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4)
2023(12031)
2022(10607)
2021(9960)
2020(8511)
2019(19544)
2018(19373)
2017(38132)
2016(20547)
2015(23250)
2014(23121)
2013(22969)
2012(21124)
2011(18815)
2010(18699)
2009(17043)
2008(16908)
2007(14748)
2006(12858)
2005(11092)
作者
(59035)
(48821)
(48496)
(46155)
(31384)
(23397)
(22162)
(19314)
(18763)
(17485)
(16921)
(16443)
(15345)
(15342)
(14966)
(14961)
(14619)
(14536)
(13981)
(13871)
(12142)
(11963)
(11830)
(11015)
(10849)
(10834)
(10826)
(10753)
(9841)
(9491)
学科
(83920)
经济(83832)
管理(65126)
(61691)
(52757)
企业(52757)
方法(42742)
数学(37525)
数学方法(37135)
(24884)
(20893)
中国(20576)
业经(17921)
(17194)
财务(17129)
财务管理(17095)
(16930)
企业财务(16327)
(16305)
地方(16243)
(14393)
贸易(14382)
农业(14057)
(13813)
理论(13684)
(13531)
银行(13495)
技术(13334)
(12803)
(12660)
机构
大学(293866)
学院(289856)
管理(120916)
(115225)
经济(112690)
理学(105792)
理学院(104676)
管理学(102897)
管理学院(102374)
研究(91764)
中国(70719)
(61703)
科学(56238)
(54966)
(44937)
财经(44591)
(44371)
业大(43391)
中心(43177)
(41265)
研究所(40802)
(40647)
北京(38806)
(36708)
师范(36371)
农业(34748)
经济学(34478)
(33962)
财经大学(33576)
(33418)
基金
项目(202867)
科学(160521)
基金(149383)
研究(147985)
(129334)
国家(128281)
科学基金(111610)
社会(93896)
社会科(89031)
社会科学(89005)
基金项目(79845)
(78240)
自然(73741)
自然科(72068)
自然科学(72054)
自然科学基金(70790)
教育(68317)
(65769)
资助(62280)
编号(59815)
成果(48249)
(45607)
重点(44635)
(42024)
(41629)
课题(40350)
教育部(39643)
创新(39054)
科研(38952)
人文(38814)
期刊
(120287)
经济(120287)
研究(85225)
中国(50814)
学报(45426)
管理(43227)
(42510)
科学(41414)
(39167)
大学(35013)
学学(32928)
教育(30107)
(28447)
金融(28447)
农业(27015)
技术(24202)
财经(21881)
业经(19275)
经济研究(19056)
(18404)
问题(15721)
理论(15542)
图书(15300)
实践(14320)
(14320)
技术经济(14047)
科技(13763)
(13430)
(13097)
现代(12779)
共检索到415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国政  张毅  
本文通过对银行业突发性挤兑事件进行个案分析,明确了基层央行处置和化解区域系统性支付风险的核心作用,并提出了现实调控选择的意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良  
2007年8月,英国北岩银行发生了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英国银行业首次零售存款挤兑事件。本文介绍了英国对北岩银行的救助,认为从中暴露出英国当前财政部、英格兰银行与金融服务局的三方协定存在缺陷、银行破产清偿机制不健全和存款保险机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指出应当从中汲取的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监管合作机制、建立问题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和早期纠错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完善我国问题银行救助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善花  
2011年初,韩国银行挤兑及停业事件接连发生,韩国银行体系风险突显。本文分析了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及韩国监管当局的应对策略,并为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监督带来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仁德  姜磊  
本文通过对Barro(1986)和Vickers(1986)货币政策模型加以变形,用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代替原模型中的通货膨胀率,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研究方法,在理性预期的假设前提下,通过建立银行与存款人的行为博弈模型,研究银行声誉对于银行挤兑的影响。结论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良好的银行声誉有助于引导存款人形成有利的预期,减少银行挤兑的发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平   计磊  
<正>通过开展存款保险宣传,提升公众对存款保险的认知度,能够降低公众面对银行负面消息时参与挤兑的可能性,发挥存款保险对防控挤兑风险的积极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一个初衷就是通过对存款给予保障,提升公众信心,有效防控银行挤兑。提升公众对存款保险的认知水平,让更多公众了解并相信存款保险,有效发挥存款保险的制度功能。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继同  
挤兑对银行来说是一种灾难性的危机,社会危害巨大。要深入研究造成挤兑的原因,妥善应对,果断处置;同时要加强对挤兑的防范,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世超  
存款人的挤兑行为正是创生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原因。然而,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存款人的挤兑行为究竟受到怎样的影响,存款保险又是在哪些方面影响着存款人的挤兑,原有的研究单纯从客观层面考虑了存款保险理赔额度对挤兑的影响,未从存款人风险态度以及信息有效性的角度研究上述问题。借助规范分析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存款保险对存款人风险态度以及原有信息有效性的作用,对原有的存款人挤兑模式予以修正,并根据研究结论为存款保险制度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国强  赵禹朴  宫汝凯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避免银行挤兑和实现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是中国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多轮次噪音信息传递市场环境,构建了一个银行挤兑动态模型,通过综合考虑存款者对银行持有资产收益率的预期、信息加工和传播效率以及不同类型的提前取款动机等方面,探讨银行挤兑的动态过程,给出了各轮次银行挤兑的比例和数量,并刻画出相应的动态均衡;进一步通过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对基准模型进行扩展,探讨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挤兑之间关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实施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影响存款者的两类提前取款动机,具有稳定预期和道德风险两个方向相反的效应;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力度对比,而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瑞德  
韩国银行挤兑停业风波的概况及后果2011年1月14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召开临时会议,将韩国三和互助储蓄银行指定为不良金融机构,命令其停业6个月,进行改善。据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表示,截至1210年7月底,三和互助储蓄银行负债超过资产504亿韩元,国际清算银行自有资本比率为-1.42%,因此做出了上述决定。这家已经成立了40年的韩国储蓄银行突然被叫停,成为了整个韩国银行业挤兑停业风波的导火索。储户对银行的信心大大降低,银行挤兑事件扩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云  刘帅光  李宝伟  王壬玚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影子银行的迅速崛起,银行挤兑再度成为经济学讨论热点。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银行挤兑理论的两大学说以及理论模型,从源头分析银行挤兑的内在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银行挤兑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错配,当某一时点上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其短期资产价值时,挤兑就有可能发生;(2)银行挤兑危机的防范政策上以存款保险制度、流动性供应以及资本金管制为主。这三项政策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其通过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及对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支持降低了挤兑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将来如何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挤兑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新月  李思慧  
银行系统内生固有特征导致银行容易遭遇挤兑恐慌,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银行挤兑机理研究形成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即随机变量"太阳黑子"自发作用诱发挤兑,银行与存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导致挤兑,"太阳黑子"、市场信息及经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挤兑。与此同时,学者们从存款保险、流动性支持、暂停支付、增强银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提出了防范银行挤兑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苌苌  
文章在回顾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设计特性并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CBDC发行对金融脱媒和银行挤兑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第一,发行CBDC可能产生金融脱媒效应,但若央行对商业银行资金流失进行补偿,则可缓解该效应。补偿比例越大,金融脱媒效应越小;完全补偿时不产生金融脱媒效应。第二,在央行补偿条件下发行CBDC,银行挤兑发生门槛提升、概率下降。补偿比例越大,银行挤兑发生概率越小。第三,在央行全额补偿条件下发行CBDC,外部冲击对于总产出和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的负向影响减小,发行CBDC促进了金融稳定。因此,文章建议逐渐放松CBDC发行限制,建立CBDC发行专项补偿机制,适度引入降低CBDC流动性的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桥云  
本文运用效用与均衡分析框架和Douglas w.Diamond和Philip H.Dybvig银行挤兑模型的基本思想,探讨银行最优账户管理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如果银行实际上收取的账户管理费过高将可能导致存款人放弃存款而改用其他方式保存流动性或推迟消费;如果账户管理费过低又可能激励存款人提前支取和消费。最优账户管理费应该使得存款人实际消费效用实现帕累托均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亭  
机构和衍生品交易对手方的电子挤兑是导致雷曼、北岩银行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如何控制银行的电子挤兑风险。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和主要金融市场国家的改革方案,过分强调了公权力的作用。一个有弹性的法律控制方法,应该能够合理的平衡风险与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