技术过度依赖和数字鸿沟等因素制约了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因此,要构建标准化数据体系、优化数据共享流程、完善数字决策规则并提高村民数字素养,以充分释放数字技术赋能效应,促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