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5)
2023(5196)
2022(4442)
2021(4148)
2020(3481)
2019(8209)
2018(7554)
2017(15364)
2016(8014)
2015(8849)
2014(8530)
2013(8839)
2012(8332)
2011(7290)
2010(7235)
2009(6778)
2008(6607)
2007(5860)
2006(4952)
2005(4230)
作者
(21258)
(18022)
(17991)
(16965)
(11877)
(8738)
(8161)
(6929)
(6852)
(6488)
(6229)
(6152)
(5705)
(5518)
(5511)
(5463)
(5356)
(5257)
(5204)
(5093)
(4477)
(4356)
(4329)
(4076)
(4069)
(3922)
(3869)
(3824)
(3554)
(3537)
学科
(42485)
经济(42438)
(31057)
管理(28267)
方法(23921)
(23504)
企业(23504)
数学(22375)
数学方法(22268)
(13289)
(12823)
农业(10274)
地方(9667)
中国(8642)
(8086)
财务(8084)
财务管理(8065)
业经(7859)
企业财务(7793)
(7235)
收入(6916)
(6423)
贸易(6417)
技术(6259)
(6185)
(6106)
环境(5802)
(5389)
金融(5387)
地方经济(5316)
机构
大学(116713)
学院(115371)
(53632)
经济(52778)
管理(50120)
理学(44762)
理学院(44346)
管理学(43912)
管理学院(43695)
研究(33796)
中国(27051)
(25728)
(22427)
财经(20932)
(19222)
经济学(17559)
科学(17502)
中心(17448)
经济学院(16151)
(16019)
财经大学(15846)
(15511)
(15100)
业大(14869)
商学(14528)
商学院(14428)
经济管理(13825)
(13792)
师范(13694)
北京(13592)
基金
项目(81925)
科学(67188)
基金(63539)
研究(61154)
(54183)
国家(53743)
科学基金(47932)
社会(42910)
社会科(40818)
社会科学(40808)
基金项目(33885)
(30174)
自然(29763)
自然科(29127)
自然科学(29124)
教育(28744)
自然科学基金(28682)
资助(25801)
(25453)
编号(23287)
(19963)
国家社会(18710)
成果(18518)
教育部(18211)
重点(18158)
人文(17717)
(17588)
(17326)
(16727)
创新(16365)
期刊
(52306)
经济(52306)
研究(32559)
(20783)
中国(19130)
管理(17173)
科学(14886)
学报(14816)
(13975)
大学(12516)
(12406)
金融(12406)
学学(11949)
财经(10970)
(9322)
农业(9025)
教育(8878)
经济研究(8725)
技术(8647)
业经(8379)
问题(7344)
统计(6283)
(6102)
技术经济(6065)
(5918)
商业(5396)
财会(5304)
决策(5205)
(5082)
资源(4978)
共检索到160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栗潇远  
精准扶贫政策带来了代理社会利益的本土干部和代理国家意志的派驻干部之间的深度互动。由于不同的政治委托-代理关系,本土村干部与外来派驻干部本身存在差异化的妥协空间函数。在政策强度一定的情况下,这两类基层干部之间的行为互动组合就会表现为差异性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协商逻辑下的“合作”、控制逻辑下的“急躁”、俘获逻辑下的“拖延”和变通逻辑下的“摆平”这四种典型的治理形态。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反映了我国在多维贫困标准下所存在的减贫绩效差异,突出表现为贫困识别和政府补助发放上的偏差。来自田野案例比较和讨论则验证了这两类基层干部在不同政策强度下互动的治理模式以及与后续减贫政策绩效动态演化之间的因果联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课题组  刘兆征  
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贫困程度最深、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扶贫脱贫面临农民进取意识不足、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公共服务相对落后、农产品销售难、扶贫脱贫合作缺乏等困难,建议开展和推进思想文化专项扶贫、功能农业脱贫、金融和电商扶贫、省级扶贫统筹、合作扶贫脱贫等行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香荷  
近年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问题依然严峻: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与其他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经济总量增速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下一步,扶贫脱贫工作需从多个方面抓起。一是加速推进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二是加快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香荷  
近年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问题依然严峻: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与其他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经济总量增速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下一步,扶贫脱贫工作需从多个方面抓起。一是加速推进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二是加快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邢慧斌  刘冉冉  
教育精准扶贫是集中连片特困区实现脱贫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实际上,教育精准扶贫在取得成绩同时产生了扶贫绩效的空间差异,而国内外对该问题鲜有关注。本文在全面阐释了集中连片特困区教育精准扶贫概念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技术系统构建了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并以燕山-太行山区8个连片特困县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这8个县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这既表现在宏观层面的不同特困县综合绩效和均衡绩效的差异,也体现在微观层面的"贫困精准识别""教育精准帮扶""扶贫支持环境"等评估指标之间均衡绩效的差别。今后集中连片特困区应在贫困精准识别、教育精准帮扶以及教育扶贫支持环境等方面继续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精准识别各贫困县和村的脱贫短板,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及改善扶贫环境,以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脱贫攻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曜祖  
为定量分析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以随机抽取的山西省汾西县佃坪乡5个行政村400份农户的2016年科技扶贫成效测度的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扶贫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科技扶贫对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呈正向影响作用;科技扶贫的独立效应不显著,即单纯增加农户物质资本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影响并不显著;科技扶贫的联动效应显著,即科技扶贫基础设施完善以及农民技能水平提升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影响显著。因此在科技扶贫项目中,要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联动效应,并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与农民技能水平的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泽炯  梁岭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步入攻坚阶段,金融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但集中连片贫困区面临金融服务的门槛效应与排斥效应,传统金融减贫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因此急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达到金融减贫效果。本文首先对集中连片贫困区普惠金融发展减贫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运用吕梁山区20个贫困县的2010~2017年数据实证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对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普惠金融发展对集中连片贫困区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农业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保障力度等因素干扰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发挥。最后,从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和政策体系、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与社会保障方式调整等方面提出促进集中连片贫困区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梁瑞林  李泽新  
耕地现状分析■人均量大,优质田少■土地贫瘠,地力衰退■后备资源不足■非农建设项目用地浪费■农业结构调整失控■耕地科技含量低人均占有量大,优质高产田。山西吕梁地区深处吕梁山腹地,历史上,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增长缓慢。1997年区内每平方公里153人,人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课题组  张琦  史志乐  宋涛  
本文在对燕山—太行山片区概况介绍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总体绿色减贫指数计算结果和片区内部各县绿色减贫指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要从测算总结果、经济增长绿化度指数结果、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指数结果、社会发展能力指数结果和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指数结果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文章最后总结了本片区绿色减贫测算结果的启示,提出加大本片区绿色减贫开发力度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课题组  张琦  史志乐  宋涛  
本文在对燕山—太行山片区概况介绍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总体绿色减贫指数计算结果和片区内部各县绿色减贫指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要从测算总结果、经济增长绿化度指数结果、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指数结果、社会发展能力指数结果和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指数结果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文章最后总结了本片区绿色减贫测算结果的启示,提出加大本片区绿色减贫开发力度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大鹏  陈池波  
旅游发展在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减缓了绝对贫困。但是否改善了相对贫困并实现了包容性增长对连片特困地区2020年全面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中部贫困县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旅游发展对连片特困地区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促进了连片特困地区的包容性增长,对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均有显著的包容性增长影响。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旅游发展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效应呈现城乡分异的特征,对农村居民的包容性增长效应逐渐减小,而对城镇居民的包容性增长效应不断增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绍平  李帆  董永庆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其减贫成效决定了整个脱贫攻坚战的成效。利用2007~2015年2079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政策对片区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双重差分法(PSM-DID)分析表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政策提高了片区县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县域居民存款余额的增速,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随着片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逐渐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政策不仅促进了脱贫攻坚主战场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降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超凡  王赟  
以罗霄山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2010—2014年罗霄山片区20个县(市、区)的旅游扶贫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GMM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旅游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罗霄山片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多数贫困县(市、区)的旅游扶贫效率都呈现改善态势,说明旅游扶贫仍具较大潜力。从影响因素来看,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扶贫对改善罗霄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有积极影响,而教育培训水平较低和金融支持能力不足制约了该片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帅  史婵  唐建军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时期,脆弱脱贫户和边缘户能否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需仔细审视。因能力匮乏、权利缺失导致农户贫困脆弱性不容忽视,增能赋权成为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关键路径,赋权是增能的先决条件,增能是赋权的物化体现。本文基于2018年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实地入户调研数据,从增能赋权视角出发,探讨农户贫困脆弱性缓解及可持续生计形成,并运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进行修正,基于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资源禀赋差异、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群体差异进行分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增能赋权均对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产生积极影响,增能赋权是缓解贫困脆弱性和形成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桥梁;(2)增能不足可能导致非贫困村陷入"新相对贫困"的尴尬处境,赋权不足可能导致非贫困村滋生"灯下黑"现象;(3)赋权对缓解贫困户贫困脆弱性效果更明显,生产权利和就业权利赋权将缩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差距。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冬  曾以禹  熊晓斐  
近期,调研组赴山西、陕西两省吕梁山深度贫困片区开展林业扶贫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一起探讨脱贫新模式、好办法。研究发现,两省林业抓住片区生态恶劣这一要害,集中火力攻坚,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路径,典型模式有造林合作社扶贫、红枣产业开发扶贫、生态护林员扶贫,成效丰硕显著,经验弥足珍贵。文章在剖析这些模式的运行机制和主要做法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加强林业扶贫工作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