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9)
- 2023(11561)
- 2022(9641)
- 2021(8893)
- 2020(6873)
- 2019(15305)
- 2018(14860)
- 2017(28119)
- 2016(14903)
- 2015(16564)
- 2014(16515)
- 2013(16466)
- 2012(15948)
- 2011(14904)
- 2010(15450)
- 2009(14332)
- 2008(13850)
- 2007(12792)
- 2006(11992)
- 2005(11285)
- 学科
- 济(89903)
- 经济(89826)
- 农(49672)
- 业(43841)
- 管理(34450)
- 农业(33357)
- 地方(28021)
- 中国(25847)
- 业经(22605)
- 方法(21584)
- 企(20898)
- 企业(20898)
- 数学(18827)
- 数学方法(18733)
- 发(16037)
- 地方经济(15479)
- 制(15211)
- 学(14490)
- 财(14215)
- 融(13304)
- 金融(13304)
- 银(13139)
- 银行(13130)
- 行(12910)
- 农业经济(12770)
- 发展(12685)
- 展(12660)
- 环境(11558)
- 贸(11477)
- 贸易(11461)
- 机构
- 学院(223960)
- 大学(217896)
- 济(107287)
- 经济(105252)
- 研究(86644)
- 管理(81165)
- 理学(68382)
- 中国(68036)
- 理学院(67608)
- 管理学(66786)
- 管理学院(66356)
- 农(54067)
- 科学(48499)
- 财(46367)
- 京(46046)
- 所(43900)
- 农业(40483)
- 中心(39856)
- 研究所(39074)
- 江(36251)
- 业大(35509)
- 财经(34893)
- 经济学(32966)
- 经(31575)
- 范(30965)
- 师范(30737)
- 院(29764)
- 北京(29441)
- 经济学院(29282)
- 州(28487)
- 基金
- 项目(139040)
- 科学(109674)
- 研究(108437)
- 基金(99225)
- 家(85199)
- 国家(84328)
- 社会(72554)
- 科学基金(71268)
- 社会科(68355)
- 社会科学(68337)
- 省(55868)
- 基金项目(51851)
- 教育(46431)
- 划(44975)
- 编号(44958)
- 自然(39949)
- 自然科(38914)
- 自然科学(38908)
- 资助(38531)
- 自然科学基金(38197)
- 发(37928)
- 成果(37005)
- 发展(31757)
- 课题(31444)
- 展(31260)
- 重点(31152)
- 农(31132)
- 部(31021)
- 国家社会(30621)
- 创(28479)
- 期刊
- 济(141857)
- 经济(141857)
- 研究(75221)
- 农(60317)
- 中国(54837)
- 农业(40764)
- 财(33161)
- 学报(32189)
- 科学(31998)
- 管理(28389)
- 融(28087)
- 金融(28087)
- 业经(27042)
- 大学(26294)
- 学学(25114)
- 教育(23214)
- 经济研究(21210)
- 技术(19541)
- 问题(19024)
- 业(18544)
- 财经(17982)
- 经(15688)
- 世界(15648)
- 农业经济(15367)
- 农村(15229)
- 村(15229)
- 经济问题(13601)
- 技术经济(12827)
- 版(12425)
- 贸(11420)
共检索到370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浩天
政府公信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政府公信力的生成一方面受制于现代正式制度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又被传统制度惯性因素所羁绊,我国基层政府公信力的不断弱化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诱因。首先,村落局域的传统人际信任向现代市场机制的转向,建构了农村经济的起点。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限制了公众参与利益表达。其次,惠农政策的运行悖论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变异。最后,基层政府责任弱化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政府惠农政策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提升,对政府行为进行合理分界,塑造有限政府。开展多视角的协作治理机制,提升政府公信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莉
在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基层政府职能的偏差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基层政府职能现存的问题、表现及原因 ,提出基层政府职能“复位”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
基层政府 职能 “错位” “复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董江爱
在梳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2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的变迁对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变化对村民自治政治实践的影响等问题,说明公共政策对农民政治参与的支持和农民政治参与对政治发展的作用,试图从中把握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公共政策 政治参与 政治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忠鹏 王伟
党建引领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政治引擎。新时代基层党组织领导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经济思想这一科学理论的根本遵循,是总结党领导农民发展集体经济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创新举措,更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集体产权、经营体制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优势和乡土社会的资源禀赋转化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发展效能,需要通过社会动员、组织统筹、市场经营、利益联结、协商议事等有效作用机制,从而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促成村民集体行动、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农村市场建设、推动集体收益共享、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的统合治理能力。在新发展阶段,要通过加强对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创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式、提升集体经济民主治理效能来强化基层党组织对新型集体经济的统领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沿海地区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长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亟需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因之,促进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实地考查湖北农村基层政府的执政行为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境况,获取了隐匿于统计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文章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文章的研究,对振兴我国中部地区农村经济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三农”问题 执政行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克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唐克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组织保证(一)发展农村经济,需要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农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抓好农业这个根本,说到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迅 熊春林
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是以推动农村生产生活信息化为宗旨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站点,湖南历经近三年建设建成809个建成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笔者在总结分析这些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功能基础上探析了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具备政府主导、稳定队伍、目的明确、规范职能和创新机制等五方面的特点;而其落脚点在于资源共享,信息发布,信息整合、信息传递等多项功能;其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快速整合农村经济要素,提升农村经济整体竞争力;快速发展农村"互联网+",拓展农村经济发展渠道;快速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着力提高农民现实问题;快速传播政策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平衡快速发展等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 特点 农村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汉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磊 张恒 唐思思
以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各类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持续融合创新,形成了数字金融的创新服务方式。本文旨在讨论数字金融创新如何发挥其普惠价值以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通过演绎推理并运用固定效应和GMM模型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满足经济主体融资缺口,创新各类便利化服务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进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便利化程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种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本研究有助于从金融普惠视角理解数字金融创新的核心价值,特别是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数字金融进一步创新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经济 普惠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焕章 周曙东
本文提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 :免征农业税 ,消除对农产品的负保护 ;推动农村基层政府机构改革与农村组织制度变革 ;推动涉农财政制度的改革 ;在土地使用证的基础上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与保障体系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强化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与检疫体系 ;建立农业咨询体系 ;建立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促进机制。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 徐雪高 陈兰 陈传波
我国现有农村户籍人口8.6亿人,其中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5.37亿人,主要包括农业从业人员(3.07亿人)、本地非农就业人员(0.85亿人)和外出务工人员(1.45亿人)等三大群体。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约1.8亿人,约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2亿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趋势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开始下降,但由于城镇化增速放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经营规模出现扩大,但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进一步明显;外出劳动力就业环境明显改善,"迁徙式"迹象开始出现;农民工正在完成代际转换,外出就业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十二五"时期,每年将约有1200万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考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文彬 段文雅
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也已成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由村集体自主经营、风险与收益共担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常见且成效良多,但其面临的现实挑战也十分凸显。论文借助整体治理理论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自主经营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碎片化困境、盘活逻辑和实践策略。一方面,系统支持不足、竞争力缺乏、主体认同不强、利益分配混乱、产业经营乏力等构成了困境内容;另一方面,政府加强战略部署、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价值、夯实多元主体信任认同、增强利益联结、深化组织建设等都是重要的盘活逻辑。为此,整体改善自主经营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时,需采取持续完善系列政策体系、激发新时代集体经济精神、加速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和培育专业经营型人才等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娇娇 张丽丽
推动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逻辑关联,因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源动力。不过,囿于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因此,面对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需要加强区域合作、推动“三变”改革和积极推进混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旭 隋筱童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断使集体经济向公有制经济过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经营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提出了合作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等一系列理论,并在农村中进行了合作社、人民公社、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等多种模式的实践,积累了经验也获取了很多教训。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土地细碎化、集体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和成员资格界定不清等问题。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集体经济基本判断、系统总结经验教训和在新时代发展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