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2)
- 2023(8739)
- 2022(7175)
- 2021(6715)
- 2020(5288)
- 2019(11876)
- 2018(12113)
- 2017(21948)
- 2016(12127)
- 2015(13976)
- 2014(14530)
- 2013(13722)
- 2012(12620)
- 2011(11245)
- 2010(11459)
- 2009(10427)
- 2008(10363)
- 2007(9869)
- 2006(8742)
- 2005(7570)
- 学科
- 济(37830)
- 经济(37681)
- 管理(33080)
- 业(29634)
- 企(22519)
- 企业(22519)
- 中国(15598)
- 农(14840)
- 业经(12809)
- 制(12377)
- 理论(12117)
- 方法(11908)
- 财(11232)
- 地方(10459)
- 学(10233)
- 教育(9922)
- 和(9417)
- 工作(9341)
- 农业(9235)
- 体(8257)
- 银(8170)
- 银行(8148)
- 行(7809)
- 服务(7669)
- 教学(7579)
- 数学(7224)
- 数学方法(7064)
- 融(6847)
- 金融(6840)
- 度(6833)
- 机构
- 学院(161878)
- 大学(158337)
- 管理(55925)
- 研究(55246)
- 济(53672)
- 经济(51743)
- 理学(45945)
- 理学院(45302)
- 管理学(44264)
- 管理学院(43949)
- 中国(42912)
- 京(35244)
- 科学(34850)
- 江(29429)
- 财(29181)
- 所(28218)
- 农(27640)
- 中心(26665)
- 范(25091)
- 研究所(24951)
- 师范(24801)
- 州(23518)
- 业大(23099)
- 技术(22930)
- 北京(22379)
- 财经(21220)
- 省(21111)
- 农业(21104)
- 院(20931)
- 职业(19343)
- 基金
- 项目(102453)
- 研究(82341)
- 科学(77978)
- 基金(67220)
- 家(58273)
- 国家(57593)
- 社会(49102)
- 科学基金(47798)
- 社会科(44988)
- 社会科学(44969)
- 省(43381)
- 教育(39251)
- 编号(37998)
- 划(35484)
- 基金项目(34857)
- 成果(33333)
- 自然(28039)
- 课题(27688)
- 自然科(27294)
- 自然科学(27284)
- 自然科学基金(26761)
- 资助(26285)
- 年(23785)
- 重点(23380)
- 项目编号(23192)
- 发(22982)
- 创(21314)
- 性(21215)
- 部(21114)
- 规划(19982)
共检索到270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芹
随着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强,基层干部心理问题发生和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关注基层干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基层干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基层干部群体心理建设服务相关工作进行分析。从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地区工作情况来看,对基层干部这个领域重视程度不够,定位不明确,举措不得力,需要明确基层干部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举措和根基。
关键词:
基层干部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建设路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淑敏 吕小康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学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问题。中共中央的纲领性文件和国务院的政策文件体现的社会心理服务并不是简单的心理健康服务,而是寓"社会治理"于"健康治理"、以"心理健康"促"社会平安",通过落实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来实现防范以心态失衡等"社会心理因素"为诱因的极端事件发生的社会整合功能。对试点地区相关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相关学术成果的理论反思,都应建立在对中央的纲领性文件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之政策愿景与行动逻辑的全面准确理解之上,才能更好凝聚学术共识和行动方向。未来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一种既能突破学科边界又能重塑治理边界的集体智慧并为之提供经验证据,使得技术路线服务于价值路线、行政逻辑服从于政治逻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淑敏 吕小康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学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问题。中共中央的纲领性文件和国务院的政策文件体现的社会心理服务并不是简单的心理健康服务,而是寓"社会治理"于"健康治理"、以"心理健康"促"社会平安",通过落实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来实现防范以心态失衡等"社会心理因素"为诱因的极端事件发生的社会整合功能。对试点地区相关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相关学术成果的理论反思,都应建立在对中央的纲领性文件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之政策愿景与行动逻辑的全面准确理解之上,才能更好凝聚学术共识和行动方向。未来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一种既能突破学科边界又能重塑治理边界的集体智慧并为之提供经验证据,使得技术路线服务于价值路线、行政逻辑服从于政治逻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晓明 顾宇娇 李鲲
农村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扎根基层的重要场域,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江西省三个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特点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覆盖率高,但大多处于“空置”状态;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紧缺,且多数处于“悬浮”状态;农村社会心理服务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并未“下沉”到农民生活中。主要受三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定位、功能以及嵌入形式与村民接受的吻合程度的影响。对此,结合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以及风俗习惯,从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平台建设、服务内容以及工作模式方面提出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钱兰岚 王建涛
公共文化服务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标准化、均等化全面推进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对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内涵加以梳理,以“可及性”为研究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和“4A”评价框架进行分析,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基层服务中心文化输出;匹配各方文化需求,注重多样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政社合作供给;建立动态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是完善和优化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可及性 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春海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由形态、结构和性质各异的子系统构成的多元化系统结构。通过对国外经验的梳理和对中国实践模式的总结,构建以服务要素配置为切入点,包含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三位一体"分析框架,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理。并以机制框架对照实地调研,检视当下发展面临的约束,主要源于构成要素积累不足和配置不合理。从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创新建设路径的关键点入手,提出须改进相关制度设计,培育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正
农业保险能否有效发挥中央惠农政策的传导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对保险服务和产品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需要根据我国国情进行探索与实践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三大支柱政策之一的农业保险,一直以来都是保险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各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毕小青 陈永春
本文以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317份问卷数据为支撑,在验证了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绩效考核目标取向这一调节变量。实证结论如下:发展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对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评估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对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茅飞珠
基层干部社会心态的形成机理是十分复杂的,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当前,基层干部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重"私"的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现实中体制与观念的弊端,人性的贪念、欲望以及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受教育程度、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等问题,影响基层干部社会心态。
关键词:
基层干部 社会心态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叶艳萍
杭州市近年掀起了以"一证通"为抓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较高的覆盖率,但是目前这一格局并未高效运行。保障图书馆事业的高效及可持续发展,应建设总分馆制,提升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炳辉 杨文海
当前,高校"双一流"建设和改革发展给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遵循大学组织文化内涵的相关要求,突出系统思维,综合协调支撑保障体系成员单位的行为,激发内生动力,使之自愿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和愿景而协同努力。
关键词:
组织文化 高校 支撑保障体系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志红
政府职责体系建设从"同构"向"重构"的路径转换,是中国改革实践行至当前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政府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职责同构"具有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稳定统治秩序,体现政府政治弹性等体制机制优势。当前政府职责体系构建意在"重构",以夯实党内归口管理强化政府责任落实,以"放管服"改革厘清政府职责边界,以数字政府建设优化改革路径等。从改革实践来看,以财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中央事权正逐步形成,属地"以责履职"得到强化,中小城市成为职责体系改革的"夹心层",基层治理的"异构"特征开始显现。总体上讲,当前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任务仍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需更多关注政府职责体系与权责清单制度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特殊性职责,职责体系构建的整体性、有机性及建设路径整合等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卫东
本文通过对农户征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回顾,概述了农户征信的主要内容、相关政策和主要模式,并进一步选取了国内较为成功的丽水、茂名、商丘案例,对其运作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农户征信制度建设中面临的误区和成因,提出分"三个阶段"建设全国统一的农户征信平台的思路,以及配套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征信 农村信用体系 个人征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静
借助新浪微博对上海图书馆微博体系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应开设新闻综合微博、参考咨询微博等微博账号,组成统一的图书馆微博体系,指出微博体系建设应注意统一风格、"大号"带动"小号"、加强互动性。
关键词:
图书馆 部门微博 微博体系 社交网络工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南省新乡市财政局课题组
基层财政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关乎国家财政整体运行质量,关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目前基层财政管理制度较落后、现代管理意识淡薄、先进管理方法缺乏,内部建设亟需加强。为此,有必要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工具,以"风险导向"为指引,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为标准,重新整合基层财政管理体系,完善基层财政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