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
2023(677)
2022(564)
2021(500)
2020(446)
2019(964)
2018(974)
2017(1731)
2016(947)
2015(1132)
2014(1098)
2013(1162)
2012(1029)
2011(852)
2010(927)
2009(883)
2008(914)
2007(873)
2006(824)
2005(746)
作者
(2841)
(2284)
(2252)
(2134)
(1627)
(1100)
(1011)
(953)
(899)
(860)
(809)
(775)
(745)
(742)
(737)
(736)
(707)
(698)
(692)
(672)
(651)
(605)
(595)
(578)
(548)
(526)
(524)
(518)
(505)
(494)
学科
管理(3302)
(3205)
(2985)
经济(2983)
(2806)
企业(2806)
(1590)
方法(1577)
(1506)
数学(1305)
(1302)
银行(1302)
数学方法(1270)
(1156)
中国(1096)
(1005)
制度(1004)
(994)
(975)
财务(975)
财务管理(974)
企业财务(940)
工作(832)
人事(831)
人事管理(831)
业务(792)
(758)
技术(744)
理论(741)
(737)
机构
大学(12772)
学院(12363)
管理(4786)
中国(4776)
(4437)
经济(4260)
研究(4237)
理学(3994)
理学院(3948)
管理学(3860)
管理学院(3837)
中心(2901)
(2803)
(2682)
(2555)
科学(2519)
银行(2515)
(2455)
(2389)
人民(2368)
(2122)
(2115)
国人(2034)
中国人(2028)
中国人民(2003)
财经(1992)
(1935)
研究所(1876)
(1816)
北京(1763)
基金
项目(7893)
科学(6186)
研究(5775)
基金(5681)
(5054)
国家(5011)
科学基金(4253)
社会(3495)
社会科(3263)
社会科学(3258)
基金项目(2932)
(2911)
自然(2812)
自然科(2757)
自然科学(2756)
教育(2723)
自然科学基金(2707)
(2588)
资助(2319)
编号(2261)
成果(2116)
(1780)
重点(1771)
课题(1662)
(1616)
教育部(1560)
科研(1522)
项目编号(1521)
创新(1511)
大学(1469)
期刊
(5517)
经济(5517)
研究(4113)
中国(4014)
(2896)
金融(2896)
(2667)
学报(2235)
管理(2057)
科学(2038)
教育(1928)
(1925)
大学(1863)
学学(1727)
技术(1257)
农业(1185)
财经(1151)
(967)
科技(864)
(849)
财会(841)
审计(780)
理论(765)
经济研究(764)
统计(744)
会计(743)
(723)
业经(706)
图书(703)
实践(698)
共检索到22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敏  
近年来,央行基层行根据"风险导向、控制驱动、关注绩效、服务治理、增加价值"的工作理念,对内审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通过开展大量的履职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等,发挥其在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督促依法履职,防范风险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大量审计成果仍未得到有效运用,没有真正发挥为组织价值增值的作用,亟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敏  
近年来,央行基层行根据"风险导向、控制驱动、关注绩效、服务治理、增加价值"的工作理念,对内审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通过开展大量的履职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等,发挥其在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督促依法履职,防范风险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大量审计成果仍未得到有效运用,没有真正发挥为组织价值增值的作用,亟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家鸿  
内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关系到内审监督职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系到内审价值能否得到充分体现,是提升内审价值,真正实现内审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组织治理出发,达到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目的的有效途径。内审成果内部运用是指被审计对象、具有同级监督职能的其他部门、管理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家鸿  
内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关系到内审监督职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系到内审价值能否得到充分体现,是提升内审价值,真正实现内审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组织治理出发,达到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目的的有效途径。内审成果内部运用是指被审计对象、具有同级监督职能的其他部门、管理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翁正平  吴天宝  
内审成果形成与运用的内在机理内部审计成果从形成到运用可分为审计发现形成通道、审计发现转化通道、审计成果运用通道三个基本过程。成果准备阶段加强内审项目质量控制,促进审计发现量质齐升。审计发现形成通道是指"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的内部审计活动过程,旨在发现问题、揭示风险隐患。该通道有两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广玉  耿光颖  朱菁  
内审成果是内审业务工作的结晶,是内审部门实施一定审计程序而取得的被审计对象某一方面业务或整体业务管理情况的信息。内审成果只有通过充分运用和转化,才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提升审计成果的运用和转化能力、健全转化机制、优化运用路径,促使审计成果由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是当前央行内审工作的迫切要求,对全面提升审计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充分发挥内审在内部控制、绩效评估、参谋咨询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学莲  
本文指出基层央行内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并以甘肃省人民银行推动内审成果转化运用为例,总结经验,以破解制约瓶颈和难点,切实提升央行内审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师学礼  苏红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铁钢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担负着监督风险,加强和改进组织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组织治理的重要职责,除了做好传统意义上的"查错纠弊"和"堵塞漏洞"工作外,还要树立"风险导向、控制驱动、关注绩效、服务治理、增加价值"的转型理念,通过为组织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推进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转型,是内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于心红  陈琦  胡小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海潮   董忠平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是央行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财经纪律、加强经济监督,促进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现代央行业务管理制度的客观需要。它(内部审计即经济监督)与行政监督、党纪监督、法律监督一起担负起一个组织"四方框架"作用,确保一个组织监督不留死角。5年多来,基层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在上级行内审部门指导下,在本级行长领导下,抓住重点,强化监督,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人民银行依法、公正、高效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赛英  
自内审部门成立以来,内审工作主要依赖行政强制手段的硬实力来开展,其实践过程中产生于内审主体与客体间的对抗性一直较为突出,如何强化基层央行内审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央行内审工作中存在对抗性现状与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认为提升基层央行内审文化软实力是改变内审工作对抗性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提升基层央行内审文化的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希明  孟玲  
基层央行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效防范资金风险,更好地发挥央行的职能作用。因此,防范制度风险是基层央行内审工作的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健华  
从国际发展潮流看,内部审计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转型的趋势十分显著。至少有三种趋势值得关注:一是由仅仅关注财务收支合规性逐步转向更多地关注风险管理和组织治理;二是由单纯的查账方法逐步转向更多地采用调查、评估、分析和研究等方法;三是由简单的查错纠弊功能逐步转向发挥确认与咨询作用、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功能。从近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